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新时代 新征程 > 正文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生態智慧開放幸福之城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第3539期 2023-03-21發表]
 
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坐落於渤海灣畔的天津濱海新區內,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也是世界首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津考察,走進中新天津生態城。總書記指出,生態城要兼顧好先進性、高端化和能複製、可推廣兩個方面,在體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範。10年來,生態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全力推動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入選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打造渤海灣畔的綠色智能幸福城。
 
▲生態城鳥瞰
 

夢想不斷照進現實  荒灘崛起奇迹城

 
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綠色生態之城。渤海灣畔,那片曾經由1/3鹽鹼荒地、1/3廢棄鹽田、1/3污染水面組成的“生態禁區”,如今已經脫胎換骨,蝶變為一座綠色新城。生態城已建成各類郊野公園38座,綠色廊道貫通工程把星羅棋布的綠色景觀像珍珠一樣串聯起來,形成貫通全域的生態綠廊。當前,生態城正在聯合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全力打造全域花園城市,“路穿青草綠,人在花中行”正在從畫面延續到現實。在生態城,綠色不只是發展的名片與亮點,更是無處不在的底色與根脈。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生態城讓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收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這些水“釋放”利用,保障城市安全,增強城市韌性。同時搭建了“無廢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出台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和獎勵機制,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被生態環境部評為具有代表性、可複製推廣的亮點經驗。此外,還精心打造了天津市首座應用型零碳建築,建成了涵蓋十餘項國際領先應用的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生態城綠色建築比例達100%,努力在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方面先行一步、做出示範。生態城始終堅持綠色產業理念,大力發展智能科技服務、文化健康旅遊、綠色建築與開發三大主導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80%。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擁有高智能化、高自動化、高柔性化的生產線,可以共線生產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工,並廣泛使用節能低碳技術,成為綠色工廠的典範。此外,生態城還在建設綠色低碳產業園區,布局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等產業環節,謀劃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打造零碳示範單元,積極探索綠水青山“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相得益彰的建設路徑。
 
▲櫻花大道
 
勇立潮頭、走在前列的科技智慧之城。近年來,生態城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與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相繼獲批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充分發揮世界智能大會永久展示基地品牌影響力,發布世界首套智慧城市指標體系,先後推出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應用場景,極大提升企業、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生態城已建成2.5公里車路協同示範路段,開放首批16.6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為企業搭建新技術的試驗場、開闢新產品的熱銷地。生態城還依托國家支持設立的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構建全國首個提供“技術開源”與“交易撮合”融合服務的流通交易生態,最大限度釋放數據價值,打造服務京津冀和北方地區的要素資源聚集地。
 
▲智慧教育課堂
 
廣納四海、充滿機遇的創新開放之城。生態城坐落於渤海灣畔,毗鄰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地處“首都經濟圈”重要節點,背靠一億人口的京津冀廣闊腹地,距離濱海國際機場僅需半小時,“港、漁、景、島”等海洋資源兼備,區位優勢突出、資源禀賦極佳。作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生態城進一步疊加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等政策創新優勢,積極拓展“京津冀-東盟”國際經貿走廊,為外資企業紮根中國市場提供廣闊的投資貿易平台。通過每年召開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高層合作機制,生態城積極爭取國家級高含金量支持政策,精準賦能產業升級、助力企業發展。生態城還擁有京津冀地區最大的冷鏈產業倉儲群,加工、貿易、金融等產業鏈正在加快完善,並獲批建設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完備的產業載體、豐富的科創資源、強力的金融支持……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成為發展的強大動能,一個洋溢着激情與朝氣的生態城,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速崛起。
 
▲航母主題公園
 
宜居宜業、宜遊宜樂的活力幸福之城。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城擁有“海上故宮”之稱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國內唯一的航母主題公園,以及服務京津冀1億人口的36公里最美生活岸線,河、湖、灣、海交相輝映,藍綠空間佔比超過50%,觀海聽濤、遊湖賞綠,年遊客接待量即將突破1000萬。2020年,生態城獲評中國十強康養旅遊目的地,國家文旅部將其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推廣。借鑒新加坡“鄰里單元”,生態城打造了“生態細胞—生態社區—生態片區”三級居住模式,形成了500米半徑生活圈。引入南開中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等教育資源,區內每千人學位數達233個,在校學生超過2.8萬人,“教育名城”聚合作用不斷凸顯。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區內每千人口床位數達8.2張,“綜合醫院—社區醫院—家庭醫生”三級診療體係不斷完善。萬達商業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季景天地零碳智慧購物中心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及13個社區商業中心投入運營,商業配套逐步完善,在滿足群眾多元化購物需求的同時,讓城市更具活力。
 
