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封面專題 > 正文
高水準開放 一帶一路朋友圈越擴越大
High level of openness helps expand circle of friend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 本刊記者 楊冰馨 [第3528期 2022-10-16發表]
▲8月31日,滿載土庫曼斯坦甘草中藥材原料的中歐班列回程列車抵達西安國際港站。(新華社圖片)

十年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宣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係發生了歷史性演變。“中國繼續弘揚夥伴精神,沿着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堅定前行,努力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中給出答案:中國不斷提升夥伴關係的含金量,不斷拓展全球朋友圈。
 

“一帶一路”朋友圈誕生記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21年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紮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準、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品質、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一帶一路”朋友圈越擴越大,中國提出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理念成果顯著。政策溝通為“五通”建設從頂層提供保障,讓中國方案走向國際共識;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在項目引領下為“五通”建設提供支撐,構建軟、硬互聯互通格局,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創新全球經濟治理;資金融通為合作的順利進行提供資金支持;民心相通為其提供社會基礎,推動形成互學互鑒和文化融合的交往局面,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民意基礎。近十年來,通過“五通”,“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尋找同各方利益的契合點和發展最大公約數,促進全球經濟的開放與發展,推動共建國家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共用成果。


潛力巨大的朋友圈


(一)在政策溝通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共識廣泛凝聚

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與國際社會充分溝通協調,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朋友圈”穩步擴大。截至2022年7月底,中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範圍涵蓋五大洲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各主要國際組織。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論壇規模、內容、成果不斷擴大豐富。規則標準對接有序推進。發布《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累計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近100份標準化合作檔。建立和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準資訊平台,實現4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5個國際和區域標準化組織的標準資訊檢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發布中國標準外文版1000餘項。

(二)在設施聯通方面,國際互聯互通水準持續提升

“六廊六路多國多港”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基礎設施聯通不斷深化。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等取得積極進展。比雷埃夫斯港、瓜達爾港、漢班托塔港等合作港口建設運營良好。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建設穩步推進。中歐班列安全高效暢通運行。中歐班列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明星品牌。“十三五”時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3.2萬列,運送貨物286.4萬標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逆勢增長,跑出了“加速度”,發揮了重要戰略通道作用。

(三)在貿易暢通方面,經貿合作再上台階

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現合作共贏。對外貿易投資穩中有升。“十三五”時期,我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接近6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77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6920億美元,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近4400億美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投資逆勢增長,為促進世界經濟恢復提供強大動力。貿易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發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深化絲路電商合作,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

(四)在資金融通方面,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逐步健全

圍繞推動構建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為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充足、安全的資金保障。建設資金有效保障。29國財政部門共同核准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發布《“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成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MCDF)。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中國信保等銀行和保險機構為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穩慎推進。累計與2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在1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已覆蓋7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五)在民心相通方面,民意基礎不斷夯實

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就文化交流、公共衛生、生態環保等加強交流,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認定建設兩批33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累計培訓學員5000餘人。持續實施“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紮實推進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健康、綠色絲綢之路建設進一步推進。向亞、非、拉美和歐洲的50多個國家派出援外醫療隊,持續開展“光明行”“愛心行”等活動。積極與世界衛生組織及有關國家和地區保持密切溝通,向12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11個國際組織提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緊急援助。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目前已有150多家中外機構合作夥伴,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發布綠色照明、綠色高效製冷、綠色走出去三項行動倡議。

 

越來越多好友的點讚與評論


近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變為實踐,從藍圖變為現實,成為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為世界經濟開放和全球自由貿易注入強勁動力。中國不僅“賣全球”,同時也“買全球”“惠全球”,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用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如今,廣交會、消博會、服貿會、進博會等一系列國際經貿盛會形成強大矩陣,為各國共用機遇、擴大交流搭建了國際性平台;21個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試點格局,“各顯神通”為高水準對外開放“探路”。

過去一年間,中國-俄羅斯同江鐵路橋開工建設,中國-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升級改造項目、瓜達爾港東灣快速路建設項目進展順利。中老鐵路等重大項目紮實推進,如期完成。中歐班列競爭力超過海運,成為防疫物資運輸和推動經濟復甦的交通大動脈,為穩定全球供應鏈作出突出貢獻。同時,中緬天然氣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投入運營、D線開工建設,在中亞一些國家的電站合作項目,在俄羅斯、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白俄羅斯等國的工業園區合作項目,奠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實基礎。進展迅速的交通、物流、資訊通道、國際航線等互聯互通項目,打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血脈。新冠疫情之下,中國宣導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通過“一帶一路”平台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防疫物資和疫苗,用實際行動不斷拓展“一帶一路”作為全球發展合作重要平台的新內涵。

“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使各個大洲的交流和貿易往來得到了重要的發展,我們也從中受益很多。我們呼籲進一步促進各個國家的經貿往來。”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薩烏德親王說。

歷時數年的中泰鐵路建設合作終獲實質性進展,泰國國家立法議會批准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草案。“跟中國開展合作,我們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泰國總理巴育這樣說。

在中亞五國及蒙古,各國領導人和主要官員則通過雙邊訪問、官方檔等,肯定了“一帶”建設對本國及中亞地區的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表達了回應和參與“一帶”具體項目合作的積極姿態。到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已有近60個國家表態支持,還獲得了東盟、歐盟、阿盟等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持。

“偉大的國家應當參與偉大的事業,而‘一帶一路’計劃是真正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美國前副國務卿、基辛格諮詢公司副主席羅伯特·霍馬茨這樣評價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指,“一帶一路”將推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它沿岸沿線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是貧窮的國家。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些國家急需發展,擺脫貧窮狀態。在所有大國中,只有中國才有能力實施大規模的發展計劃,幫助它們發展。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