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聚焦:汉字基因“仿人脑”给芯片一个AI大脑
——专访仿脑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鹏福
本刊记者 梁帆 [第3551期 2023-08-31發表]


8月21日,由仿腦科技、文化傳信(0343.HK)、文娃類腦智能、香港經濟導報主辦,北京大學深圳系統芯片設計重點實驗室、科大訊飛、國際AllGo類腦智能物聯網產業聯盟、飛龍芯類腦機器人(珠海橫琴)有限公司等協辦的首屆全球漢文化AI生態大會暨漢字基因仿人腦落地賦能芯片升級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發布了全球首個基於漢字基因原理的“仿人腦”,可深度賦能芯片和硬件主板廠商AI智能化升級。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AI技術名為 “飛龍芯”,在其與小度、小愛、chatGPT的回應對比中發現,“飛龍芯”的AI技術識別指令更加準確的同時具備了理解、學習、記憶和操作能力。為何飛龍芯AI技術能優於其它幾個AI?對此,香港經濟導報記者專訪到了仿腦科技集團執行總裁陳鵬福,解答有關問題。

以下為專訪全文:

 

1記者:根據漢字基因做出首個“仿人腦”賦能芯片和傳統芯片有何不同?最大的區別在何處?


陳鵬福:首先,漢字基因仿人腦技術是基於中文電腦之父朱邦復先生發明的倉頡碼體系演變而來的語言理解模型,通過數字化、分類、編譯和理解算法,實現了讓機器能聽會說可理解,具備類人的學習記憶、操作回應等能力。今時今日展出的“飛龍芯”已經屬於第三代,進行了諸多改良。

另外一方面的重中之重,“飛龍芯”是離線版本,脫開互聯網也能使用。總所周知,智能家居領域離不開Wifi和Gigabyte,乃美國互聯網的通信標準。而“飛龍芯”技術從邏輯算法到傳輸協議,都基於純中文底層代碼打造,擁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完全“國產化”,跳出了西方英文科技底層的框架,可以自由、獨立構建自己的商業生態鏈路。

 

2記者:您能否詳細解釋一下,何為“仿人腦”?


陳鵬福:“仿人腦”技術通過聽,即來自人說的話、發出的指令來轉成文字,理解後進行信號的輸出。 而“聽”的技術來自科大訊飛的技術,國內屬頭位,國際也是一流的,這意味着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方言進行適配,甚至“一帶一路”沿線上部分國家的小語種,同樣能夠使用。況且,大腦通常具備學習記憶功能,而飛龍芯同樣具備學習記憶以及操作回應等能力。因此,可以想象,飛龍芯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泛。
 

3記者:漢字基因“仿人腦”飛龍芯的產業化落地情況如何,用什麼方式商業化,怎麼落地?


陳鵬福:漢字基因“仿人腦”技術最核心便是智慧大腦,而大腦的理解靠的是中文的概念運算,意味着能說漢語,就能操作飛龍芯AI ,他的商業化場景非常豐富,但仿腦科技飛龍芯目前主要以賦能芯片廠商提升AI能力的to B模式為主,也可以與產品製造商的主板結合,相當於為其植入了一個AI大腦,降低他們的AI開發成本。

目前,基於飛龍芯的廣泛適用性,漢字基因原理的“仿人腦”技術已經得到業界廣泛的認可,目前有468家企業正在使用飛龍芯和有關模組、在家電領域有超過2600個品類的產品使用、在AI+Iot領域已經超過220萬片和模組的出貨量。其次,飛龍芯的生態也始終保持開放,歡迎所有智能廠家通過使用飛龍芯技術更好地賦能產品。

 

仿腦科技集團


仿腦科技集團是全球領先的人機交互類腦底層技術供應商,致力於工業4.0人工智能機器人機腦底層核心技術的研發,仿腦科技是AllGo物聯聯盟的主席單位,與400多家頭部物聯網硬件廠商有業務和技術聯袂,在仿腦智造、物聯網和智能設備安裝方面具有核心優勢,研發團隊打造的“碳中和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獲得2021世界數字經濟優秀實例成果獎,並代表中國數字化優秀案例,入選世界數字經濟論壇優秀數字化解決方案。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