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邢寶華攝影)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11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答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後將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床治療的實踐認識,以及我國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來因時因勢優化完善和調整防控舉措,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11月1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由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在發布會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我們關注到,二十條措施當中,包括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加快相關藥物和醫療設備儲備等。請問,這些措施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將來會全面放開?要全面放開還需要做哪些充分的準備?
對此,雷海潮回應稱,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並且老齡人口眾多,需要關心關愛的脆弱人群的基數也比較大。我國又面臨着發展既不充分也不均衡的問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差異比較大,就醫療衛生服務的資源來看,我們總量上也是相對不足的,目前我國的醫療床位經過這些年的有序發展,每千人口的醫療床位達到6.7張,每10萬人口的重症醫療床位才不到4張,這些指標與發達國家之間還是有不少差距的,這就是我們的國情,也是衛生方面的實際情況。
“所以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要加強能力建設,要加強各方面的資源儲備,包括人力、床位、藥物、疫苗,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防控安排,目的就是統籌好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之間的關係。”雷海潮說。
雷海潮介紹,加強能力建設,既是高質量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需要,也是疫情防控過程中醫療救治的需要。我們把疫情防控中預防感染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是由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所決定的,“預防為主”是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方針中的一句要求。所以,我們才能夠贏得盡可能少的人感染、盡可能少的人發展成重症、危重症,更少的人才在偶然的合併基礎疾病且在高齡情況下出現死亡的極端情況。
雷海潮進一步表示,無論是應對傳染病還是其他自然災害帶來的次生健康問題,也包括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都需要做好醫療資源應對方面的能力儲備。現在提高重症資源、醫療床位的配置,不僅僅是服務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可以用在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過程當中。要進一步提昇在重大疫情方面的早期預警能力、風險研判能力、流行病學調查能力,當然也有很重要臨床醫療救治,尤其是重症救治的能力。除了九版防控方案以外,國家又發布了九版診療方案,主要是在臨床方面,我們也發揮自己的優勢,中西醫並重,來應對好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