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往期數據 > 正文
張宇人批評港府 扼殺飲食業發展空間
本報記者 何潔霞 [2006年29期 2006-07-24發表]

代表飲食界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狠批政府新設立的多項條例,實在太嚴苛,是與飲食業“對著幹”,又指衛福局局長是“無事找事做”。他說,政府口口聲聲說,香港是美食天堂,有需要確保食肆的食物安全云云,話雖說得很漂亮,但事實並非如此。一直以來,政府只是用嚴苛的政策來扼殺飲食業的生存空間,絕無用教導及輔助的方法去幫助飲食業發展,一有事就拉人封鋪,這令香港飲食業過去十年來的發展都停滯不前。

 

    張宇人認為,今年4月起新實施的食肆發牌程序令飲食業界無所適從。 

張宇人表示,近日政府推出多條條例,如收緊扣分制、新發牌條例、銷售稅等,弄得飲食界沸沸揚揚,而這些條例更會扼殺飲食業生存空間。

 

反對政府收緊扣分制

 

張宇人反對政府計劃收緊食肆扣分制度,他不滿由以往一年扣滿15分要停牌7日,增至21日。他建議,與食物安全無關的事項,應只罰錢不扣分,又或者推出類似運輸署的“洗底”計劃,讓他們透過報讀課程,減免部份被扣去的分數。

 

在新的違例扣分制中有這樣的建議:“食肆有可能傳播疾病的人,被扣15分”。張宇人認為,食肆根本無法百分百保證不會傳播疾病,一間食店可能有上百名員工,誰人負責驗身費用?如果僱員的家人外出染病,又應是誰負責?”

 

他又認為,新建議中新增的條款,還包括“發現老鼠即扣10分”,這建議未免過於嚴苛,許多時候鼠患並非食肆本身的問題。

 

他更指出,部份扣分項目有過時、脫節之嫌,如根據《冰凍甜點規例》,若發現食肆沒有適當設置供吐痰用的盛器,亦沒有展示不准吐痰的告示,會被扣減5分,但以現今衛生標準,食肆早應不準食客吐痰,而不是設痰罐讓人吐痰,因此實際上應刪除此項。

 

他建議,原有的巡查和違例記分制推行經年,尚算有效。可在加強巡查的基礎上加入衛生教育,實施以獎勵為本的方針,例如對做得好的食肆給予獎狀等。

 

食物安全中心   起不了監控作用

 

他指出,在較早前食環署長梁永立在立法會上指,食物中毒的個案由前年的821宗升至去年的975宗,當中不乏大型食店,政府便要加強檢控。他反駁說,中毒事件上升,未必與食肆有直接關係,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提升食物安全和衛生,令食客食得開心等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目標,市民大眾一向支持,不用政府呼籲,業界早已行之經年了,政府不應妄顧飲食業界的生計,當局在收緊制度時亦要考慮業界的難處,特別是有些食物質量並非食肆所能控制的。

 

況且,政府本身的工作都未做好,老是針對我們。他說,獲撥款6,000萬元成立的食物安全中心,增加了60人,卻只加驗2000樣本,香港仍然經歷了毒菜、毒水果、含菌朱古力,以至毒海膽事件,實質工作與以往根本無分別,仍然無法追蹤食物來源。張宇人直斥該中心太短視,無法交代未來加驗目標。

 

張更揶揄食物安全專員麥倩屏:“這個部門老喜歡遊花園,不如改造花園,不要做食物。”

 

新發牌條例   令業界無所適從

 

另外,張宇人對於今年4月起新實施的食肆發牌程序亦甚有意見,他說,食環署自4月起實施食肆發牌新規定,申請新牌照或牌照轉讓時,必須由認可專業人士確保店舖沒有僭建物,否則拒絕發牌,這令飲食業界無所適從。

 

他說,要求食肆申請新牌照及轉讓時,必須獲認可的專業人士,證明店舖沒有違例建築,並要等待地政總署審批。新規定令申請手續繁複和需時,增加業界的經營成本。他又指在承接店舖時,無法知道上手業主有否違例建築。他強烈批評食環署在業界反對下,仍強行實施新措施,將責任推在業界身上。

 

將食肆列為厭惡性行業   不公平

 

奇怪條例多不勝數,張宇人更批評地政署將食肆及麵包店列入厭惡性行業,對飲食業不公平。食肆、麵包店製作美食時傳出來的味道,是香味並不擾民,但早在1912年,港英政府跟從英國訂立的地政法例,在地契上列明的“厭惡性行業”條款,是包括了飲食業和麵包製造業的。

 

他對食肆被列作“厭惡”行業十分無奈。他說,若我們需進駐有此等附帶條款的地方開業,以往須向地政署申請並繳交約2萬元行政費便可。但自從去年起,政府推出新措施,食肆欲作此申請,則要依照“改變土地用途”的程序,諮詢附近居民意見,不獲反對才能開業,大大妨礙業界發展。張宇人更直斥這法例根本過時,希望地政總署能刪改。

 

預計銷售稅不能通過

 

對於禁煙新條例,他說,禁煙一定對食肆有影響,如果10月中便通過條例,業界無足夠時間適應,他已去信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要求延期生效。

 

至於開徵銷售稅,他強烈反對,但他認為大可讓當局諮詢公眾,先了解市民意願。他說:“政府話減利得稅,好多食肆賺唔到錢,連利得稅都冇得交,而減薪俸稅,我們的經理每個月23萬元;廚師每月3~4萬,減薪俸稅都幫唔到好大忙!”他強調,銷售稅對社會每一個界別都不利,惹來各界持別反感,唯一有好處是會計界,他預計銷售稅應不能通過。

 

搞好飲食業營商環境   穩定香港經濟

 

張宇人說,從以上的一些例子看到,政府很多條例建議其實是在缺乏諮詢,閉門造車,又不了解業界實際情況下一廂情願地急急出場的,故漏洞百出,笑話連篇。如今是需要認真做好“補鑊”工夫。

 

他強調,政府有關當局應視業界為合作夥伴,彼此共同努力搞好香港,而不應以“專政對象”的心態去看待業界,這樣方能構思出合情合理的措施。

 

他憂慮明年春節過後的淡季,會有很多食肆結業。他解釋說,租金持續上升(很多食肆的租約是在沙士時簽訂,剛好在明年春節約滿)和物價日益高漲,可能會令部份食肆結業。

 

另外,近日酒樓生意大跌。今年是雙春兼閏月,本是結婚好時機,可是今年閏月在農曆7月,即有兩個盂蘭節,中國人擺酒傳統重視“意頭”“吉日”,新人擔心農曆7月或閏7月結婚帶來不祥,導致酒樓婚宴大減。

 

他呼籲,政府要多與業界溝通,使新建議切實可行,避免影響營商環境。飲食業是勞動密集的行業,對於穩定就業市場作用很大。若減少擾民,則是整個社會之福。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