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封面專題
外媒速覽
專家論壇
特別專題
觀察時評
財經透視
記者連線
熱點追蹤
區域聚焦
北京視角
台海觀瀾
國際舞台
香港財經
繁體
/
简體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期
按年份期數:
請選擇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期數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首頁
>
國際舞台
>
正文
中日要有大智慧 共同避過“釣魚島陷阱”
文/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香港資深傳媒人 [第3484期 2021-01-01發表]
【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當前中日關係出現了一個難得的回暖勢頭,而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共同推動RCEP簽署。RCEP的簽署,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大博弈中,將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對於世界經濟、亞太格局以及中國的持續發展,都有重要的正面意義。但是,每當中日關係轉暖的時候,釣魚島的陰影就會出現。這是筆者自上個世紀以來關注中日關係發現的一個規律。而這定時炸彈,就是美國人埋下的。這是美國離間中日關係的一個戰略武器。在中日關係回暖之際,更要防止美國的“黑手”作祟。
和熙暖風吹拂下,有噪音出現
日本共同社2020年12月13日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1月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東京會談時,曾邀其明年訪華。此舉似乎是瞄準1月美國下屆拜登政府上台,有意給日美強化合作製造隔閡。在日本,針對主張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主權的王毅,批評動向蔓延開來,日本政府將觀察輿論,然後做出判斷。”
▲2020年11月24日,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左)在東京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舉行會談。(新華社圖片)
筆者原文引述了這段新聞,覺得很奇怪,王毅邀請日本外相訪華,主題純粹為了推進中日關係,既為202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50週年營造友好氛圍,也為實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做推進安排,同時也為在疫情下難辦的東京奧運會提供助力,更重要的也是推動疫後中日經濟合作上新台階鋪墊。這不也是符合日本的利益嗎?但是,日本媒體卻指為“有意給日美強化合作製造隔閡”,豈不咄咄怪事嗎?
事實上,王毅還提議舉行副外長級“戰略對話”和探討國家安全領域課題的副部長級“安全對話”,以及部長級“日中經濟高層對話”。可是,茂木外相對王毅邀請訪華僅表示“將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探討”。事後,日本媒體還發難,既指日本外相“軟弱”,又指中方無理要求“日本漁船不得進入釣魚島海域”。
中方用心良苦 構建新時代中日關係
事實真相如何呢?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1月下旬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和首相菅義偉會晤,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中日達成五點共識與六項成果。
五點重要共識分別為:堅持“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精神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繼續攜手抗疫;繼續合作推進兩國經濟復甦;共同推動RCEP早日生效並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密切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旨在優化兩國關係民意環境。
▲釣魚島(圖片來源:文匯報網站)
六點具體成果分別為:啟動兩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促進兩國復工復產合作;建立中日食品農水產品合作跨部門磋商機制;建立兩國氣候變化政策磋商機制;啟動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紀念活動籌備;舉行新一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強化兩國外交主管部門和海上執法部門溝通交流;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
可以清楚看到,中日外長的會晤是富有成果的,尤其在六點具體成果的最後兩點,表明雙方已經很有意識很有理智去正確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對於日方所說的“漁船不得入釣魚島海域”問題,其實是這樣的。據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消息,11月25日,王毅在東京就釣魚島問題表示,近一段時間,日方一些來歷不明的漁船反復頻繁進入釣魚島敏感海域,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應。王毅指出,對於這個問題,中方立場是明確的,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同時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雙方要切實恪守中日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二是要避免在敏感海域採取使事態複雜化的行動;三是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溝通,妥善處理。
