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代述,不予解決。”這是台灣某傳媒科技公司負責人蘇先生對台灣防疫政策的總體評價。他向記者表示,台灣在面對新冠疫情這場巨大的公共衛生危機時,充斥了太多不合理的地方,說白了,就是台灣當局不斷說謊,台灣民眾不停受害。
防疫謊話連篇 民調應聲連跌
蘇先生向記者表示,民進黨當局在防疫政策中最弔詭的地方就在於,台當局在面對疫情防控採取的鴕鳥政策。
6月30日,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為防範Delta變種毒株,都齊喊入境者應該全面篩檢兩次。但台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卻認為,入境旅客皆有要求前三天核酸檢測,堅稱入境再篩檢意義不大。
台灣本土疫情兩次防疫破口都在“邊境”管制上,呼籲入境者全面篩檢兩次顯然是必要的,陳時中卻始終不願鬆口做入境普篩。對於陳時中做法背後隱藏的意涵,蘇先生直言:“因為不檢查就等於沒問題”,他認為民進黨無非就是怕失去“防疫模範生”這頂“桂冠”。
民進黨當局對待防疫時採取如同兒戲般的鴕鳥政策,引發民意劇烈反彈,據“台灣民意基金會”7月12日最新民調顯示,因抗疫不力,民進黨認同度銳減15%,被300萬台灣民眾拋棄。
台灣民意基金會發表三個月一次的“台灣人的政黨認同”調查結果,詢問受訪民眾較認同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執政理念與主張,發現僅有8.7%的受訪者非常接近民進黨,19.5%還算接近民進黨,15.5%還算接近國民黨,3.4%非常接近國民黨,48.2%為中性選民(或獨立選民)。換言之,在20歲以上台灣民眾中,有2成8是綠營認同者,有1成9是藍營認同者,此外,有4成8是中性選民。
這與該機構3月的調查結果有極大反差,顯示出過去3個月台灣藍綠陣營勢力發生的巨大變化。具體而言,民進黨認同者銳減15個百分點,國民黨中性選民數量則暴增12個百分點。藍綠差距從3月的24.1個百分點急劇縮小到9.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民進黨防疫政策造成民眾不滿的主要原因包括:空前的確診者和死亡人數(截至7月12日,台灣地區已累計確診15273例,累計死亡741例,確診患者死亡率逾4%,明顯高於世界平均值);民進黨採購不力,造成島內疫苗嚴重短缺;蔡當局力主民眾接種安全性及有效性飽受質疑的台產疫苗;以及蔡當局整體疫苗採購信息的不透明。
採購漫不經心 陸生回鄉避疫
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在蔡英文社交媒體下嘲諷,“當局花超過7個月買不到半劑的BNT(復必泰疫苗),透過民間共同的努力,七週完成合約的採購。”據悉,7月11日晚,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已分別與台積電、鴻海和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有進口疫苗資質的醫藥公司)正式簽訂《銷售協議》,將向台灣供應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
記者在翻看蔡英文社交賬戶時發現,在置頂的幾條貼文中,留言滿滿是對台當局防疫政策的不滿,以及對其疫苗採購行動的質疑。
“一線的老師,原本預約6月中旬接種疫苗,卻在接種前一天被告知,要延遲接種,至今也沒有成功接種疫苗。”在台攻讀博士學位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台灣島內疫苗在6月中旬全面告急,所有先前已預約的疫苗接種登記全數推遲。
不少陸生選擇用腳投票。台灣疫情全面爆發至今,已出現過幾波陸生集體回大陸避疫的浪潮。
“早前(蔡英文當局)說買了4000萬劑國際藥廠疫苗,結果5月底跳票、6月底又跳票。”蘇先生向記者表示,台灣疫苗混亂現象的背後,充斥着與經濟黑手相關的算計。
他告訴記者,早在5月底,鑑於台灣購買疫苗十分困難,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已經打算購買1000萬劑復必泰疫苗,並願意全部捐獻給民進黨當局使用。
但蔡英文當時對郭台銘自掏腰包捐贈疫苗行為給出的回應卻是:疫苗採購應該由民進黨當局進行統籌。
據估算,台灣最少需要3000萬劑新冠疫苗,才能建立起有效的防疫安全網。蘇先生告訴記者,在疫苗短缺困境下,台當局面對民間自購疫苗仍不情不願的原因,僅僅是“民進黨要購買復必泰必須要通過上海復星醫藥公司。”據悉,上海復星醫藥是台灣地區獲得復必泰疫苗的唯一洽購方,該公司參與BNT疫苗研發,並擁有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獨家商業權益。
與此同時,大陸方面的回應與台當局“反中”“抗中”等政治操弄形成強烈對比。自5月中旬以來,大陸方面一再表示願意迅速作出安排,讓廣大台胞盡快有上海復星代理的輝瑞疫苗可用;復星醫藥負責人亦明確表示,願意將疫苗服務於台灣同胞,為島內疫情防控發揮積極作用。
在本輪疫情爆發前,民進黨當局自我感覺良好,對採購國際藥廠的疫苗不甚積極,又意識形態怪帥,無理蠻拒大陸疫苗。直至現如今面臨疫苗短缺的窘境,才驚覺自己已從自詡的“防疫模範生”淪為“疫苗乞丐”。
▲在新北市,民眾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視覺中國圖片)
研發力有不逮 弄權得心應手
“那(疫情爆發)之前為什麼不積極在國際上買疫苗?因為民進黨要把三期臨床試驗都沒做的台產疫苗給民眾打!”蘇先生質疑蔡英文當局開的“疫苗支票”遲遲不兌現,是別有用心,是為迫使台灣民眾接種台產疫苗鋪路。
據悉,蔡英文5月18日公開表示,台產新冠疫苗將計劃於7月底推出,分別為高端和聯亞兩款新冠疫苗;台灣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指,台當局已向聯亞、高端各下500萬劑訂單,“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量(面市)”。
台當局這一系列高調喊話讓人匪夷所思。兩款台灣自產的新冠疫苗均處於第二期臨床試驗剛剛收尾的階段,尚未展開第三期臨床實驗,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均未獲得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為何要放着國際疫苗不買,非要將民眾當“小白鼠”,試驗台產疫苗呢?
蘇先生指,這無疑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產物。儘管台產疫苗7月底很難開始供應第一批,8月底量產1000萬劑更宛如癡人說夢,但唯獨生產台產疫苗的公司,股價在蔡英文當局的幾次公開喊話中高歌猛進。高端疫苗(6547)從今年初到5月底股價暴漲了10倍。
病毒是不會思考的,民進黨當局卻在面對病毒時,傲慢無禮地帶入政治考量,將政治凌駕專業,用意識形態裹挾民眾生計,這種對民眾生命權利的冷血與漠視,早已不是一句“防疫不力”所能概括的了。敢問民進黨當局在面對島內700餘逝去的生命時,是否會痛惜悲憫,自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