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为什么香港抢人连越南人也不放过?
文 ︱本刊记者 林少喜 [ 2023-10-31發表]

香港提出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签证,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亦开放老挝和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教资会资助院校。

消息一发布,即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民质疑是否香港抢人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首次向越南等国抢人,引发争议

以往香港的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会将朝鲜、古巴、越南、老挝、尼泊尔、阿富汗等6个国家排除在外,禁止上述6国民众申请。当施政报告公布要放开越南、老挝和尼泊尔人才来香港就业、受训和就读,网上声音不断,主要是担心,越南、老挝和尼泊尔的人才,是否能够符合香港的需求?并质疑其它地方已经满足不了香港的人才需求了吗?有网民断言需要从三个之前受限的国家去抢人,香港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而新进移居香港的内地人,在一些微信群组讨论此事,则担心此举会降低香港身份的含金量,大呼“香港身份太水了”!

有立法会议员关注到此问题,议员陈沛良26日向李特首问询选择这三个国家作为抢人才政策有何考虑因素。


图片政府施政报告摘要(图源:特区政府新闻网)

越南已非吴下阿蒙

香港人对从越南抢人有此反应,可能和70-80年代越南人逃离越南到香港避难有关。当时越南人为避战乱,投奔怒海逃向香港,经年之间,香港成为越南人的“第一收容港”,仅在1979年内,便有超过六万名越南难民从海路涌入香港,远超香港收容能力,为香港带来了持续的社会和治安问题,记得当时电台也常用越南语提醒越南人不要偷渡来香港。在此背景下,香港对越南实施严格的入境政策。

时过境迁,1986年越南效仿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很大的成就和效果。越南在制度上大刀阔斧,产业上承接包括从内地迁移的制造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而在高新技术方面,越南也取得长足发展,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认定,越南正在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新数字技术大国,苹果、三星、LG和富士康等大型科技公司均扩大在越南的业务规模。微软、索尼、和硕、诺基亚、松下、英特尔和佳能等公司都在当地有企业投资,越南已成全球供应链中日渐重要的一环。2022年越南GDP总量超菲律宾、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印尼、泰国、新加坡。

在人口结构中,越南在2021年的人口达9,800萬人,年龄中位数為32.5岁,正是当干的年龄。再加上开放多年,外资厂商进越南,间接为越南培养了很多高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完全和过往逃难时的形象迥然不同。

对于当地人才问题,越南驻港总领事范平谈(Phạm Bình Đàm)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提到香港再工业化,越南能够提供IT行业的人才。他形容当地的人才“有的是数量、质量、适应性和纪律性。”近亿人口,大多是年轻人,在外资大厂的培训下,技能和纪律性应该是得到整体的提升,这份评价,应该还是比较中肯可信的。

特区政府的考虑点

特区政府在制定从越南等国抢人政策时是如何考虑的?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回应有关质询时表示,香港要有更大竞争力,就要吸引不同地方的人才,要尽量开放抢人才策略,一些以往有管控措施的国家,现在本身发展情况很好,非法入境机会低,因此作出平衡、有序开放。他强调政策方向是开拓所有可能性,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是香港邻居,交通方面较容易,有信心在逐步开放、风险可控情况下,让本港有最大得益。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人才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政策取向,只要符合条件,就要开放吸引人才,开放性和紧迫感并存。

提升香港对东南亚经济的辐射力,助力一带一路

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香港跟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联系紧密,如今将越南、老挝和尼泊尔解禁,相信有助于扩大香港在上述地区的影响力,助力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我们可以从特首的一段话中看到更远大的未来。李家超称,全球经济重心将继续东移,亚洲会是环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预测内地今明两年将录得稳定并高于全球的经济增长。他说,国家的发展就是香港最好的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国家坚持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香港带来源源不绝的机遇。”

因此,香港将继续强化区域合作,开拓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中东等市场,争取早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发挥连通内地和世界的桥梁作用。

我想,如果从这个维度上思考,就更好理解香港从越南、老挝、尼泊尔抢人才的动作,网民的担心也完全没必要了。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