一、專項資金基本情況
(一)專項資金概況
專項資金名稱: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引導資金;專項資金投入規模為1000萬元。專項資金立項依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湖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市委、市政府《關於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專項資金立項時間:2015年10月29日。
專項資金每年由開發區向市財政局進行申報,批准後由市財政下發預算指標給開發區財政局,後由開發區財政局撥付至項目實施單位。
(二)專項資金績效目標
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四期)建設以及兌現園區企業上年度工業“135”行動計劃獎金。
1.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四期)建設於2015年10月立項,批准文號[張經開產(2015)14號]。
2.建設規模:佔地55.6畝,總建築面積76480平方米。
3.資金構成及項目主要建設內容:項目概算總投資122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9500萬元,流動資產2700萬元。主要建設6棟5層標準化廠房,配套電梯、辦公用房,用於孵化小微企業。
4.2018年度績效目標是:管好用好專項資金,積極發揮資金引導作用,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積極引進入園企業,推動園區企業發展壯大,帶動園區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0億元,工業增加值15億元,入區企業突破120家。到2022年,開發區總產值達到150億元。
二、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一)項目立項論證的充分性
項目單位張家界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為湖南省境內註冊,屬國有獨資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43080067355741X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人代表為譚建國,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規範,按照相關的要求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會計製度、出納制度等。
1.加快推進張家界新型工業化的需要。新型工業化是先進產業的集中體現,是增強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世界各國都在極力尋求經濟增長新引擎。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再工業化”提振本國經濟,其本質就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在新形勢下,如何推進張家界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成為全市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關鍵在工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主動。
2.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提供項目源的需要。項目建成後,解決小企業經營場地困難問題。現有中小企業因生產發展需要,急需廠房擴大生產,但在現有條件下單個項目實施新建廠房不夠規模。通過標準廠房建設,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場地問題,同時促進中小企業的互相協作,並促使開發區的工業經濟的飛躍發展。
3.優化資源配置的需要。標準廠房建設可以集約利用土地。在當前土地供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土地醫用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矛盾,而在建的標準廠房項目可以鞏固上階段土地市場治理成果,保護耕地、節約用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園區可用土地資源配置,又可以集中利用公共設施,集中處理環境污染,促進社會和諧,這對於開發區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4.求職者的需要。自2010年起,開發區共組織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共10來場,但直至最近一次招聘會,園區內現有企業都未招滿工,且部分參加招聘會的人員也未找到滿意的工作,長期處於招聘企業招不到員工、就業者找不到工作的矛盾階段。該項目建成後,標準廠房入駐的小微企業可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屆時將有利的緩解這一矛盾,也將為張家界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居民收入的提高提供幫助。
(二)項目實施的規範性
該項目的承擔單位建立了《建設單位管理制度》、《監理公司管理制度》、《施工工地安全生產製度》等相關的管理制度,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撐條件。該項目至2016年起開工建設,截止2018年年底已完成投資7359萬元,其中一標段已進入竣工決算階段,並已有廠家進駐組織生產。第二標段已進入前期施工階段,預計2020年12月建成。
(三)資金落實情況
2018年4月由開發區根據市財政局的安排進行專項資金績效申報,開發區財政於2018年5月3日、9月13日、11月15日分別將資金撥付到位,共計1000萬元,分別用於兌現園區企業2017年工業“135”行動計劃獎金136萬元、開發區標準化廠房(四期)建設資金864萬元。該項資金已全部安排到位。
(四)專項資金支出情況
1.標準化廠房(四期)項目總投資122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9500萬元,流動資產270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864萬元全部用於標準廠房(四期)項目工程款的支付。
2.對於專項資金的管理,我們嚴格按照《張家界市工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張財企〔2015〕125號)進行管理,該項目的支出進度、支出範圍與申報計劃相符;資金支出做到專款專用、合理合規;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制定了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等財務管理制度,財務資料、賬務處理完全符合規範。
三、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
通過開展資金績效評價,樹立績效管理理念,做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效益,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管好用好專項資金,發揮推新引導資金的引導作用,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推動園區企業發展壯大,帶動園區實現當年度工業發展目標。
(二)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組成工作組。由財政局牽頭,產業局、黨群人力資源局、監察局參與,根據張財績〔2019〕110號文件要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2.實地調查。工作組對項目單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實地核實,了解項目實施單位項目管理和項目資金使用的情況,聽取他們對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意見和建議,收集項目相關資料。
3.分析評價。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研究,諮詢有關專家,制定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個性指標並進行評分。
4.編寫報告。按張財績〔2019〕110號文件規定,擬定績效評價報告。
四、專項資金主要績效及評價結論
(一)工程建設情況
第四期標準化廠房計劃總投資1.2億元,截止2018年年底已完成投資7359萬元,其中一標段已進入竣工決算階段,並已有廠家進駐組織生產。第二標段已進入前期施工階段,預計2020年12月建成。
(二)資金使用情況
該項目正在建設施工,總投資為12200萬元,其中6棟5層標準化廠房建設9500萬元,流動資金270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864萬元全部用於標準廠房(四期)一標段工程款的支付。
(三)經濟和社會效益情況
1.撬動效果明顯
在推新引導資金的帶動下,2018年園區生產總值增長20.14%;全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24.23億元,增長37.94%,實現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8.48億元,增長17.7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2億元,增長11%,實現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2.04億元,增長29.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85億元,增長16.5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億元,增長31.12%。
2.項目實施將具顯著效益
標準廠房建成後,將發揮廠房效益,推動園區發展。不僅為企業提供經營發展平台,同時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精心築巢引鳳,吸引優秀企業入駐,使標準廠房成為開發區招商引資的新名片、企業發展的孵化器、產業集聚的“加速器”。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金總量過少。標準廠房(四期)屬於基礎設施,具有入駐門檻低、短期投入大、投資回報週期比較長的特點。開發區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大多屬於銀行貸款,每年僅利息支出就達7000萬元,面臨的資金壓力相當大。雖然通過近年來的發展,開發區產值較2010年底增長6倍,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較2010年底增長4.51倍;工業增加值較2010年底增長5.6倍,財政收入較2010年底增長3.58倍。但資金仍是製約開發區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各項資金支持。
二是管理工作有待加強。對專項資金的跟踪檢查管理工作還有待進一步細化、量化。
六、改進措施和有關建議
建議加大對開發區的投入力度,在安排各類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西開貼息資金、技改資金、加工貿易資金、區域補貼資金、科技三項經費、就業培訓資金及其他項目資金上,對開發區實現單列,按照一定比例安排給開發區,以重點支持開發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