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首屆長沙市旅遊發展大會在長沙望城區舉行。
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尚在餘音繞梁,以“青春長沙 風光在望”為主題的首屆長沙市旅遊發展大會(以下簡稱“長沙旅發大會”)再次叩響長沙旅遊業發展的堅定跫音,為長沙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按下“加速鍵”。
旅發大會 花落望城
11月23日,首屆長沙市旅遊發展大會在長沙望城區銅官窯古鎮舉行。
為何花落望城?因為望城是長沙發展全域旅遊的主力軍。
望城區文旅資源優勢顯著,是長沙市面積最大、年紀最輕、景致獨特的城區,先後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6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3個。望城還獨擁湘江兩岸35公里黃金岸線,一江五湖七水,六山八洲九垸,銅官、靖港等六大古鎮伴水而生、因水而秀,享有“一處湘江古鎮群,半部湖湘文化史”的美譽,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望城還是釉下多彩的誕生地,約1200年前的“黑石號”從這裏起錨,雷鋒精神起源於此,望城還有鐘靈毓秀的長沙城區最高峰黑麋峰,有水天一色的長沙最大湖團頭湖,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等閃亮的名片。
在望城,您可以踱步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回望千年窯火,或穿行在銅官古街,感受濃郁的工匠精神;您還可以來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和各代詩詞大家來一場跨時空對話;或登上黑麋峰星空茶園,與漫天星辰臥談夜話。
其實,早在2021年長沙已經賦予望城“要建成全域文旅融合示範區”的新使命。在長沙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更是提出要謀劃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推動‘長沙銅官窯陶瓷燒製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而長沙銅官窯,正好位於望城。
今年7月,長沙市委、市政府將首屆旅遊發展大會的承辦權交托望城,目的就是讓望城擔負起為長沙旅發大會立標打樣的重任,以望城一區之域帶動長沙全域旅遊。
長沙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怎能少了望城的擔綱?
▲長沙望城區一江兩岸美景
文旅融合 辦會興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湖南出台的《關於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的意見》明確指出,“辦一次會興一座城”,每年選定一個市州舉辦全省旅遊發展大會,集中力量支持承辦地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環境優化、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四個提速”。
本次長沙旅發大會是長沙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迅速落實湖南省旅遊發展大會部署要求,認真踐行“辦會興城”理念,推動長沙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
長沙文旅投資推介暨文旅融合發展論壇是本次長沙旅發大會的重頭戲。現場簽約15個項目,總金額達266.06億元。這些旅遊投資項目各有特色,包括特色書店、特色建築藝術園、航空運動營地、歷史文化商業街、特色小鎮、研學教育基地、水上運動項目等。
▲長沙銅官窯古鎮
長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潤葵表示,首屆旅發大會的召開,給文旅行業注入了無窮信心和強大動力。今年,踐行“辦會興城”的理念,落實“1+13+N”的旅發大會辦會機制,以辦會為契機和抓手,“強省會”與興文旅雙向奔赴,強項目與創品牌雙輪驅動,強供給與促消費雙管齊下,惠民生與穩經濟雙效統一,展形象與樹新風雙軌並進,長沙文旅展現出乘風破浪的強勁發展勢頭。
近年來,長沙市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建設具有“長沙味、湖湘韻、中國範”的世界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創新思路,主動作為,推動旅遊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2021年,接待遊客1.15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90.23億元,佔全省旅遊總收入的19.7%。今年1至9月,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逆勢飄紅,實現了旅遊經濟的跨越發展。根據攜程數據統計,今年7月至10月,長沙文旅市場穩中向好,跨省遊市場潛力巨大,其中旅遊人次同比增長15.4%,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5.2%,尤其是暑假市場強勢復甦,跨省遊市場潛力巨大,省外遊客佔到55.7%。
瀏陽河文化旅遊產業帶、湘江古鎮群、宋城·寧鄉炭河里文化主題公園等項目影響不斷提升,湘江歡樂城、華誼電影小鎮、方特東方神畫、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等重大文旅項目建成營業。文和友、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等一批網紅文旅新消費品牌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長沙獲評國家文化旅遊消費城市,五一商圈、陽光100鳳凰街、梅溪湖·梅瀾坊街區、紅星街區獲評國家夜間經濟集聚區,望城區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太平老街獲評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長沙縣開慧鎮獲評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實現了旅遊品牌的迅速崛起。
▲長沙文和友
長沙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先後成功舉辦環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博覽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節會、賽事活動、地區論壇20多次,來長遊客所屬國家和地區由2005年的25個增加到現在的83個,實現了旅遊形象的不斷提升。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當奮楫。今後的長沙,將進一步加快文旅融合發展的步伐。
據悉,長沙將強化“旅遊+”“+旅遊”,推動全域、全季、全鏈旅遊均衡發展。規劃上加強旅遊發展與城鄉功能建設、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環保等方面的銜接;路徑上推進農業、商業、工業、體育、會展、康養等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業態上大力發展都市遊、鄉村遊、康養遊、親子遊、研學遊等多種形態;手段上推動“大智移雲”等新技術在旅遊領域廣泛應用,加快建設智慧旅遊平台,實現“一部手機遊長沙”,進而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長株潭生態綠心
“大咖”論道 共話前景
當前正處於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雖然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但境外疫情還在蔓延,國內一些地方時有發生散發病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旅遊業發展如何適應新發展趨勢,推進旅遊產品、模式、業態創新,更好滿足多元化需求,持續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
長沙旅發大會期間,專家學者紛紛出謀劃策,共話長沙文旅產業發展,助力長沙建設具有“長沙味、湖湘韻、中國範”的世界文旅名城。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建議,長沙作為國際文化城市,要與國際社會更好地交流合作和溝通,繼續執行開放的文化旅遊的政策;要擁抱科學技術,通過新的技術把優質文化、城市精神和市民的追求源源不斷地傳播出去;要觀察人們現實的生活,將文化資源與人們的需求連接,通過打造文化創意產品、提升文化旅遊目的地品質,讓更多人更願意走進文化旅遊目的地。
法旅集團董事長兼CEO威廉提出突出本土優勢發展綠色旅遊的概念。他認為,綠色旅遊的概念不僅僅是可持續性,還需要對當地生態文化給予充分的保護和尊重,更多地採用當地資源促使項目成功。
威廉說,“我下飛機之後馬上感受到長沙人作為本地人的驕傲和自豪,這源於長沙悠久的歷史和深厚文化,打造一個旅遊項目就要很好地利用當地的優勢,包括文化的優勢和文化的認同感。”
攜程集團政府合作部CEO張旭認為,長沙正躋身熱門旅遊城市第一梯隊,並以《OTA賦能超級文旅目的地打造》為題,解讀了旅遊行業新機遇和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文旅新前景,為長沙打造國際文旅目的地提供了有益經驗。張旭指出,目前國際旅遊業恢復正全面加速,國內旅行市場整體向好,後疫情時代,國內迎來旅遊出行的“理性回歸”。張旭指出,當下遊客旅行消費行為發生顯著變化,呈現遊客出行半徑縮短,出行決策周期縮短,旅行消費需求個性化,現場內容驅動消費行為等四個趨勢。
守正創新,辦會興城,奮力建設“長沙味、湖湘韻、中國範”的世界文旅名城,推動長沙文旅產業大發展、大提升、大跨越,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國際旅遊中心城市,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長沙擔當大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