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香港經濟陷衰退遜預期
■ 本刊記者 韓琪 [第3530期 2022-11-14發表]
▲港府發言人指,香港經濟在2022年第三季按年收縮幅度擴大;外圍環境轉差以及跨境陸路貨運往來持續受阻,對香港的出口造成嚴重打擊。圖為夜幕降臨下香港維港兩岸的金融地帶。(本刊記者韓琪攝影)

由於全球需求疲弱,加以邊境開放緩慢,香港經濟連續三季經濟出現負增長。據港府統計處公佈的最新估計資料,香港第三季度生產總值(GDP)同比下滑4.5%,下跌幅度大於經濟學家們所估計的年減0.8%,而且也大於第二季度的年減幅度1.3%以及第一季度的年減幅度4%。有外媒指,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滑坡,也有分析指出,香港經濟近期的下滑或許與近年政治不穩定、貿易戰等因素有關,而上半年反覆不斷的疫情以及加辣的防疫措施也讓經濟雪上加霜。
 

第三季GDP收縮4.5%遜於預期


10月31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根據預先估計數字,2022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4.5%,而第二季的跌幅為1.3%。本地生產總值下跌主要是由於季內對外需求表現疲弱所致。

按本地生產總值各個主要組成部分分析,私人消費開支在2022年第三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大致維持不變,與第二季情況相同。

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政府消費開支,繼2022年第二季上升13.0%後,在第三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上升4.3%。

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2022年第三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下跌14.3%,較第二季2.1%的跌幅為大。同期,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貨品出口總額與上年同期比較錄得15.5%的實質跌幅,較第二季8.4%的跌幅加劇。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貨品進口繼2022年第二季下跌5.9%後,在第三季實質下跌16.0%。

服務輸出在2022年第三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下跌3.5%,而第二季則上升2.2%。服務輸入在2022年第三季實質下跌4.0%,而第二季的跌幅為2.4%。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本地生產總值,在2022年第三季較第二季實質下跌2.6%。

此前,有路透社報道稱,滙豐銀行(HSBC)、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和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預測增長是0.6%到0.9%。英國巴克萊(Barcley)的預測增長最低,為0.3%。因此,香港第三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的下降幅度大於原有預期;不過低於2020年第二季度GDP按年收縮9.4%。同時,港府將全年的經濟預測下調到增長0.5%至收縮0.5%之間,而此前的預測是增長1%到2%。全年通膨率預計維持在2%。

據聯合早報報道,許多經濟學家亦紛紛下調對香港經濟增長的預測:高盛集團10月31日稱,由於第三季度經濟低迷程度超出預期,預計香港今年全年的GDP將萎縮3.2%,萎縮幅度大於先前預測的1.4%;花旗集團經濟學家11月1月也以經濟形勢惡化為由,將香港全年經濟增速預測從之前預計的增長0.3%下調至萎縮2.6%;香港恒生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薛俊昇預測,本港經濟全年收縮0.8%;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預計,香港全年經濟收縮幅度或達到3%至5%。他表示,除美元外,外幣弱勢將影響本港進出口表現,除非中國內地經濟政策受外資歡迎,否則本港進出口短期難逆轉。

 

周邊需求環境轉差是主因


對於統計的結果,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在2022年第三季按年收縮幅度擴大。外圍環境轉差以及跨境陸路貨運往來持續受阻,對香港的出口造成嚴重打擊。主要央行大幅加息令金融狀況收緊,嚴重影響本地需求,儘管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及8月份發放的消費券為私人消費提供了支持。根據預先估計數字,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上一季按年收縮1.3%後,在2022年第三季下跌4.5%。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上一季上升1.0%後,在第三季下跌2.6%。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分析,私人消費開支和去年同一季度相比變化不大,但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繼續增長。整體投資開支按年跌幅擴大。整體貨物出口大跌,服務輸出轉為下跌。

展望未來,政府發言人表示,外圍環境顯著惡化將在今年餘下時間繼續為香港的出口表現帶來巨大壓力。主要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以及貨幣政策大幅收緊,將進一步壓抑環球需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及疫情發展也將添加下行風險。不過,近期政府放寬對訪港旅客的檢疫及檢測安排應有助服務輸出。

本地方面,疫情大致穩定、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及消費券計劃會繼續支持消費需求,但金融狀況收緊及資產價格隨之受壓,將更大程度抵銷這些正面影響。借貸成本上升將進一步壓抑固定資產投資。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11月3日表示,香港第三季度GDP預估同比收縮4.5%,為連續三個季度收縮,主要由於出口下跌較多,一方面外圍經濟環境略遜,需求萎縮,而疫情亦打亂跨境運輸,同時疫情下的經營氣氛差,令固定投資減少,但若疫情持續受控,繼續恢復對外往來,經濟會逐漸穩定。此外,對於樓市近期輕微下調,陳茂波也表示屬預期之內,當局整體檢視不同數據及市場交投後,認為毋須過分擔心樓市和金融,強調“辣招”目的是讓沒有物業的人可優先置業,目前毋須調整措施。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11月1日亦表示,香港作為外放型經濟,當環球經濟疲弱時,出入口貿易數字因而下跌。不過,香港疫情受控,本地活動愈來愈多,社會氣氛活起來,相信消費券亦有助提振經濟,會留意全球經濟走勢。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