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龍崗區落實深圳“東進戰略”、打造深圳東部中心的關鍵一年。作為深圳東進的主戰場和核心區、深莞惠“3+2”經濟圈的戰略前沿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腹地,龍崗區正面臨着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黃金發展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龍崗從昔日深圳的“關外”地區,一步步嬗變為城市副中心,如今在深圳東進戰略的支撐下,正加速邁向深圳東部中心,打造深圳發展新的增長極,改變深圳“西強東弱”、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歷史格局,並輻射帶動粵東北地區協同發展。
“三心四區”——打造深圳新增長極
作為“東進”核心區和主戰場,龍崗區將著力打造“三心四區”——建設成為東部產業集聚中心、東部科技創新中心、東部協同發展區域中心,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引領區、綠色低碳合作發展先行區、普惠型質量型民生幸福城區和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和諧城區。
其中,東部產業集聚中心將堅持深圳質量、深圳標準,加快引進培育大企業、大項目,支持各類企業提升競爭力,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態勢,推動支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高級化,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力爭到2021年,形成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對於東部科技創新中心,龍崗區政府將搶抓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機遇,促進東部各類創新要素在龍崗集聚。力爭到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11.5%,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針對東部協同發展區域中心,相關部門將推動龍崗與周邊區域規劃共繪、交通共聯、市場共建、產業共興、環境共治,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人流、物流等資源匯聚,建設人才高地,強化人才磁場效應,打造深圳協調發展、粵東北地區協同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力爭到2021年,龍崗成為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核心,對外輻射能力大幅提高。
同時,龍崗將在創建特色城區上下功夫。率先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引領區,堅持生產生活生態、園區校區社區融合發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完善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產城融合新格局。力爭到2021年,城市配套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優化,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程度大幅躍升,宜居宜業成為龍崗創新發展的新優勢。
其次,龍崗著力建設綠色低碳合作發展先行區,激活龍崗綠色低碳資源,提升國際低碳合作水平,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力爭到2021年,低碳城區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山環水潤”的城區形態初步成型,低碳城國際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龍崗逐步走向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綠色低碳型發展道路。
龍崗努力建設普惠型質量型民生幸福城區,堅持加大民生投入,立足全區“一盤棋”,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民生事業均等化、優質化發展,實現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龍崗區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和諧城區,堅持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營造平安穩定的發展環境。
創新成發展主動力
自建區以來,龍崗區的定位隨着深圳的發展而不斷進行調整。從昔日深圳的“關外”地區,一步步嬗變為城市副中心,如今正以創新驅動為主動力,加速邁向深圳東部中心。預計到2021年,龍崗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500億元,年均增長9.5%左右。
2016年,“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2016-2020年)》出爐,東進戰略正式提出了“全面提升深圳龍崗-坪山東部中心發展定位,建設與西部中心功能協同、交相呼應的東部中心”。自此,打造深圳發展新的增長極的使命落在了龍崗和坪山身上。
▲龍潭公園
也就是在這一年,龍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77.06億元,首次進入深圳各區(新區)前三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004.55億元,成為廣東省第一工業強區。
進入2017年,龍崗作為深圳東進主戰場,經濟發展強勢不減,上半年龍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9.52億元,增長9.6%,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三。在經濟總量保持較高增速的同時,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2%,佔工業增加值的90.7%。
龍崗區實現了經濟發展總量和質量雙提升,創新日益成為了發展的主動力,創造了跨越式發展和“彎道超車”的優勢。隨着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的快速崛起,龍崗區成功實現了發展動力的切換,通過把高端引領作為城區的發展主線,把創新驅動作為轉型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創新驅動的引領下,龍崗區推動了大運新城、深圳國際低碳城等重點區域的開發建設,打造了大運軟件小鎮、天安雲谷、中海信等高端園區,佈局了三館一城、市平湖醫院等重大民生項目,舉辦了WTA、NBA等高端體育賽事,高端資源的佈局吸引了更多高端項目的湧入。
經過多年發展,龍崗區的經濟發展邁上了新台階,逐漸形成深圳東部發展的創新高地。作為深圳面積最大的行政區,龍崗一路崛起的發展勢頭為深圳東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龍崗雄厚的產業基礎,國際合作辦學、創新平台、創新人才等高端資源不斷匯聚,山環水潤的城區形態不斷完善,作為後發展地區,空間容量大、創新氛圍濃、生態環境好、生活成本低的優勢逐漸彰顯出來。
這既是龍崗區落實“東進戰略”、打造深圳東部中心的現實基礎,也是獨有的優勢條件。
生態環境——龍崗競爭力 軟實力
龍崗區委書記張勇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生態環境與之匹配,環保督察整改和治水提質工作是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更是龍崗的競爭力、軟實力,全區上下要統一思想、形成合力、攻堅克難,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近年來,龍崗區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通過機制創新,加大經費投入,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提升。期間,深圳市、龍崗區先後實施龍崗河幹流綜合治理一期、二期工程,綜合運用沿河截污、生態修復、強化執法、社會化管養等措施,實現了20公里龍崗河幹流河段的水清岸綠,龍崗河成為“流動的城市綠道”。龍崗河從2007年被廣東省掛牌督辦到2015年一舉成為“國家水專項示範項目”。
龍崗河是龍崗區踐行生態文明一個較為成功的範例,也是“山環水潤”生態龍崗城市形象的核心。目前,龍崗在產城融合、立體城市、特色小鎮等領域開展了新探索:2016年,龍崗區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全廣東只有三個地區;龍崗將統籌地上、地面、地下三維空間,以大運新城核心商務區的深港國際中心為試點,探索立體城市規劃建設。特色小鎮建設方面,德國小鎮PPP片區開發模式初見成效,深圳國際低碳城深入推進全國低碳城(鎮)試點、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及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示範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