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國際舞台 > 正文
美挺日核污排海戰略:分裂亞洲打散RCEP
文 ︱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香港資深傳媒人 [第3551期 2023-08-31發表]
▲8月26日,韓國釜山火車站廣場前舉行了“阻止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釜山市民大會”,數百名釜山市民參加集會,要求尹錫悅政府採取措施阻止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新華社圖片)

美國力挺岸田政府將福島核污水排海,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國總統拜登從沒有公開明確作出支持的表示。五月在廣島的G7會議上,德國明確表示不支持排海,拜登當時沒有吭聲。在8月24日日本正式啟動排海行動前,日本首相岸田到美國大衛營很希望拜登和尹錫悅公開表態支持,但是拜登隻字不提,韓日雙邊峰會也不談此事。可是,一旦日核污排海遭到日本內邊民眾和周邊國家的極大反對時,美國以國務院發出簡短聲明的方式支援,生怕岸田往後縮。不過,拜登還是不吭聲,絕對不“背鍋”。
 

核污排海是“報復”全人類


由於核污排海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30年之久,顯然是一個戰略行動。那麼,也由此看到,拜登政府的戰略目的,就是要分裂亞洲,打散RCEP,從中獲得最大的戰略利益。而日本政府本以為核污水一排了事,但是立馬遭到全世界正義人士的反對,甚至指責其犯下反人類罪,而實際上核污是無底洞,恐怕也將自毀日本,日本反成最大受害國。

有人說,因為日本人是唯一受過美國原子彈毀滅性打擊的國家,而當今的日本政客主流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後代,所以要“報復”全人類。這話有道理嗎?可圈可點。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福島核污水排海,人類的海洋受到污染,的的確確是“報復”了全人類,但是,岸田沒有盤算好,此舉其實不能最終解決福島核災困局,反而將日本國推向了全人類的對立面。

本來,中國和俄羅斯建議岸田採用“蒸發方式”,即用自然和加熱等人工手段,使核污水的水分蒸發,然後將殘留的含放射性元素的固體物深埋。可是,岸田政府計算,核污水排海91個月就可以排完,經費僅需34億日元;若採用蒸發方式的話,所需時間為115個月,經費則高達340億日元,相差10倍之多;而採用完全注入地下方式的話,所需經費更高達2431億日元!顯而易見,岸田如今採取排海是一個極其自私的選擇,為了儘快甩掉包袱,將開支控制在最低限度。但是,岸田短視,他沒有算清由此付出的經濟和政治的巨額代價,計算此壞頭一開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無法估量的危害。事實上,許多美國律師事務所已經在摩拳擦掌,一旦抓到日本核污沾染美國海岸的證據,就會對日本提出天價索償,就算岸田把東京電力公司整個賣掉可能還賠不起。

此舉對人類社會最大的危害,還在於,核污水排海先例一開,人類的大海就會成為“合法的垃圾箱”。在未來,核電還是人類的重要能源來源,一旦認可核污水排海,後果不堪設想!事實上,岸田的所謂福島核污水經過處理成為核廢水的說法,完全靠不住。國際綠色和平反對岸田排放計畫提出三個原因,一是違反人權及國際公約義務,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及特別報告員,均反對及批評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計畫,特別是人權理事會及聯合國大會分別於2021 及2022 年通過決議,確立了擁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環境,是一項普遍人權。另外,日本此舉亦未能履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保護海洋環境的法定義務。二認為是 排海非唯一方案,日本還可興建更多儲存設施。日本儲備石油設施容量,是目前核污水100倍以上。三,也是最重要的,責疑日本所謂「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ALPS)技術的成效。認為,即使經ALPS 處理的核廢水,仍會殘留放射性氚,以及碳-14、鍶-90 、碘-129等放射性物質,以及還可能未被認識的危害物,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評估,而潛在的生物積聚及放大作用更被忽視。

最為重要的是,福島核電站的三個反應堆的堆芯還在“燃燒”,不斷產生核污染物是無限期的,這也決定日本即使將現存的100多萬噸核污水排完,還有無窮無盡的核污水產生。所以,許多專家指出,岸田政府並沒有從“源頭”解決問題,一直不願用“石棺”永久封存“堆芯”,而是不實際認為福島還可以變成“綠地”。可怕的是,3座反應爐內外殘留數百噸核燃料棒碎片,還沒有安全可靠的移除方案,危害將是一個無底深譚。

 

美國“離間中日”由來已久


相反,美國與歐盟儘管也有被污染的可能,但是對比其得到的戰略利益,他們可以讓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說其危害“可以忽略不計”。

從8月24日福島核污水排海後,亞洲國際的激烈反對即可見,拜登分裂亞洲的陰謀得逞了。韓國在野黨黨首李在明說,日本是“向所有太平洋沿岸國家宣戰”,這等同日本在二戰侵略亞洲國家犯下的罪行一樣。韓國和日本本來就有結構性矛盾,不但日本殖民韓國欠下累累血債,日韓當今還有所謂竹島獨島的領土之爭,更重要的是當下日韓在經濟領域競爭大於互補。當下,再加上核污排海“覆水難收”,韓日關係被必然被此籠罩至少30年。那麼,核污排海,不就是分裂亞洲離間中日韓的“工具”(拜登的智囊很喜歡將他們的戰略武器稱為工具)嗎?而且這作用將是非常長期地延續下去。

值得強調的是,美國“離間中日”由來已久。上世界70年代,美國私自將琉球群島和釣魚島及相連島嶼的行政權交與日本政府管轄,但是並不涉及主權,美國並且至今還宣稱對釣魚島的主權不表示立場。這,用的就是類似“二桃殺三士”的計謀。如今,中國實力大增,海警船噸位大於日本,通過“海巡常態化”,一定程度控制釣魚島海域。而日本方面,則由於釣魚島海域原來聲稱的石油蘊藏遲遲未被證實,而海警實力又弱於北京,亦有放棄之聲。故此,當岸田一意孤行要核污排海,拜登的謀士們當即意識到這是“工具”。所以,才有買通國際原子能機構幹事長格羅西做“背書”,而拜登不明確表態的“神操作”。

最後,那就是打散RCEP。美國和歐盟眼紅RCEP的實例就太多了,包括拜登令貿易代表戴琪搞所謂的沒有“紅利”的印太經濟框架。 RCEP涵蓋15個成員國,覆蓋22.64億的人口,29%的全球經濟總量和38.3%的全球國際直接投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協定。離間中日韓關係,更為重要還在於,搞亂正發展的紅紅火火的RCEP。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