▲國家海洋博物館
 

2023:勁筆描繪“四個城” 奏響發展最強音

 
2023年,中新天津生態城迎來開發建設15周年,站在繼往開來的新起點上,生態城將繼續沿着產城融合發展的路徑,全面落實天津市“十項行動”工作部署,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努力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的發展目標,精心描繪一幅生態、智慧、開放、幸福的全景圖。
 
▲老年騎行隊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之城。深入踐行“雙碳”發展戰略,全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強化一汽豐田電池、電機、電控“三電”配套招引,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編制實施“雙碳”行動方案,創新能源、建築、產業、交通四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積極在“雙碳”領域先行先試。聚焦智能建造、建築新材料等關鍵環節,打造綠色建築與開發產業鏈。做強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22%。借鑒新加坡水資源管理經驗,全域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建設國際化海綿城市示範區。打造固廢綜合管理體系和內外協同體系,實現固體廢物精細化、智慧化管理,大幅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持續推進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建設。
 
▲生態城不動產登記中心(天津市首個零碳建築)
 
高效能打造科技智慧之城。2023年,生態城將發揮世界智能大會永久展示基地作用,持續推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吸引華為、太極、數字政通等頭部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形成百億級智能科技產業集群。繼續推進國家“雙智”試點建設,探索開展無人駕駛配送、無人駕駛零售等領域的智能服務,構建自動駕駛應用生態圈,逐步實現智能網聯車產業聚集發展。做強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開展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吸引大數據企業導入數據、研發產品、開展交易,培育特色數據產業集群。深化與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天津大學等產學研合作,培育光電領域國家實驗室,打造服務京津冀的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建設中電智慧科技產業園、天津軟件園,壯大芯片設計、製造、封測等全產業鏈。加快建設直播經濟產業園,成立直播經濟產業聯盟,推動“北京廣播電視台時間禮物直播基地”等一批項目集聚落戶,實現直播經濟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2023年爭取入駐直播企業超百家。
 
高水平打造創新開放之城。近期,在新加坡和香港舉辦的投資環境推介會上,生態城全面展示了優質投資環境,金昂資本、數融資本等新加坡企業,以及聯泰集團、滴灌通集團等香港企業同生態城簽約,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2023年,生態城將依託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機制,爭取更多高含金量的國家支持政策。搶抓RCEP機遇,發揮“中新合作+自貿聯動”疊加優勢,打造京津冀-東盟綜合貿易投資平台,深化與新加坡港務集團、吉寶集團、凱德集團等合作,推動高端科技、現代服務、智慧港口等東盟優質產業資源落戶。打造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加快推進中農批交易市場、優合智能雲倉等建設,開拓國際凍品貿易、深加工、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展現凍品產業全鏈條創新場景。
高品質打造活力幸福之城。今年,生態城將發力建設全域花園城市,中新友好公園建成開放,北堤生態廊道全面竣工,環城綠道工程實現連通,不斷挖掘藍綠空間增值服務,精心塑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優美環境。實施品牌化、集團化、自主化辦學,加快建設50地塊中學、濱旅北部十二年制學校,豐富“智慧課堂”,鼓勵教育辦學模式創新,加大師資、教研等投入力度,讓學生受益、家長滿意、社會認可。完善“綜合+專科”優質醫療資源,將更多優質專家技術資源引入北京大學濱海醫院生態城院區,正式運營天津中心婦產科醫院濱海院區,滿足區域人口導入需求。加快完整社區建設,提升小區環境品質、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提高物業服務水平,打造5分鐘社區生活圈,增強群眾“幸福感”。此外,生態城還將發揮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優勢,做足“海”的文章,加快建設萬達文旅島,持續升級旅遊配套,發展夜間經濟帶,增強旅遊黏性,打造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京津冀旅遊目的地。
 
▲惠風溪公園
 
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決勝要有決心,開局重在開頭。”這片被賦予了“成為中國其他城市可持續發展樣板”使命的沃土,正踏着春天裏奮進昂揚的鼓點,千帆競發勢如虹。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