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在上海疫情最為嚴峻的階段,上海三一重機的產能一度滑落至正常水平的20%左右。隨着疫情得到控制,人員返崗、供應鏈恢復,企業生產快速“回血”。今年5月,上海三一重機生產挖掘機3300多台,已超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其中,出口佔比接近50%。圖為6月14日,在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裏,機器人正在作業。(新華社圖片)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風險挑戰不斷增多。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戰疫彰顯中國效率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而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黨中央採取了最及時、最果斷、最有力的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武漢封城,控制疫情迅速蔓延;及時公布疫情信息,排解社會恐慌情緒;新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極大增強重疫地區收治能力;全國醫務工作者千里馳援,不分晝夜救治病患;工廠開足馬力,超負荷生產醫療物資,保障醫療供給;社區、街道、農村等加強居民生活保障;全國上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分秒必爭。不到100天的時間,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人民方向一致、步調一致、節奏一致,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集中展現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中國效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中國共產黨對14億多人民的莊嚴承諾,更是中國偉大抗疫鬥爭的真實寫照,始終是中國抗疫不變的遵循。從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戰德爾塔、奧密克戎……近三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抗疫取得了難能可貴的經驗,形成了“動態清零”這一控制疫情的“法寶”。
多方支持 按下復工復產“加速鍵”
2020年,面對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重大考驗,黨中央及時科學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3月下旬,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4月中旬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超過90%,中國經濟逐季穩步向好。
近三年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然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各行各業迅速復工復產,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今年以來,上海、深圳等地都因疫情反彈實施過區域管控措施。但各方在堅持“動態清零”的同時大力支持市場主體共克時艱,打出有溫度、有力度的政策組合拳,精準幫扶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復工復產,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當時兩批芯片卡在保稅倉,運不出去下游車企可能就要停產,那時真是心急如焚。”5月中旬,望着車間裏機器轟鳴的生產場景,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作軍回憶一季度末企業面對的壓力,十分感慨。“火燒眉毛”之際,深圳市工信等部門和相關工作專班及時出手——經過多方協調,企業最終及時交貨,解了燃眉之急。一季度業績預報顯示,匯川技術營收達到46億元至49億元,同比增長35%至45%。
5月3日,上海市住建委發布第一批重大工程建築工地復工復產“白名單”,涵蓋騰訊、中芯國際等24個重大項目。騰訊雲華東區域總經理李瀟說,上海市重大辦、經信委等部門針對建設單位的專項工作節點進行對接協調,項目正式復工還帶動了7家供應鏈單位復工復產。
中國實現了不起的正增長
過去兩年,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是全球復甦的“貢獻者”。2020年,中國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人民幣;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繼續成為世界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據世界銀行數據,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3.3%,發達經濟體更達-4.6%。而2020年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越一百萬億大關,同比增長2.3%,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復甦強勁,成為了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嚴重,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開始觸底反彈,增長3.2%;三季度增速繼續加快,增長4.9%;四季度增速達到6.5%。單就四季度而言,增速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比2019年四季度增速(6%)還要高。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蘇月表示,從GDP數據看來,中國“經濟幾乎已經正常化”。
轉眼間,我們在疫情中前行近三年。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人發言人表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克服多重超預期衝擊的不利影響,主要指標恢復回穩,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狠抓相關政策落實見效,充分釋放政策效能,着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擴大有效需求,推改革激活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中國實踐 鼓舞世界
2020年,在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時,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增速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
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接連舉辦廣交會、消博會、服貿會、進博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新進展,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中國實踐正給世界以信心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