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網訊】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地方稅務局局長趙靜
福建自貿試驗區自2015年4月掛牌以來,到2017年底,在181項總體方案的基礎上,重點試驗任務實施了177項。累計推出實施創新舉措11批285項,其中全國首創103項,對台先行先試63項。也形成了對台“先行先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制度創新體系。福建自貿區今後將從哪些方面突破?14日,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地方稅務局局長趙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下一步福建要在“機制活”方面深化自貿區的改革。
趙靜代表表示,福建省稅務部門相繼在自貿區推出了稅務服務“—掌通”等一系列創新舉措,95%的辦稅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在自貿區培育了物聯網、跨境電商、融資租賃、保稅展示等一批新產業,形成了一批重點平台,規模效應和示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根據第三方調查,目前企業對福建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的總體滿意率達90.8%,營商環境好評率達91.3%。
趙靜指出,福建具有沿海近台的獨特優勢,與其他自貿區相比,對台合作是福建自貿區最大的特色。近三年來,福建積極推進閩台深度合作,形成了對台先行先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制度創新體系。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創新了產業合作機制,服務貿易合作深化拓展,在增值電信、醫療、旅遊等50多個領域率先對台開放。
二是,建立了通尖合作機制,設立全國唯一的兩岸檢驗檢疫數據交換中心,以最便利的通尖模式,有效吸引台灣商品從福建口岸入境。
三是,探索了金融合作新途徑,在全國首創設立兩岸征信查詢系統。
四是,拓展了交流交往新渠道,率先推出實施卡式台胞證允許持台灣地區身份證的自然人到自貿區免外資備案註冊個體工商戶。
五是,搭建了台灣青年創業新平台,率先設立8個海峽兩岸三創“基地”。目前,福建已推出對台先行先試舉措60項,促進了閩台貨物、服務、資金、人員流動更加便利。
對下一步的工作,趙靜認為福建應著力在“機制活”深化自貿區改革開放,相部門將進一步研究推出一批新的改革舉措服務中外企業,重點有:
一是,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抓創新,打造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圍繞投資、貿易、金融等重點領域,深化“放管服”,比如福建省深化國地稅合作,正共同打造"閩稅通"聯合辦稅服務品牌,爭取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努力為企業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
二是,注重片區特色抓融合,深化對台合作。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對台大政方針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支持閩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三是,圍繞合作共贏抓開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福建要著力推進互聯互通。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建設,持續拓展國際合作新夥伴、新項目、新平台,推動閩港閩澳攜手開拓“一帶一路”市場,進一步拓展“一帶一路”特別是“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促進海絲核心區建設取得更大更好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