而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王毅在會談時,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領土爭端,提出雙方不讓公務船以外船隻進入周邊海域以改善事態的方案,但遭到日方公開拒絕。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11月26日的記者會上,就釣魚島爭端問題公開拒絕王毅提出的方案。他表示:“圍繞尖閣諸島的領土主權問題原本就不存在。日本漁船依照我國法令開展活動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平心靜氣研究一下中日的態度,可以得出結論,中方有關“雙方除公務船外其他船隻不進入釣魚島海域”的方案,用心良苦,是當前避開“釣魚島陷阱”的有智慧、有理性、從大局出發的,對雙方都有好處的方案。王毅提出的三點希望的第一點:雙方要切實恪守中日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這是2014年達成的,中心是日方不但承認釣魚島是有爭議的,而且承諾管控分歧;而且雙方有“不登島”等擴大分歧的默契。當下,王毅提出非公務船不進釣魚島,更是避免引發可能發生衝突的舉措。而且,這也是同時約束雙方的。
王毅外長訪日之後的14日,中國國防部部長魏鳳和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視像通話。本來,主題是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所以魏鳳和強調,兩國領導人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雙方防務部門要保持高層交往和務實合作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積極構建建設性雙邊安全關係。可是,日方的報道指岸信夫強調釣魚島是日本領土,“就中國公務船反復駛入尖閣諸島周邊日本領海導致緊張升溫,傳達關切”。自然,對此魏鳳和強調,中國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釣魚島——美國50年前種下的一根“刺”
筆者感到,中日早日建立海空聯絡機制,對於防止“擦槍走火”,避免中日關係出現逆轉很有迫切性,對於新科上任的菅義偉政府也是好事一樁。可是,還是有黑手在挑事。就在中日兩國防長通話的當日,日本廣播協會(NHK)網站報道,沖繩縣石垣市議會當天通過決議,要求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上設置新界碑。不過,也有日本媒體分析,日本中央政府批准他們登島的可能性很低。
顯然在中日關係回暖之際,又有黑手在唆擺釣魚島問題。筆者認為“釣魚島陷阱”,是美國50年前設下的離間中日的戰略棋子。美國將“行政權”交予日本,但是卻說主權到底歸中日何方沒有意見,這不就是埋下讓中日相爭的“陷阱”嗎?而事實上,半個世紀以來,這始終是中日之間的一根“刺”。
2012年9月10日,日本野田佳彥政府以20.5億日元收購釣魚島嶼,實施所謂“國有化”,導致中日關係急劇惡化。而在2012年5月13日,中日韓三國在北京簽署《三國關於促進、便利和保護投資的協定》,一致同意年內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但是,所謂“國有化”後,中日關係跌進低谷,三國FTA自然黃了。筆者的日本朋友說,這兩件事為什麼這麼巧碰在一起,後面有美國的黑手,不願見到中日韓三國FTA成事。野田佳彥政府之前的鳩山由紀夫首相,也是被美方認為太親華,搞掉了。
當下,也是美國的黑影焯焯。第一,特朗普政府透過蓬佩奧訪日等方式不斷強調,釣魚島納入“日美安保條約”協防範圍。第二,美國媒體突然報道美國一位原海軍陸戰隊退休軍官發出了警告,稱日本可能放棄釣魚島。第三,美國一個智庫發表最新報告說,中國可能在2020到2030年間發動“閃電戰”奪取釣魚島。報告說,美國和日本必須對此做好準備,否則中國勝利奪島之日,就是美日同盟破裂之際。寥寥幾件事,就可以看出,美國特別忌諱中日關係良好;日本必須綁在美國的戰車上。
然而,鄧小平留下的大智慧使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當年,鄧小平訪日時說: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雙方也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倒是有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挑一些刺,來阻礙中日關係的發展。
鄧小平的大智慧就在於“釣魚島問題留給下一代”,為中國贏得改革開放良好的國際環境,同時“留給下一代”的策略使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越來越佔據主動權,包括綜合國力、大型海警船、強大的海空力量,以及實實在在的“常態化巡航”。所以,也可以更游刃自如處理中日關係問題。而王毅外長提出的,“雙方非公務船不進入釣魚島海域”也正是“下一代智慧”的體現,期望日方有識之士也保持清醒頭腦,明白避過“釣魚島陷阱”是中日雙方的事,不為美國的黑手所離間。當下,球主要在菅義偉政府手上,期望菅義偉也有“大智慧”思維。
經導全媒體矩陣
微信
微博
FaceBook
網站(江西頻道)
網站(台海新聞中心)
眾志成城戰疫情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閒話大灣區
光明科學城 閃耀高交會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485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進出口商品
名稱與編碼中英文查詢
中國海關統計諮詢服務
廣州會計師事務所一覽表
經導系列雜誌-《同心》會刊
經導系列雜誌-《文化深圳特刊》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友情鏈接:全球商報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