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工作人員在頓涅茨克一座遭襲的市場查看情況。(新華社圖片)
2022年12月29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新一輪大規模空襲,目標是摧毀烏克蘭的關鍵基礎設施。空襲警報響徹烏克蘭全境,其中基輔的防空警報長達5個小時,包括基輔、哈爾科夫和與波蘭接壤的西部城市利沃夫發生多起爆炸,一些地區陷入緊急停電狀態。
烏克蘭方面稱,俄羅斯從陸、海、空發射了69枚導彈,系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導彈襲擊之一”,其中54枚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
這次襲擊發生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重申拒絕澤連斯基提出的和平條件之後。俄方稱,關於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提議,應通過“友好的方式”被接受,否則俄軍將介入其中。
顯然,拉夫羅夫綿裏藏針,暗藏殺機,實質是給澤連斯基發出最後通牒,意即莫斯科已警告在先,如基輔一意孤行,俄軍將採取更猛烈的軍事行動,“勿謂言之不預也。”
烏方拋出“和平方案”向俄羅斯發難
去年11月G20峰會期間,澤連斯基以視頻方式發表講話,提出解決俄烏衝突的十點“和平計劃”:
一是核安全,重點恢復被俄羅斯佔領的扎波里熱核電站周圍的安全。二是糧食安全,保障烏克蘭能夠向世界最貧窮國家出口糧食。三是能源安全,對俄羅斯能源出口實施限價,幫助烏克蘭修復電力基礎設施。四是釋放所有囚犯和被驅逐者,包括被驅逐到俄羅斯的烏克蘭戰俘和兒童。五是執行《聯合國憲章》,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和國際秩序。六是俄撤軍並停止敵對行動,恢復烏俄國家邊界。七是司法審判,伸張正義,設立特別法庭起訴俄羅斯戰爭罪行,賠償戰爭損失。八是恢復和保護環境,防止生態滅絕,重點是排雷和恢復污水處理設施。九是防止衝突升級,建立歐洲-大西洋安全架構,為烏克蘭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十是簽署停戰文件,宣布戰爭結束。
早些時候,澤連斯基也曾提出俄烏和談五大前提條件,包括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戰爭損失、懲罰每一個“罪犯”、保證同樣的情況不會再次發生等,與和平計劃內容大同小異。
客觀而論,烏克蘭提出的和平條件有些合情合理,有些則十分苛刻,被俄方狠批根本無心推進和平談判,不過是進一步擴大戰爭的噱頭罷了。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發文稱,“與烏克蘭現任領導層進行談判沒有意義”。外長拉夫羅夫直斥,澤連斯基幻想能在西方幫助下令俄羅斯讓步,俄方不會在烏“和平方案”條件下與任何人對話。
發起“全球和平峰會”欲變相公審普京
俄烏衝突將近一年,仍打得沒完沒了。普京不僅沒能如期吃上慶功宴,還損兵折將,“遺恨失吞吳”。另一邊廂,澤連斯基沒有簽訂“城下之盟”,而且在西方的支持下愈戰愈勇,贏得了廣泛的國際同情。
不得不承認,這位“戲子”出身的總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外交上都有過人之處。2022年12月12日,他提出,烏克蘭計劃發起一次“全球和平峰會”,將上述十點和平計劃作為會議文件予以發布,並希望印度參與支持“和平方案”。
兩個星期後,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透露,計劃在2023年2月底前舉辦這次峰會。他強調,聯合國是舉行峰會的最佳場所,建議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擔任調解人。至於俄羅斯,必須接受國際法庭關於戰爭罪的審判,才可能收到參會邀請。
此舉有進一步孤立俄羅斯,甚至將峰會開成普京公審大會之意。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俄羅斯“從不遵循他人設定的條件”,只遵循自己的條件和常識。俄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則表示,如果不邀請俄羅斯,基輔提出的所謂“和平峰會”將是不可行的。
俄烏雙方唇槍舌劍,互相攻訐,欲陷對方於不義。耶誕節前夕,普京表示,俄方從未拒絕與烏克蘭談判,但“烏克蘭領導層禁止自身進行談判,這看起來有些不同尋常甚至有些奇怪”。所有的武裝衝突都以談判結束,烏方越早意識到谈判的必要性越好。烏克蘭則表示,是莫斯科不願意談判。
迄今為止,聯合國方面對烏克蘭舉辦“全球和平峰會”的提議反應非常謹慎,不管烏克蘭能否如願以償,無疑已在外交上先聲奪人,有助於進一步打壓俄羅斯在聯合國的影響力。
俄烏短期內結束戰爭前景黯淡
1月5日,普京指示國防部長紹伊古“自莫斯科時間1月6日12時至1月7日24時在烏克蘭整個接觸線實行停火”。烏克蘭質疑俄方停火是緩兵之計,意在養精蓄銳,為調兵遣將爭取時間。
烏方的疑慮有其邏輯支點。去年10月上旬,普京任命素有“末日將軍”之稱的蘇洛維金大將擔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普京新徵的30萬大軍大部分尚未奔赴前線,臨陣換帥意味着克宮勢將重整旗鼓,伺機發起新的強大攻勢,摧毀更多的烏克蘭電力、供水和食品基礎設施,損耗烏克蘭軍力和經濟資源,刺激北約厭戰,直至澤連斯基求和。
毋庸置疑,儘管戰事不順,俄羅斯仍擁有相當大的破壞性軍事能力。過去三百多天,烏克蘭雖然挺了過來,但早已滿目瘡痍。澤連斯基不屈不饒,仍在縱橫捭闔,調動內外資源,拼死抵抗,大有“壯志饑餐胡虜肉”之勢。
