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卷首語
封面專題
外媒速覽
專家論壇
觀察時評
財經透視
北京連線
原創熱文
特別專題
區域聚焦
北京視角
台海觀瀾
國際舞台
香港財經
繁體
/
简體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期
按年份期數:
請選擇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期數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首頁
>
香港新聞
>
正文
鄭雁雄:高質量發展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
[ 2023-11-16發表]
特首政策組、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今日(15日)上午在政府總部聯合主辦「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3」,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致辭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也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
鄭雁雄还强调,香港要在變數之中實現「着數」、在變局之中開創新局,以高質量發展駕馭世界變數實現香港「着數」,推動由治及興。
此外,鄭雁雄还在致辭時對香港的發展提出五點看法,具体如下:
第一,堅持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習近平主席對香港創科發展寄予厚望,要求特區政府把支持創新科技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應該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和國際化優勢,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強強聯合,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加快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新田科技城等重大平台,早日建成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第二,堅持協調發展,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香港長期面臨經濟去實體化、產業結構固化、南北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如何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空間布局的協調發展,既是發展的難點,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希望香港進一步優化落實各項搶企業、搶人才政策,不斷鞏固金融、航運、貿易等傳統產業優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逐步優化產業結構,特別要以產業升級引領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加快培育創新科技等新興產業,完善發展空間布局,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韌性,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低碳發展是世界潮流,綠色是現代化建設的底色,香港是綠色發展的領先者,全世界都對寸土寸金的香港擁有24個郊野公園印象深刻。香港也是亞洲綠色金融樞紐,2022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債券超過800億美元,佔亞洲的三分之一。希望香港搶抓世界和國家綠色發展的巨大機遇,加大綠色金融產品開發力度,加快打造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同時,把握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既有效的推進重大經濟民生工程,又保持香港天藍、地綠、水清、低碳的特色,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第四,堅持開放發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樑。在當前逆全球化趨勢抬頭、一些國家對香港去功能化的挑戰下,香港要始終高舉開放的大旗,發揮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同國際經貿規則順暢銜接的優勢,為國家制度型開放當好轉換器,以更高水平的開放破除脫鈎斷鏈的圖謀,加強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建設,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廣泛吸引國際資本,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五,堅持共享發展,以更大力度排解民生憂難。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李家超行政長官及其管治團隊務實有為,為解決民生難題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相信特區政府一定能把惠民生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拿出更有效管用的舉措,在市民關心的「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持續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夯實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基礎。
經導全媒體矩陣
微信
微博
FaceBook
網站(江西頻道)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進出口商品
名稱與編碼中英文查詢
中國海關統計諮詢服務
廣州會計師事務所一覽表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友情鏈接:全球商報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