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暴力加息下,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也持續承壓。圖為2022年11月23日的黃金價格走勢。(本刊記者舒志勇攝影)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俄烏戰爭愈演愈烈干擾全球供應鏈,美聯儲暴力加息、美元持續走強令全球貨幣動盪,環球經濟面臨異常顯著下行風險。包括股市、匯市,加密貨幣在內的全球風險資產價格一跌再跌。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走勢也是十分驚心動魄。
數據顯示,現貨黃金價格持續承壓,自3月達到峰值以来已跌超20%,連續7個月下跌,創出了1968年以來的最長連跌紀錄。紐約期貨黃金價格也連續第7個月下跌,為1982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長連跌周期。
面對如此低迷的行情,全球央行卻大肆購買黃金。世界黃金協會11月1日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總計購買了近400噸黃金,是2021年同期的四倍多,更創出了單季度購買量的歷史紀錄。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對黃金的年度購買總量已經創出近55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那麼,央行逆勢購金只是簡單的“抄底”行為,還是有着更大的戰略目標?
全球央行避險情緒明顯
根據《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全球黃金市場最大的買家是土耳其央行,在三季度數據中,土耳其央行購買了31噸黃金,最新黃金儲備為489噸。此外,土耳其零售買家金條和金幣購買量較去年同期暴增逾300%,達到46.8公噸,因該國民眾時興買黃金來對抗通脹。當地時間11月3日,土耳其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10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其10月CPI總體指數與上月相比提高了3.54%,與上年同月相比提高了85.51%,再創新高。不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仍堅持其降息立場,甚至認為該國利率還不夠低,未來將繼續降息。
排在第二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央行,三季度購買了26噸。據了解,烏茲別克斯坦央行正在執行所謂的“黃金任務”,將黃金在其320億外匯儲備中的份額提高到近三分之二。這與該國此前要將黃金份額降至50%以下並購買更多美國和中國主權債務的計劃相矛盾。該央行副主席表示:“我們曾考慮投資美國國債,但市場本身並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排在第三的是卡塔爾,於7月購買15噸黃金,是該行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月度購買量。印度央行也不出意料地在三季度購買了17噸的黃金,其黃金儲備現達到785噸。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近400噸黃金中,只有99噸有明確購買對象,而其餘300噸並沒有公布購買對象。世界黃金協會回應指,並非所有官方機構都公開報告他們的黃金持有量,或者數據可能會有滯後,不能排除會有更多未報告的購買量。
對於各國央行購買黃金的原因,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在全球地緣局勢動盪的背景下,可能是為了實現外匯儲備的多樣化。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指出,如果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央行無力控制節節上升的通脹率、市場崩潰、金融危機爆發,黃金便是寶貴的對沖工具,有助分散投資。在世界局勢最令人擔憂之際,黃金這種最古老的資產便彰顯其價值。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中國黃金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早前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各國央行購金邏輯較為清晰,其中主要受避險情緒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有一段時間內,各國央行都在拋售黃金,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央行才從黃金的淨賣出方變成淨買入方。”萬喆說,近些年國際地緣衝突不斷,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多點潛在的經濟、金融危機等因素疊加影響,致使央行購入黃金意願強烈。
對美元信心下降
和大幅購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央行加大力度拋售美債。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今年8月的12個月以內,包括日本、中國、德國、韓國、瑞士、比利時、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瑞典等20多個國家減持了不同數額的美債,總計高達3,569億美元。尤其日本財政部、央行、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大銀行在內的官方機構從3月至今累計拋售了2,450億美元的美債,並創下2005年以來最長連續拋售紀錄。不少分析師認為,拋售美債是為了消耗外儲來支撐本國匯率。據統計,全球外匯儲備今年以來縮水約1萬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降幅高達7.8%。
分析認為,全球經濟不明朗需要增持黄金来避险,並不能完全解釋全球央行創下55年來最快速度購買黃金。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憑藉其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頻頻將美元武器化,導致全球對美元信心下降。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國大肆凍結俄羅斯資產,令各國對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產生懷疑。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在美國制裁俄羅斯之後,很多國家對繼續使用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產生疑慮,其中就包括金磚國家,而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24%以上。俄烏衝突爆發後,為摧毀俄羅斯經濟,美國等西方國家將莫斯科踢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美國將美元“武器化”的舉措,引發多國警惕。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分析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趨勢由來已久。長期以來,一些國家面臨美國制裁,不得已需要尋求以美元之外的結算方式進行經貿活動,探索使用本國貨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俄烏衝突發生後,這一現象更為明顯。
大有期貨貴金屬研究員段恩典認為,當世界支付體係出現鬆動之時,出口貿易較大的國家有必要增持黃金來給本國貨幣信用背書,增加本國貨幣直接交易的可能性,黃金硬通貨的功能凸顯。去美元化是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動力具有可持續性。
據世界黃金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5%的受訪央行表示,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