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推普先鋒有話說】說好普通話,港府官員應帶頭
本刊记者 何潔霞 [第3552期 2023-09-14發表]
左起:香港普通活研習社副總幹事、副校長吳良媛,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第二十五屆理事會副主席、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校董冼錦維及推普先鋒許耀賜於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前合影留念。

在香港,普通話真的可以只是一門語言工具嗎?在港人的焦慮背後,香港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推普”工程呢?為何普通話未能在香港流行和形成風氣?本刊記者特別走到旺角香港普通話研習社,採訪了推普先鋒許耀賜,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第二十五屆理事會副主席、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校董冼錦維,及香港普通活研習社副總幹事、副校長吳良媛,聽他們娓娓道來這幾十年來努力推廣普通話,以增強對國家認同的故事。
 

最直接的推廣方法是開班授課


許耀賜從19歲開始學習普通話,到現在70多歲已經與普通話結緣半個多世紀。在這半個多世紀中,他學普通話、教普通話、成立香港第一個致力於推廣普通話的民間社團、倡議創辦香港第一家普通話小學。從青澀學子到花甲老人,推廣普通話成了許耀賜畢生的事業。

記者問及為何要在香港推普呢?他說:“身為中國人,學習普通話,天經地義”,“語言是植根於民族靈魂和血脈間的文化符號,對於培育家國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意義重大。今天的香港人,更應學好普通話。”

1970年,19歲的許耀賜剛考完大學,趁着暑假在夜校開始學習普通話。次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在校內辦起了第一個普通話班,因為會說一點普通話,此時在香港大學理學院大二就讀的他就被找去幫忙擔任普通話老師,由此成為在校園推廣普通話的積極分子。

大學畢業那年,香港英華書院想招聘一位能教數學物理、最好還能教普通話的老師。“這個職位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他一投即中。從此,在他長達35年的教育生涯中,無論當教師還是當校長,他都身體力行地推廣普通話。

在不遺餘力的“推普”過程中,許耀賜結識了當護士的妻子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1976年,他與幾位同道中人聯手,創辦全港第一個推普社團——香港普通話研習社,一辦就是幾十年,創造了香港民間力量推廣普通話的歷史。

推廣普通話,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班授課。“1975年10月,我們在籌備階段開了第一個培訓班。”許耀賜記憶猶新。迄今,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已推出了2萬多個培訓班,培訓超過40萬人(次)。

2001年,在許耀賜與冼錦維等理事的共同倡議下,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正式創辦,這是全港第一家採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的政府津貼學校。

許耀賜和研習社的幾位老夥伴成了校董,把他們多年的經驗應用於正規的義務啟蒙教育中,將“推普”工作成功延伸至基礎教育。

 

香港語言政策嚴重落後

推普成效不彰


香港推普工作已做了幾十年,是否已上了一個階段,許耀賜表示,香港推普幾十年成效不彰主要原因是香港語言政策嚴重落後,大部分精英的普通話不能進入一定層次。港府須進行基層和頂層設計大變革,中小學嚴格推動普通話教育,落實普通話是公務員升遷重要標準。從立法會到商界將普通話彰顯為權力語言,緊記語言政策影響千秋萬世,不能被顢頇的官員用拖字訣忽悠下去。

他認為,香港必須進行基層和頂層大變革才可以扭轉乾坤,否則香港的城市競爭力就會延續當前下滑的軌迹,最終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他繼續說,香港成長的精英大部分都無法用普通話來進入思辨層次,不能用來演講或辯論,成為香港城市競爭力的短板,因而在國際場合上吃了大虧,也在與全球華人的融合中格格不入。

“香港的教育制度長期以來都是以廣東話教授中文,其他科目都是廣東話或英文教授,普通話課大多只是每周一兩堂課,被譏為‘第二外語’。香港回歸26年,然而普通話教育不斷被蹉跎,導致中學畢業生的普通話還是很普通,結結巴巴,大多只能用來簡單的社交,而不能進入深入討論的層次。”他說。

在80年代便努力進行推普的冼錦維也認為,要香港人說好普通話,首先必須扭轉他們不重視普通話的態度。對學生來說,一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的口語考試部分,硬性包括普通話能力的考核,從而帶動中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動機。當然,文憑試復設普通話科,或在中文科增加普通話單元,也是可以探討的。而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應該是長遠的方向。

另外,必須要公務員做好帶頭作用。他說,要促進香港與內地融合,香港政府的公務員要做好帶頭作用,這點毋庸置疑。“香港特區政府在回歸多年以來,都有舉辦國情研習班,讓公務員到內地上課,以了解國家歷史和最新的發展。可是,他們很多都因為普通話的聆聽能力不足,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情況也影響了特區政府部門與內地機構的溝通和交流。

他強調,要糾正這個情況,可從要求新聘的公務員說好普通話做起。因此,他認為政府首先可以在招聘公務員時,要求應聘者具有正規的(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評審局確認的)普通話證書資歷,或在綜合招聘考試中,加入嚴謹的普通話水準的考核。再進一步,為鼓勵現職公務員說好普通話,應考慮若他們考獲普通話證書,可得到一個增薪點;在晉升高級公務員時,也可以要求他們具有一定的普通話水準。他相信要促進內地人與香港人的相互了解,有共同的語言是必須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應該從香港人說好普通話開始。“講好普通話,做好超聯人”。

 

呼籲政府重視及承擔推普的重任


許耀賜向特區政府提出9項推廣普通話建議:

在教育方面

● 學校的擬任校長和副校長都應有認可的普通話資歷

● 各大學新聘的管理人員都應通曉普通話

● 錄取大學生時,應要求他們已獲得認可的基礎普通話資歷

● 大學教育學院主修中文的準教師應具有“國家語委普通話水準測試”二級的資歷

● 高中課程應恢復開設普通話科作為選修科,中學文憑試也應重設普通話科

在公務員方面

● 現職公務員的晉升,對普通話水準應有一定的要求

● 政府官員在重大慶典上的講話應以普通話發言

● 公務員應懂得用簡體字,書寫“一國兩制”下的規範中文在特區政府架構方面

● 特區政府應設立推
普辦公室,推動和統籌各項措施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