俄羅斯當然不是省油的燈。迄今為止,雙方似乎都沒有停戰的意思。這場自1945年以來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俄烏鬥智鬥勇,拼軍力、拼裝備、拼資源、拼耐力,已演變成名副其實的消耗戰。
必須看到,烏克蘭與俄羅斯相比畢竟不在一個重量級上。這場被稱為“大俄羅斯對小俄羅斯”的戰爭,如果長期持續下去,烏克蘭很難有勝出的機會。隨着烏克蘭戰爭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澤連斯基能否收拾舊山河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也取決於西方國家能否毫不動搖地繼續支持。
對莫斯科而言,要想基輔俯首稱臣的前提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減少或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使力量平衡最終向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轉變。這談何容易。歐洲正在按計劃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西方已將俄烏衝突提升為民主與專制對抗的高度,恐難無休無止對莫斯科採取綏靖政策。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直截了當地闡明瞭美歐的心態:“我們付出的代價是金錢,而烏克蘭人付出的代價是鮮血。如果專制政權看到武力得到回報,我們都將付出更高的代價。對我們所有人來說,世界將變得更加危險。”
在烏克蘭問題上,老謀深算的普京驕傲輕敵,開戰前的目標是打一場閃電戰,攻城掠地,推翻烏克蘭政府,建立一個傀儡內閣,必要時甚至完全接管這個國家。天不遂人願,烏克蘭挫敗俄羅斯的圖謀,時至今日仍“國破山河在”。
目前,美歐對烏援助主要局限在防禦性武器系統,目的是保生存,確保烏克蘭政府不被強敵擊垮。美歐對烏軍援步子開始邁得更大,今後一段時間,料不會縮手縮腳,任由俄羅斯為所欲為,很可能會加快向烏克蘭輸送更多精確打擊和防空武器,進一步提高俄羅斯的戰爭成本。在極端情況下,不能排除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等改變遊戲規則的攻擊性武器的可能性。
敵軍圍困萬千重,俄羅斯要想實現當初的戰略目標希望渺茫。俄烏要鳴金收兵,達成妥協,至少有一方的核心要求需要改變。對澤連斯基而言,割地求和無異於政治自殺,很難指望烏克蘭會作出重大讓步。而普京已深陷戰爭泥潭,如何贏得某種形式的“勝利”,體面地退出戰爭成為一大挑戰。
有分析指,烏克蘭提出的和平條件基本上堵死了通過談判結束戰爭的可能性。儘管清算戰爭罪行和俄羅斯賠款理應包括在將來的和平協定之內,但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條件都可能成為結束戰爭的攔路虎。至少從目前看,俄烏通過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的前景黯淡。
俄烏相互算計奢求一招制勝
烏克蘭戰績不俗固然得益於西方幫助。然而,這個世界上,“扶不起的阿斗”大有人在。澤連斯基處變不驚,指揮若定,不僅擊退了俄羅斯的全面進攻,還在東部和南部發起了反攻,奪回了部分失去的土地,展現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戰也好,和也罷,烏克蘭與美歐目標一致,那就是加速俄羅斯的戰略潰敗。不過,俄羅斯雖遭遇了挫折,還遠遠談不上戰略失敗。北極熊尚餘勇可賈,尤其是蘇洛維金擔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後,厲兵秣馬,布置防線,抵擋烏軍進攻,似有起色。
為了尋求巧勝俄羅斯,美國退役中將、國防情報局前局長阿什利新年伊始撰文建議,與任何戰爭一樣,俄烏戰況將影響談判和最終協定。烏克蘭做不到摧毀俄軍,在談判桌上佔據優勢的最好方法是在南部發動冬季攻勢,拿下克里米亞,這樣才能在夏天採取決定性行動,以有利於烏克蘭和西方的條件結束這場戰爭。
阿什利所言並非無的放矢。去年12月,澤連斯基在接受一家法國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烏克蘭人已在心理上做好了武力奪回克里米亞的準備,並暗示最早可能在2023年訪問克里米亞。
收回克里米亞的念頭得到了美方的背書。白宮安全顧問柯比表態稱,美國政府承認烏克蘭有權在克里米亞計劃並實施軍事行動,因為在美國看來,克里米亞一直是烏克蘭領土。烏克蘭人有權決定在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本國境內”的任何地方開展、如何開展行動,以及開展什麼規模、性質的行動。
烏克蘭反守為攻得天時地利人和。俄羅斯從赫爾松撤退後,澤連斯基可動用的軍隊數量增加,俄方所有進入克里米亞的路線都進入了烏克蘭武器系統射程之內。鐵馬冰河,烏軍很可能乘勢發起冬季攻勢,揮師南下,直取達梅利托波爾或別爾揚斯克,切斷俄羅斯大陸通往克里米亞的通道,孤立俄軍,斷期糧草,挫其鋒芒。
對澤連斯基而言,要想虎口拔牙恢復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並非易事,稍有不慎反倒可能為虎所傷,甚至羊落虎口。當然,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歐能否提供足夠的情報和行動支援。
進入新年,俄烏並未消停,仍時有交火。眼下,影響俄烏戰況的因素很多,包括後勤補給、俄烏兩國士氣、歐洲能源危機、美國的支持力度,以及烏克蘭武器系統能否如願升級換代,等等。
毫無疑問,無論是基輔,還是莫斯科,以打促和、搶佔軍事優勢是掌握未來外交談判主動權的最強有力支撐,誰也不會掉以輕心。血雨腥風,兩國之間恐爆發更大規模的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