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新时代 新征程 > 正文
長沙市芙蓉區: 實施“強省會”戰略 奮楫高質量發展
■ 劉中偉 [第3530期 2022-11-14發表]

▲長沙國金中心刷新城市天際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瀏陽河以西,中部第一高樓國金中心刷新星城天際線,城市客廳五一商圈頻登網紅打卡榜;瀏陽河以東,“人城產”融合示範區崛起瀏陽河畔,隆平片區資源要素不斷拓展、迭代、升級……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着力打造現代化新長沙建設標杆區的目標下,作為老牌中心城區的芙蓉區高質量發展勢不可擋。

堅持以“三高四新”戰略為引領,在“強省會”戰略中勇當標杆,芙蓉區聚焦“打造現代化新長沙建設標杆區”,繪就了高位跨越、竿頭日進的芙蓉畫卷:先後七次入選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以僅佔長沙1/276的面積,創造了長沙市近1/10的經濟總量,單位效益穩居長沙第一,畝均GDP全省第一。2021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68.24億元,10年年均增長9.0%;今年上半年,芙蓉區六個主要經濟指標位列內五區第一;在《2022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暨2022賽迪百強區》排位中,較去年上升22名,高質量發展躍上新台階。

黨的二十大報告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芙蓉區正以發展樓宇經濟的高度、擁抱世界的廣度、營商環境的溫度,奮楫高質量發展。

 

樓宇向上:打造立起來的開發區


樓宇經濟是城市向集約化、資本化和產業化邁進的過程中湧現的經濟形態,對於集約利用土地、開拓發展空間、積聚經濟要素、促進結構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芙蓉區積極破解土地資源制約,堅持“空間無限、創新無限”的發展思路,向空間要動能、要效益、要發展,大力發展“站立的產業園”,走出了一條“向天要地”的樓宇經濟集約發展的新路子。

站在岳麓山頂,隔江遠眺,可見兩棟方形藍色大樓直插雲霄,中部第一高樓、高達452米的長沙國金中心刷新天際線,氣勢如虹。

 

▲樓宇向天而生,氣勢如虹

2018年,長沙國金中心華麗綻放,面積達24.6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吸引各大品牌入駐。如今,這裏匯聚國際國內一線品牌超過370個,約114家品牌首次進駐湖南,約64家國際名品為華中首店,同時還擁有超過30家獨具風格的雙層概念店。長沙國金中心不僅為城市品位帶來了顯著的提升,也為五一商圈帶來巨大客流。目前,商圈節假日期間日均人流量達到30餘萬人。

據了解,2022年1-5月,長沙國金中心實現全口徑稅收4.47億元,同比增長31.38%,有望培育成稅收十億元樓宇。

這只是芙蓉區樓宇經濟發展一個生動而有力的見證。

如今,長沙世茂環球金融中心、萬家麗國際mall、佳兆業廣場如雨後春筍矗立起來,就像一個個“豎立起來的商業園區”,五一大道、芙蓉路、韶山路等路段已形成一條條樓宇經濟帶。

芙蓉區“驚艷”成績,源於背後的努力。

據悉,芙蓉區着力樓宇挖潛增效,1-6月全區重點商務樓宇新增市場主體257家,完成凈招商面積1.25萬平方米。加強樓宇招商服務,完成了與中化石油湖南分公司等企業的合作,億元樓宇培育取得一定進展,2022年1-5月,世茂環球金融中心實現全口徑稅收3162.1萬元,同比增長58.63%。推進特色樓宇培育,助推5G應用生態特色樓宇,今年4月全省首個以5G應用為主導的產業園正式落成開放。促進長沙國金中心招大引強,今年3月芙蓉區與九龍倉(長沙)置業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重點商務樓宇開展駐點招商。

以樓宇經濟破解“老城區”發展新難題,芙蓉區以“繡花針”般的功夫,繡出城市發展美麗畫卷。

近年來,芙蓉區新建成商務樓宇38棟,新增商務樓宇面積433.9萬平方米。目前,全區重點樓宇98棟,總建築面積約632萬平米,其中吸引世界500強機構35家、中國500強機構31家。近年來,已培育形成律政、文創、房產、總部等一批專業特色樓宇。

2021年芙蓉區稅收過億元樓宇10棟、稅收過千萬樓宇59棟,其中湖南第一高樓國金中心2021年營收預計達90億元,成為中部樓宇標杆,2022年有望突破營收100億元,稅收10億元。

 

擁抱世界:跨越萬里書寫開放故事


雖為長沙佔地面積最小的城區,芙蓉區的眼光卻很“大”,以擁抱世界的姿態,將視野投向萬里之外,對外開放事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台階。

