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年內地產股難有大升?
本刊主筆 何潔霞 [第3550期 2023-08-17發表]

長實的削價保銷量的策略,有可能令其他地產發展商以及二手樓業主受累。各方分析看淡地產股,認為本港息口高於預期,負利差持續,而且二手市場成交淡靜,加上發展商在新盤開價保守,開賣價平均較鄰近兩年期推出的樓盤低約10%,均是拖累下半年樓價回落,料地產股只是平穩,難有大升。
 

大摩:看淡地產股


多間大行都將地產股評級更改,這是與樓按再升0.05厘至4.5厘,以及新盤減價促銷有關。摩根士丹利預期,HIBOR今年都會高企,不利地產股。大摩降今年樓價預測、料年內餘下時間難升,更將住宅發展商於板塊的選股優先次序貶至最後,把恒基地產的評級削至“減持”,新世界發展及嘉里建設的評級降至“中性”。

該行基於成交轉淡和投資需求不振,下調本港住宅樓價今年升幅預測下降,即本月中打後僅餘約2%上升空間,按揭利率高於租金回報率無疑是陰霾。

不過,大摩的地產股首選仍然有新鴻基地產和長實集團。新地不乏其他利好因素,包括單位售價1,200萬元以下、面向一般大眾的項目佔比多,賣樓不成問題,而且4年後內地收租物業面積加倍提振集團租金收入之際,農地轉換有利集團提升本港土地儲備。至於長實的好處在於酒店業務受惠疫後復常,資產淨值折讓大,淨現金狀態和強勁的經常性收入基礎支持加碼派息和回購。

至於看淡恒地、新世界和嘉里原因,是金融系統“水緊”。大摩估計,地產股今年平均資金成本會升0.8厘至3.9厘,加重現金付息成本23%,而平均資金成本每升一厘,按2022年業績計算,地產股的每股盈利會跌5%,可是恒地、新世界和嘉里這三家槓桿率較高且浮息貸款較多的發展商,每股盈利所受的衝擊恐達7至32%。高槓桿在高息環境下自然難捱,遂提高計算三企目標價所用的資產淨值折讓。

 

花旗及富瑞:下調長實目標價


花旗的報告就下調長實,報告指出,長實擁有多元化經常性收入,2023至2025財年每股股息可望穩步上升。雖然該行對香港住宅及寫字樓市場在長期高息口環境下持負面看法,但相信集團多元化的經常性收入組合及穩健的資產負債表,應能帶動股價表現。同時預計,在中期業績公布後,集團可能會恢復股份回購,將成為短期催化劑,目標價則由49元降至47.1元。

另外,花旗指,恒隆地產基本面穩健,但投資者主要關注人民幣和消費前景。該行預計,隨着內地經濟復甦,恒隆地產下半年將繼續實現穩健的業績,但股價上漲可能取決於上述兩個因素。該行指集團估值低企,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則由16.3元降至14.3元。

富瑞發表研究報告也同樣下調長實集團目標價,富瑞表示下調長實至46元,評級維持持有。長實今年上半年剔除重估收益的基礎利潤按年跌34%至約76億元,達到該行對其全年預測的約44%。中期已確認物業銷售收入約82.46億元,按年跌近60%,表現較預期弱。

富瑞表示,雖然長實持續以回報為發展戰略,並擁有較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不過物業銷售入賬遜於市場及該行預期,投資物業收入表現亦平平,同時中國市場的銷售去化仍充滿挑戰,可能會因此被富時羅素剔出EPRANareitDevelopedAsia指數。

該行預期除回購以外未來積極催化劑有限,將今明兩年每股基本盈利預測削減5%至10%,目標價由47元降至46元,表示在香港地產股中較看好新地(00016)及恒地(00012)。

另外,富瑞研究報告又指出,下調恒隆地產(00101)目標價6.7%,由15元降至14元,評級“買入”;另下調置地目標價10%。

 

銀河聯昌國際:看好收租股


銀河聯昌國際證券表示,受到美息高於預期拖累,本港樓價下半年料較上半年下跌5%,全年樓價大致平穩,維持本港地產股“中性”評級,預期長線房屋需求持續故仍看好住宅樓市,發展商股首選新鴻基地產及長實,收租股則偏好九龍倉置業。

銀河聯昌國際指,本港息口高於預期,負利差持續,而且二手市場成交淡靜,加上發展商在新盤開價保守,開賣價平均較鄰近兩年期推出的樓盤低約10%,均是拖累下半年樓價回落的原因。該行估計,由今年7月起一年內有逾2.5萬個新增單位推出市場,較2010至2022年每年新盤成交高70%,即使銀行放寬按揭成數可能短暫刺激中型單位交易,但對提升整體房地產成交幫助不大。

銀河聯昌國際相信搶人才措施短期可提高租賃需求,本港政府目標吸納3.5萬個專才,搶人才措施長遠有助刺激置業需求,短期則可提高租賃需求,變相對樓市帶來支持。

 

善恒證券:地產股只是平穩


善恒證券策略師鄭昆侖表示,長實以平爆價削售價保銷量,對油塘同區、九龍東,以及其他涉大量新盤供應的地區(將軍澳、屯門)構成樓價壓力。因此,其他發展商有減價的剛需,否則難以出售單位套現。那當然,在一手樓減價的情況之下,二手樓市場亦難以獨善其身。

他強調,環球息口水平高企,再加上本地住宅市道不太理想,應該是長實減價的理由。中國內地房地產市道仍然疲弱,因此內地客來港買樓的能力不足。近日有本地學童補習社結業兼“走客仔數”,這亦曲線引證生育以及置業的剛需正在退卻。地產股只是平穩,難有大升。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也表示,金管局放寬樓按,投行看好樓市表現,地產股獲唱好。不過,投資者並不賣帳,地產股近日全線高開低走,其中新地及新世界發展表現一般,分析相信投資者入市意欲低迷,港股仍有隨人民幣下調壓力。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