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北京連線 > 正文
“應急女漢子”韓沂妗答本刊記者問: 有險必查、有急必應、 有難必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Han Yijin,Director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Bureau of Yichang City: It is our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to investigate if there is danger, respond to emergency, and save if there is difficulty.
■ 本刊記者 邢寶華 [第3497期 2021-07-19發表]

在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中,有一個群體,他們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枕戈待旦、聞險而動,經常逆行在赴湯蹈火的路上,奮戰在急難險重的一線,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韓沂妗就是這其中的代表。在6月18日中宣部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韓沂妗在回答本刊記者提問時表示,有險必查、有急必應、有難必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6月18日上午,中宣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應急管理系統黨員代表講述“為安全守護 為生命逆行”的故事,並答記者問。記者見面會由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主持。在記者見面會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提問給韓沂妗,您今年其實已經被大家圈粉了,您參與暴雨橙紅色預警值守、巡查排險等百餘次,請問有什麽難忘的故事或體會?在排查涉洪隱患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

韓沂妗工作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地處長江西陵峽口,是三峽大壩工程所在地。這裏山巒疊嶂、坡陡水急,到了夏季,特別是晚上,極易突發坨子雨等極端天氣。在回應中,韓沂妗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平時值守過程中的小故事。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圖為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的三峽大壩。(新華社圖片)
 

用手機、蠟燭、電筒搭起臨時應急指揮部


在去年端午假期,韓沂妗所在的夷陵區遭遇了一場特大暴雨,在值守過程中,與同事們及時查險,當時解救了一輛被洪水圍困即將沒頂的車輛,以及車裏兩名被困人員。當天下了一整天大雨,到了晚上也沒有停,這個時候河道水庫的水位已經多處“超警”,市政交通告急,就在這個時候,指揮中心突然斷電了。

“電可以斷,但是我們的應急指揮不能斷。”韓沂妗與同事們用手機、蠟燭、電筒搭起了一個臨時的調度指揮部,然後繼續到現場查險除險,順利完成了驚險的紅色預警處置任務。

她深有感觸地說,這其實是工作的日常,雖然很緊張,也比較辛苦,但有險必查,有急必應,有難必救,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幫助在建涉水工程工人及時返工


提起巡查排險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韓沂妗憶起去年疫情期間,2020年3月份的時候,防汛備汛的黃金期和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剛好重疊了,她所在的夷陵區很多在建涉水工程的工人無法及時返工。

“我們覺得防控壓力比較大。但是汛期不等人,經過多方努力,我們協調到本地的施工隊伍和施工機械進場,及時清除了隱患。” 韓沂妗進一步表示。

 

從同事眼中的“軟妹子”
成長為了“應急女漢子”


2019年機構改革中,韓沂妗主動請纓,從水利部門轉隸到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門。去年,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韓沂妗和同事們一起,堅守了100多個日夜,巡查排險,消除防汛安全隱患達100餘處,轉移山洪風險區群眾3300多人次,牢牢守住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底線。在救援一線歷練的韓沂妗,從同事眼中的“軟妹子”成長為了“應急女漢子”。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