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國際舞台 > 正文
世紀大和解:中國撮合 沙伊復交
文/蔡恩澤 財經媒體專欄作家,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第3539期 2023-03-13發表]
【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3月10日,中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在斷交七年之後,伊朗和沙特在中國的斡旋下,同意恢復外交關係,並重新開放大使館。

事先沒有一點跡象,突然間發生一件歷史性事件,著實令人感到特別意外。

《華爾街日報》的署名文章驚呼:“這意味着中國在美國長期主導的地緣政治地區取得的外交勝利”,這標誌着中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可能讓美國在該地區的工作如處理伊核問題上變得複雜。

沙伊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從中調停斡旋,靜悄悄地把這場世紀大和解辦成了,堪稱和平大使的歷史性勝利。

2016年1月初,在沙特處決什葉派神職人員奈米爾之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布對沙特進行一場“神聖報復”,憤怒的伊朗示威者襲擊了沙特駐伊朗大使館。此後,沙特切斷了與伊朗的外交關係。

沙特和伊朗結怨太深,既有宗教信仰的原因,也有資源爭奪的原因,還有誰是中東老大的原因,此外美國的挑唆離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沙伊復交 中國和平方案點亮世界

 
常識告訴人們,夾在兩個仇人中間勸架的人,要有相當大的“面子”。中國恰恰就有這個面子,憑借充足的“人格”魅力從中游說撮合。

首先,中方在中東地區與所有國家都保持友好關係,沒有歷史積怨,與沙特和伊朗的關係都很密切,且始終秉持公正立場,不厚此薄彼,就像中沙伊三國在北京會談的現場布置一樣,三方座位呈等邊三角形,意味深長,這是中國成為斡旋角色的首要保障。

其次,中方有切實可行的促和方案,其藍本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鄭重提出的倡議。這一重大倡議明確回答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的時代課題,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可以作為平息衝突、化解矛盾的指南。

再次,中國勸和出以公心,不謀私利,保持等距離,不拉偏架,中國始終是全球熱點問題公正務實的斡旋者,既有理念、也有行動。中國早些年就一直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價值觀,不是紙上口號,不是輿論秀,是發自內心的使命和大國的責任擔當。

中國一直站在維護世界和平的一邊,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就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准則。繼今年2月21日發布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之後,當月24日又發布了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3月1日白俄羅斯總統應邀訪華,可以看作防止俄烏衝突外溢的一次溝通,眼下又在以色列準備攻擊伊朗核設施的關鍵時節斡旋修復了中東兩個大國的關係。這些舉措都向世界實實在在在地說明,中國高舉和平外交的旗幟,真心實意地在推動世界和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0日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對話閉幕式時表示,沙伊改善關係為實現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打開了道路,也為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國家間矛盾分歧樹立了典範。

伊朗與沙特宣布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和平方案點亮世界。

有比較才有鑒別。中國在勸和,美國卻在拱火。在烏克蘭危機中,美國唯恐天下不亂,為了本國利益,充當拱火者這一不光彩的角色,拉攏北約國家給烏克蘭支援軍火,拜登親自上陣,2月20日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當面給澤連斯基開出5億美元的軍援“支票”。
放眼當今世界,到處都有美國拱火的影子。美國在挑起俄烏衝突和台海危機之後,還不想就此消停下來,又在中東的敘利亞這個久經戰亂的國家撒野,製造事端,存心要在該國境內挑事。美國與日韓搞經濟、科技、軍事同盟,針對的是第三方,所謂的印太戰略,實質就是策劃亞太版的北約。

打個簡單的比方,當有鬥毆事件發生時,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看作是圍觀群眾,是勸和的人得到群眾好評呢?還是煽風點火搗鼓人打架的得到好評呢?顯然是前者,而後者往往遭到人們蔑視和唾棄。
 

國際社會好評如潮

 
國際社會對中國勸和促成沙特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好評如潮。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表示歡迎,並感謝中國促成對話。

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比拉瓦爾在聯合國總部對三方聯合聲明表示歡迎,他贊賞中國為推動沙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發揮的積極作用。比拉瓦爾說:(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展示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領導形象,是一個專注團結而非分化的領導形象,是一個努力促成雙贏合作的領導形象,是鼓勵解決分歧而非增加嫌隙的領導形象。

沒想到此次中國出手,在美國長期主導的地緣政治地區取得重大外交勝利,等於是在美國的霸凌地區打進一根“楔子”。

沙伊握手言和,不僅是伊斯蘭世界的福音,也是對美國高通脹戰略和“美元石油”戰略的沉重打擊。中東不要戰爭,要和平,大家和氣生財,搞好經濟發展,讓整個中東的石油能夠順暢地在全球交易,促進全球的能源安全,全球的通脹就會下行,美聯儲以通脹高企為由持續加息,收割全球的圖謀就會遭一記悶棍。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會更加團結,以美元計價的美元石油戰略也會遇挫。

總之,中國撮合沙特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彰顯和平外交影響力,凸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