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沈欣1月26日在天津兩會會中線上新聞發布會上回答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20年,天津市糧食播種面積、產量,蔬菜生產,生豬存欄和水產品產量都超額完成國家任務指標,農業產能大幅提升,保供能力顯著增強,農業成為穩社會、穩民心的“壓艙石”。他亦表示,“十四五”期間,天津市將啟動五個農產品百萬工程,重點扶持一批農產品保供基地、保供企業和一批“津農精品”品牌產品。
1月26日晚,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和天津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召開會中線上新聞發布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部門負責人就天津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點任務等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辦主任石剛主持。發布會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如何做到糧食、生豬、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的穩產保供,特別是去年疫情防控期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如何?
沈欣對此回應稱,2020年,天津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為確保重要“菜籃子”產品實現穩產保供,及時出台了扶持政策,使400多家涉農企業優先復工復產;搶種21.6萬畝葉菜,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同時,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努力做到箱裏有、庫裏有、地裏有、碗裏有。不荒一個大棚,不荒一個魚塘。
糧食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
數據顯示,2020年,天津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525.3萬畝,總產達到228.2萬噸,創歷史新高,全部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指標;蔬菜播種面積達到79.4萬畝,產量達到266.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5%和9.8%。生豬生產加快恢復,生豬出欄193.99萬頭,存欄162.3萬頭,同比增長了30.6%。肉牛存欄17.45萬頭,肉羊存欄45.22萬隻,蛋雞存欄1428.2萬隻,禽蛋產量20.83萬噸,生鮮乳產量50.07萬噸,水產品產量27.87萬噸。2020年天津市蔬菜、豬肉、雞蛋、水產品、生鮮乳等自給率分別達到81%、60%、74%、72%、100%,居於北方大城市前列。
他指出,2020年,天津市結對幫扶困難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均全面完成。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6%,比2010年翻了一番。
百萬畝小站稻種植
把傳統品牌發揚光大
沈欣透露,“十四五”期間,天津要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穩產保供作為首要任務,通過五個“百萬工程”進一步把基礎打牢:100萬畝的小站稻種植,把天津傳統品牌發揚光大;發展100萬畝設施農業;蔬菜的播種面積要達到100萬畝;水產養殖的水面達到100萬畝;年出欄200萬頭生豬。通過五個“百萬工程”打造一批農產品保供基地、保供企業和一批“津農精品”品牌產品。通過品牌的打造倒逼質量的提升,保供給、保多樣、保安全。
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
他進一步表示,“十四五”期間,天津還將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開展鄉村建設工程。打造高標準農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業特色小鎮和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美麗田園、美麗家園和美麗村莊。還要完成好村級組織換屆,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落實黨建引領,抓好鄉村治理。
2021年力爭實現
農業增加值增長3%
“2021年力爭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3%、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沈欣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