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說法稱,在瑞士,隨意拍一張都是絕佳風景畫。這是5月22日在瑞士阿爾布拉-貝爾尼納鐵路線的一列火車上拍攝的車窗外的風景。 (新華社圖片)
隨着勞動力不足與新科技轉型需求,全球人才戰爭愈演愈烈,國家如何吸引人才成為政策焦點,而每年IMD針對人才競爭力排名調查顯示,瑞士已經五年高居全球頭把交椅,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人才中心,對於國家競爭力的貢獻不言而喻,然而瑞士的優勢到底在哪。
在這一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最新的《2021年MD世界人才排名報告》(IMDWorldTalentRanking2021)中,人才競爭力水平是通過收集三個領域的數據和調查回覆來衡量的:(1)投資與發展——對專門用於培養本土勞動力的資源的衡量;(2)吸引力——一個經濟體吸引外國和留住本地勞動力的程度天賦;(3)準備情況——一個國家的人才庫中可用的技能和能力的質量。
瑞士的前兩項指標,即“投資須發展人才”及“吸引及留住人才”方面都是排行第一,而“人才準備”則排名第三。換言之,瑞士不僅現有人才儲備世界第三,且人才所能享有的優質生活及薪金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是全世界最強的,而且用於人才教育與培訓的資金也是世界居首。
瑞士吸引力優勢大揭秘
在地理和人口方面,瑞士是個小國,國土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約870萬,卻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分析者相信,瑞士之所以穩居人才競爭力的冠軍寶座,是因為政府大力投放於教育與完善的培訓,且優質生活及高薪均對人才有吸引力。
瑞士人的生活有多優質呢?因為風景太美,空氣清新,所以它的美譽真是多到數不清:全球最適宜居住國家、最幸福國度……在全世界人的字典裏,瑞士基本上等於財富。在瑞士,人均年收入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不僅如此,瑞士還是一個鐘表王國。其生產的勞力士、梅花、雷達等奢侈手表世界聞名,為瑞士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根據瑞士信貸集團(CreditSuisse)9月20日發布的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瑞士仍是全球人均最富有的國家或地區,2021年該國成人人均財富達到70萬美元(約合493萬人民幣),高於美國的人均57.9萬美元(約合408萬人民幣)。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數字,瑞士薪資水平高居世界前幾名的位置,平均每個人的稅前月薪大約六千五百瑞郎(折合人民幣約5萬元),薪資水平高於周邊國家的兩倍或更多,許多住在邊境地區的鄰國居民紛紛跨國來尋找工作,而被稱為“跨境工作者”(Frontieres)。這些人即使領取的薪資低於正常水平,依然能賺到比在自己國家更高的收入。
儘管這裏有很高的物價,但據6月份出爐的國際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編制的《世界主要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瑞士兩所城市日內瓦和蘇黎世分別排名世界第三及第七,與高居榜首的香港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瑞士是個福利異常豐厚的神奇國度,政府非常慷慨,每年拿出近20%的GDP發放福利。“最適合養老的國家”、公立學校學費全免,甚至有統計稱,瑞士居民的孩子從出生到25歲,每個孩子政府補貼總計7萬瑞郎,合人民幣50多萬。此前於2016年,瑞士甚至舉行了全民公投,否決了一項每月發放2500法郎(約1萬8千人民幣)、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制度,原因是避免養出太多懶漢,投反對票的民眾比例高達78%。福利高到要拒絕的程度,在這樣的國家定居,如何不讓人心動。
人才積極性:危機面前強的更強
瑞士人才競爭力能穩居高位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國家本身的硬性條件,還在於人才在風險環境下的工作動力。IMD統計2021年世界人才排名的最新發現是,人們在新冠流行期間的工作動力對於經濟成功至關重要。今天的工人越來越受到高質量生活、靈活工作和在職培訓機會的激勵,而不僅僅像以前一樣,薪酬是他們堅持工作的主要動力。
從2021年世界人才排名的整體定位來看,瑞士排名第一(連續第五年),瑞典排名第二(從2020年的第5位上升了三位),盧森堡排名第三(2020年也排名第三)。丹麥的工人積極性最高,其次是挪威,然後是奧地利。北歐四國作為高質量生活的代名詞,毫無疑問排在了排行榜的前列。然而高質量生活卻並不是它們取得這一成績的唯一理由。
2020至2021年間,該人才排名研究背後的IMD世界競爭力中心(WCC)研究人員詢問了64個經濟體的高管,讓他們評估自己所管理的員工的積極性有多高。其中人才競爭力最低的經濟體在新冠期間表現出積極性下降,從2020年的答案中值5.7下降到了今年的5.3。而人才競爭力排名前10的經濟體的中位數卻從6.1上升到7.5,這意味着在全球性的黑天鵝事件下,就人才的積極性而言,弱的更弱了,強的卻更強了。
員工的積極性、生活質量和員工培訓作為衡量人才競爭力的31個標準中的三個代表性標准,在受到疫情衝擊時的變化很能說明問題。新冠期間排名前10的指數中位數不降反升,顯示出由疫情下員工在更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中更有動力,而在非競爭性經濟體則更少。
“這意味着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也是領導的責任。因為很明顯,人才吸引和留住不再只是一個政策問題。高管們需要意識到自己在提高員工積極性方面的作用,這不僅是由工資、安全或生活質量等外部因素驅動的,還取決於領導者可以為員工提供靈活工作的機會並讓他們觸手可及地使用最好的技術,”WCC主任ArturoBris說。
這也難怪瑞士的人才競爭力地位一直很穩——未來也許只會更穩。儘管在瑞士,也不乏存在着兩性薪酬差距越來越大、移民門檻高等問題,然而,這裏對人才十分重視,一旦符合門檻要求,那麼就是自己人。有數據顯示,現在瑞士人口裏,有20%是外國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