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各地動態 > 正文
長沙經開區:砥礪前行 加速打造國家智能制造示範區
[ 2020-09-22發表]
【經濟導報網訊】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範圍內的爆發加劇了國際經貿格局的持續動蕩。我國作為工業大國,如何積極調整產業發展戰略,將直接影響疫情後期的經濟復蘇。

今年上半年,新增市智能製造試點企業58家,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計劃企業9家(佔全省比例接近1/4),核準入規企業5家,申報105家高新技術企業。這些好成績都出自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長沙經開區)。

成立於1992年的長沙經開區,於2000年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28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兩主一特”產業格局,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均為千億產業。

據了解,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長沙經開區主動采取降稅降費、減租減息、金融對接、幫扶上市、支持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幫助園區市場主體在疫情中渡過難關,讓企業不僅能“活”下去,還能看得到詩和遠方。今年以來,為企業減稅降費10.5億元,促成企業融資近10億元。園區經濟發展呈現企穩向好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共引進1億元以上項目31個,總投資額約200億元,其中三類500強項目7個。1-8月新增市場主體1489家,增長20.95%。

9月22日上午,“聚焦高質量,走進長沙縣”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園區,深度走訪三家標桿企業,對其產品、技術與研發環境進行實地參觀與了解,以助力長沙經開區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提升對外開放。

 
粵港澳媒體記者一行在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迎來拐點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工業在帶動其他各行業的發展中,已日益突顯其作為支柱產業的作用。今年汽車產業迎來拐點,園區緊緊圍繞采購供應鏈、生產製造鏈、終端銷售服務鏈,多措並舉打通汽車產業全鏈條。
 
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作為湖南本土車企,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廣汽三菱)亦是國內知名汽車品牌,其公司生產的“亦歌”被諸多愛車人士稱之為“性價比之王”,受到了廣泛好評。據了解,廣汽三菱是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方合資經營的中外合資企業。

媒體團一行參觀了廣汽三菱完善的研究開發中心和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以及整車檢測中心等具有先進技術的生產車間,相關負責人著重介紹了足以保障品質的各項體系以及強大的零部件配套協作體系,和布局不斷完善的營銷服務網絡。

 
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據悉,雖受到疫情影響,但於5月汽車產能已開始逐步恢復,6月廣汽三菱已開始單班滿負荷生產。目前,廣汽三菱已實現雙班生產。

今年7月8日,廣汽三菱新能源車項目正式開工,將推出廣汽集團和三菱汽車首款聯合開發的新能源車型,計劃於2021年正式量產,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當天,廣汽三菱研發大樓也順利竣工。廣汽三菱研發中心建設用地總面積約550畝,總建築面積為8.55萬平方米。目前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正在按期推進,計劃於2021年正式交付使用。廣汽三菱研發中心建成後,將構建一支國際化人才團隊,負責車型改款研發、技術創新等,並且在造型、試驗驗證以及新能源等方面提升本土化研發能力,全面提升產業體系和配套能力,為廣汽三菱整車提供車型本地化研發支持,助推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工程機械產業回暖向好


隨着國內疫情逐漸穩定,新老基建驅動,工程機械產業生產銷售呈現出“前低後高”和“內旺外淡”的發展態勢。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媒體團一行來到了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以下簡稱鐵建重工)。
 
“聚焦高質量,走進長沙縣”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一行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合影留念。

作為業內極負盛譽的工程機械企業,鐵建重工集高端軌道裝備和重型機械裝備研究、設計、製造、施工於一體。現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總佔地達1000畝,並具有業內最強的機械加工能力。
 
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走訪調研。

參觀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分別從掘進機、鉆爆施工、前沿技術、特種裝備等方面介紹了公司的產品發展概況和特點,並帶大家實地參觀了盾構機的生產基地。

據了解,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團聯合研製的國內煤礦首台全功能智能化TBM“永煤先鋒號”,於前不久在長沙經開區鐵建重工第二產業園驗收下線。這台礦用TBM開挖直徑5.03米,能同時完成破巖、支護、出渣及導向等作業,具有施工安全性好、掘進速度快、成巷質量高、利於環保及綜合效益高等優點。將我國煤礦裝備智能化加速升級推向新的高度。

 

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爬坡


認真對數據進行檢測和分析、對新產品進行研發設計……走進位於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微),映入眼簾的是年輕的研發人員們正在埋頭苦幹。
 
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記者一行在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據了解,芯片行業需要長期投入,周期非常長,因為前期不賺錢,所以導致很多企業都無法堅持。
 
記者拍攝“中國芯”。

而作為湖南省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企業,國科微多年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每年投入到研發項目中的金額達全年總利潤的20%。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在廣播電視、智能監控、固態存儲、物聯網等領域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與解決方案開發等方面,國科微都走在行業前列。
 
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為大家介紹情況。

目前,國科微發展迅猛,科研團隊從幾十人壯大到近400人,並在多個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創造了無數個“中國芯”。

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與三一汽車、樹根互聯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三一雲谷為載體,共建星沙區塊鏈產業園,力爭打造全國一流的以區塊鏈技術為特色的綜合性數字經濟產業示範區。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