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陳百里副局長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冬月嶺南,匯四時之美,聚盛世風華。
值此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一帶一路”倡議發出近十周年之際,我們在這里相聚,增進聯盟成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分享彼此發展的經驗,表彰成績突出的聯盟會員,正當其時,機會難得。
首先,我謹代表年會主辦方向各位領導、嘉賓和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特別感謝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深圳聯絡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的關心指導,感謝一帶一路沿線各經濟開發區、自貿區、保稅區、自由港等的積極參與,感謝聯盟各會員單位、理事單位、合作單位的大力支持。
“一帶一路”和“自貿園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時代潮流、深化改革開放的創新之舉、發展之要。截至2021年末,中國已與145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累計1613億美元;沿線國家在華投資設立企業3.2萬家,實際累計投資712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與此同時,國內21家自貿試驗區以佔全國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佔全國18.5%的外商投資和17.3%的進出口,中國的自貿區有序分布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南地區,覆蓋三分之二內地省份,形成了對外開放的新矩陣。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總書記對中國對外開放未來路線圖的清晰描述,充分說明:中國堅持高水平開放不是被動為之,而是主動選擇,二十大之後中國開放的大門將會進一步敞開,接下來會有一個比前十年更高水平的“升級版”的開放。
4年前,經濟導報緊扣時代脈搏,在香港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經濟開發與自貿園區聯盟”。時至今日,會員單位發展到30多家,內地以及香港多家知名媒體、智庫、高校以理事身份加入聯盟;聯盟組織各會員單位到示範園區實地參觀,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開展主題演講、圓桌對話會,啟動展示各大園區發展成就的“網上博覽會”……而沿線園區通過這一平台深化交流合作,挖掘創新增長潛力,肩負起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成為輻射“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與樞紐。
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聯盟發起單位經濟導報的社會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服務能力大大增強。作為國家重要的外宣媒體,除擁有創刊已經76年的正刊雜誌外,我們又新辦了包括官網、頭條號、臉書、YouTube在內的10個新媒體發布平台,粉絲總量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增長10倍,閱讀量節節攀升。在國家級新聞發布會上,經濟導報的記者經常成為出鏡頻率最高的港台記者,經濟導報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的主力軍之一。
今天,聯盟攜手深新傳播智庫將共同發布《“一帶一路”經濟新區創新與發展指數報告》。這一報告邀請北大匯豐商學院教授、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張坤老師團隊提供學術支持,數據將覆蓋國內外約211個經濟新區,填補了目前尚無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新區相關指數報告的空白。今天我們還將邀請著名芯片專家、北京大學何進教授發表演講;一批新園區將加入聯盟,成為新會員。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世界經濟也是一片大海,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我相信,隨着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施自貿區提升”等戰略向縱深推進,國家相關部門還會出台更多更具體的政策,有效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自貿區等新區建設注入更強的信心和動力。
在此,我衷心希望聯盟全體會員單位、理事單位的朋友們能夠以前瞻的政治眼光,深刻學習領悟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緊緊把握時代發展機遇,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借助香港自由港的優勢,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貿易、投資和金融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斷提升制度創新、規則銜接、國際交往功能,攜手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專家學者、媒體領袖、政商精英,我們期待各位能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暢所欲言,將今天的會議打造成一場促進園區建設的影響深遠的精彩盛宴。
最後,祝本次聯盟年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大家工作順利、萬事
如意!
謝謝大家!
202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