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新时代 新征程 > 正文
河南:5G賦能“十大戰略”實施 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更加出彩
Henan: 5G energizes theimplementation of “Ten Strategies”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本刊記者 賀永召;張坡 陳欣鋒 [第3509期 2022-01-03發表]

▲鄭州鄭東新區

Digest: The working meeting of He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held on September 7, 2021 first put forward the guideline of anchoring “Two Guarantees” and implementing "Ten Strategies".
2021年9月7日召開的河南省委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建設做出了指引。路徑之清晰、視野之宏大前所未有,在河南社會各界引起了熱烈反響。“十大戰略”體現了河南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着力點,其中把數字化轉型戰略放在了重要位置,傳遞出了河南擁抱數字化浪潮實現新發展的迫切願望。

5G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引領性技術,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深刻影響全球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化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當前,河南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到了由大到強、實現更大發展的重要關口,站在了可以大有作為、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的新起點。“十大戰略”從科技創新、優勢再造、數字化轉型到文旅文創融合、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直至換道領跑,都離不開5G的支撐,也為5G的發展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

 

5G為數字化奠基


河南省委工作會議和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2021年11月18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調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強調,要加大新基建力度,築牢數字化底座,賦能數字化轉型。對於數字化轉型來說,通信網絡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和作用,就像蒸汽機和電力的發明、發現一樣,動力系統帶動了機械設備的製造和使用,電力也催生了各種電器的發明,最終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字化的兩個必要條件是連接力和算力算法,連接力指的是通信技術,它為數據傳輸提供路徑和通道。5G以其速率快、廣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的特點,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為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撐,進而對數字化轉型、產業結構升級產生推動作用。當下,適度超前建設5G網絡成為共識,需要繼續完善產業生態,拓寬應用場景的廣度和深度,加速推動產業應用能力走向成熟,由點到面進行推廣複製。

“截至2021年底,河南省5G網絡已實現全部鄉鎮和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正在推進的5G重點行業應用場景有383個,主要涉及13大類應用領域。其中,5G+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領域有項目169個,接近一半。還涉及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採礦等領域。河南正加快構建以通信網絡為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突破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打造成全國重要的信息通信樞紐和信息集散中心,有效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創造。”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局長陸建文說。

 

5G鋪就創新之路


5G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有着明亮的創新底色。過去我們講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現在我們對科學、創新、發展之間的內在邏輯有了更加宏觀、全面的認識,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眼下,通信技術滲透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治理方式的創新,還是技術的創新,都離不開5G技術的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使得教育、醫療、商業、工業生產都受到了巨大影響。借助5G技術,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直播帶貨等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在疫情防控中,大數據發揮出了顯著優勢,加快了數據收集速度,拓展了數據分析廣度,提高了運行精度,由此形成了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數據治理新模式。

5G對於技術創新有着基礎性的作用,5G網絡促使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超級計算等信息技術都得到了發展,鋼鐵、電力、礦山等生產方式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鄭州聯通和鄭州格力電器共同打造的智慧工廠,在廠區內架設了端到端切片的5G行業專網,通過5G專網實現了廠區內部數據的無線傳輸,解決了廠區內線路複雜、工業設備場景多變等問題,提升了設備智能化水平。5G智能工業網關可以對接各機器設備,解決工業設備數據高頻、大容量的壓力問題。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可以實時查看各生產線的動態數據,進一步讓管理變得高效、快捷、規範。在廠區我們可以看到,AGV無人小車自動搬運貨物,檢測模組自動檢測產品質量,無人機時不時起飛進行常態化巡檢。

 

5G推動優勢再造


河南是人口大省,製造業基礎雄厚,消費市場廣闊,區位優勢明顯。實施優勢再造戰略,需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通過持續提升產業基礎等競爭優勢、市場規模等潛在優勢、區位交通等天然優勢,在5G技術的推動下,實現要素再整合,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優勢再造。

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隨着周口港的快速崛起,河南已構建起“公鐵水空”四位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體系。依托5G技術的特點和優勢轉變物流產業和樞紐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破解難點、堵點和痛點。把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通過信息技術的整合分析,轉換成信息流,及時存優去劣,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躋身產業鏈的關建環和中高端。從而實現樞紐的能級提升,通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實驗區等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

推動產業基礎優勢向產業鏈供應鏈優勢轉變。河南省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主攻方向,5G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對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2019年,河南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洛陽)正式上線,開啟了工業互聯網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之路。通過對機器和物品賦予唯一的“身份證”,並透過解析系統,對機器和物品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幫助製造業企業解決信息化過程中的數據孤島難題。一方面,標識解析體系可以打通產品、機器、車間、工廠等全要素,實現底層標識數據規模化採集、信息系統間數據共享。另一方面,利用標識可以打通企業設計、製造、物流、銷售、售後等全生命週期,實現真正的全生命週期管理。數字化是幫助河南製造業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成為關鍵環、中高端的有力支撐。

推動內需規模優勢向供需協同優勢轉變。河南擁有一億人口的大市場,破解省內有效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是充分釋放省內需求,積極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關鍵。5G賦能工業互聯網,進行大規模可定制化工業品生產,同時利用5G技術的優勢,創新商業模式,充分挖掘線上線下需求,通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高省內產品配套水平和消費供給能力。近年來如火如荼的直播帶貨,為商業活動開辟了新的空間,也將培養出新的消費場景和市場需求。

 

換道數字化領跑新藍海


河南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提出了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強調要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在新興產業上搶灘佔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生態圈層上培土奠基。這一戰略更加體現中原大地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思維和新模式,換道可以是新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也可以是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

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最重要的是做好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2020年,河南傳統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6.2%,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空間很大。地鐵已經成為大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鄭州移動和中鐵集團聯手打造的智能掘進項目,是世界首例5G技術支持下的智慧盾構項目。盾構機在地鐵隧道掘進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實時監控分析多源、海量、分散的各類施工信息,受制於隧道內的惡劣環境,需要很多人力隨時布放大量通信光纜,網絡部署成本高、穩定性差,信息無法及時記錄和傳輸。將5G微基站安裝在盾構機內部後,既節省了人力和成本,也解決了信號傳輸問題。在5G的賦能下,傳統產業走上智能化、數字化道路,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開啟一片新藍海。

位於河南鄭州的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是河南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5G網絡的支撐下,他們研發的智能保潔機器人不僅能夠主動識別和拾取垃圾,還能自動避障,平地和爬坡都很自如,自主研發的自動識別和算法系統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輕量化機械臂、關節模組等硬件也領先國內同行,機器人學習識別了3萬張不同形態的垃圾圖像,能夠勝任在多種場合的保潔任務。

“在5G技術的推動下,很多願景有了實現的條件,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很豐富,比如送餐機器人,銀行和商場的導引機器人,疫情防控中的消殺機器人等,在這些新興的領域,大家的起跑線都差不多,我們只要做好產品和服務,就完全具備領跑行業的可能性。”中原動力CEO林傑說。

 
▲鄭州格力智慧工廠運用工業攝像頭+算法智能質檢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