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邢寶華攝影)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11月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答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感冒和流感都屬於呼吸道的病毒性疾病,但是還是有很多區別。新冠疫情之下,一旦出現發熱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看病,甄別排查是新冠還是流感。
11月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米鋒主持。在發布會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秋冬季節流感高發,請問該如何區分新冠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出現發熱等情況該怎麼辦?
對此,王貴強回應稱,新冠病毒感染、感冒和流感都屬於呼吸道的病毒性疾病,但是它們還是有很多區別,有共性的,也有差別。
王貴強介紹,從病原上來看,普通感冒是由定植的一些病毒如鼻病毒導致,流感是流感病毒導致,新冠由新冠病毒導致。從傳染性來看,感冒沒有傳染性,當抵抗力下降時,在上呼吸道定植的一些病毒複製後導致症狀;流感和新冠都具有傳染性,新冠的傳染性明顯高於流感。
王貴強解釋稱,從發生季節來看,感冒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流感以秋冬季為主;新冠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秋冬季是高發季節,因為人們的戶內活動多了,空氣流通減少。從感染部位來看,普通感冒一般在上呼吸道,一般不會導致肺炎;流感大部分也在上呼吸道,極個別的、老年人有基礎病的可能會累及到肺臟;新冠可導致肺炎,感染後可以誘發一系列基礎病的加重,這是新冠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我們不能忽視。
他亦表示,從臨床表現上看,感冒比較輕,一般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涕、鼻塞,個別低熱,很少高熱;流感常常有全身症狀,如頭疼、發熱、咽喉痛、肌肉關節酸痛等;新冠病毒感染後可出現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咳嗽、嗅覺、味覺下降等,還可能誘發基礎病的加重,尤其對於老年人。
王貴強特別指出,在治療方面,普通感冒不治療,本身自限,一般1-3天就好了,醫生常囑咐病人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流感有特效藥,抗病毒治療可以減輕症狀和進一步併發症的發生;新冠目前也有抗病毒藥,因此對新冠的治療更要積極,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更要早期進行干預、避免病情惡化,包括抗病毒治療、氧療、中藥等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