“馬拉維氣候適宜、陽光充沛,土地資源相對充裕,農業產業優勢明顯,與湖南有很好的經濟和資源互補性。”馬拉維駐華大使阿蘭·欽泰扎對中-馬合作充滿期待。今年6月20日,馬拉維-湖南農業大學產學研合作基地、馬拉維離岸(中國)產業創新與交流中心在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芙蓉區塊(以下簡稱“芙蓉區塊”)揭牌。

今年7月,通過“非洲國家駐華使節走進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主題活動”,馬拉維等非洲15國駐華使節考察隆平高科、袁氏種業等企業,進一步推動自貿區對非經貿合作走深走實。作為芙蓉區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芙蓉區塊目前已與五個非洲國家共設離岸(中國)產業創新與交流中心。

這只是芙蓉區持續深化對外經貿合作的一隅縮影。

芙蓉區塊始終將制度創新作為對外貿易發展的核心任務,緊緊圍繞貿易便利化改革、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非經貿合作等領域開展集成性、差異化改革探索,強化標準研究功能,實現服務通關貿易便利化,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非洲國家駐華使節考察隆平高科

比如,在對非經貿合作的路徑探索上,今年5月初,芙蓉區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行動方案(2022—2026年)》,明確要持續推動與非洲國家共設交流中心,探索地方對非農業合作新模式。

今年9月,芙蓉區塊推動了中國國際可可產業創新平台的搭建落地,致力於以可可產業鏈為切入口撬動中非農業合作大發展,推動非洲非資源性產品全產業鏈整體發展再升級。

芙蓉區塊還積極探索對東盟貿易的創新路徑。

此前,企業出口產品至東盟地區,需要將產品運送至對方國家進行檢測認證,認證流程複雜、時間長、花費多,且通過成功率不高。

芙蓉區塊大膽探索創新,使區內企業與馬來西亞國家標準局SIRIM達成戰略合作,打造“檢測、認證、清關”一站式服務平台,建立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專家庫跟蹤東盟地區相關動態變化,實現出口產品檢測認證環節在國內即可完成,提高出口東盟企業的風險預防能力。

通過該項改革,企業在東盟出口認證流程的成功率從之前的60%上升到95%以上,尤其企業在馬來西亞的認證流程從傳統的10個環節壓縮至3個環節,認證時間從90天縮短至15天,產品出口認證效率提升了5倍。

據悉,芙蓉區塊前期已形成10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打造對非糧食全產業鏈合作新模式》和《構建應對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綜合服務體系》等4項納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省級制度創新成果”並具備全國首創性。

 

贏在營商: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


“在長沙子公司的設立又快又好,過程非常順暢愉悅,手續辦理非常便捷,服務態度很親切,為我們迅速落地發展提供了很好助力。”湖南怡亞通智慧供應鏈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芙蓉區的營商環境由衷地讚許。

該公司於2021年8月正式開始運營,一年多時間裏,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疫情衝擊,自貿區芙蓉事務中心都在第一時間掌握並解決,先後已為該公司協調處理海關、稅務、金融等各種具體問題。

這是芙蓉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精彩故事。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面對反覆的疫情衝擊,芙蓉區在統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更花大氣力助企紓困。

芙蓉區樓宇經濟服務模式創新走在全市前列,早在2017年率先全省推出重點樓宇“樓長制”,吸引華為、京東方、蘋果等優質企業紛至沓來。2021年7月,建成全省首個“24小時樓宇政務服務驛站”,在長沙世茂環球金融中心引入稅務自助終端機等便企設施。

一切為了企業家、為了企業家一切。自2019年開始,芙蓉區將每年的5月20日定為“企業服務日”。在今年的“520企業服務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企業家成“座上賓”,一攬子暖企服務“上線”,芙蓉區集中兌現了經濟發展扶持獎勵4025.84萬元,惠及企業254家。

千人幫千企,幫進心坎裏。芙蓉區開展千名幹部聯千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編制惠企政策“口袋書”,切實解決企業難題。芙蓉區着眼為企業優化服務、共謀發展的“妙手”,採取點對點、面對面方式開展精準幫扶,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穩定經濟發展大盤。

通過搭建政銀企對接平台,今年上半年,芙蓉區已為40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蓉e貸”平台,引導10家銀行機構入駐,已為822家企業提供貸款服務,貸款金額達65.03億元。

梧桐生矣,有鳳來儀。

據悉,芙蓉區今年1—6月共計完成新引進“三類500強”項目或企業5個;新引進2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個;引進永旺夢樂城長沙隆平10億元重大項目1個。

 

▲強省會、優服務、促發展,芙蓉區連續4年開展“520企業服務日”活動

破浪前行開新局,揚帆逐夢向未來。

芙蓉區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奮力打造現代化新長沙建設標杆區的新征程上,開拓進取,踏歌而行,奮力開始新一輪的奔跑。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