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快搶啊!”“手快有手慢無!”“別擠了!讓我出去!”……
以上對話一般會發生在哪些場景?疫情期間,港人搶米、搶抽紙、搶酒精的印象還歷歷在目,如今類似的場景卻發生在香港將軍澳一間日式超市雞蛋舖位前,早前港人搶日本止痛藥,如今又開始搶日本蛋,真令人匪夷所思。
3月5日,一段“港人搶日本蛋”的影片在社交平台上瘋轉,影片所見,十多名市民包括男女及老人家正擁擠在日式百貨商店的超市部門內,爭先恐後拿取放在紙皮箱內的日本雞蛋。從畫面見到,部分紙皮箱內的日本雞蛋已被搶購一空,場面有些許混亂,更有人疑似被困在搶購日本雞蛋的人潮中動彈不得,高呼“放我出去!”。
這絕不是笑話,港人愛吃蛋,人盡皆知。雞蛋仔、餐蛋麵、餐蛋治、牛油西多配雙太陽蛋或轉炒蛋、班尼蛋、窩蛋牛肉飯……從早餐到宵夜,從加雞腿到加雞蛋,足以看出港人對蛋的鍾愛程度,尤其鍾愛日本蛋。據日本養雞協會統計,2022年銷往香港的雞蛋達4.1億隻,相當於每個港人平均每年能吃58隻日本蛋。就筆者而言,家裏常備的也是來自日本的福稻亭粉紅蛋。
不過,最近日本禽流感肆虐,據說已經殺雞超1235萬隻,其中包括1100萬隻能下蛋的母雞,导致全球陷入“雞蛋荒”,成為近30年最高,就連日本本地雞蛋都供不應求。連帶着美國蛋、泰國蛋甚至國產蛋的單價也水漲船高:中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內地主產區雞蛋均價達每斤4.38元人民幣,按年升16.8%,處於近十年來最高水平;美國政府1月的通貨膨脹報告顯示,雞蛋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0.1%,其中3月美國農業部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加州一打雞蛋零售價為7.37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35美元,超過其他所有消費品;根據全球食物消費者論壇報告,歐洲也陷入“蛋荒”,從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整個歐元區雞蛋價格平均上漲69.3%,過去半年更是勁升75%,澳洲及英國部分超市更限制每名顧客購買的雞蛋數量。
香港方面,港府統計處2月23日發布最新《消費物價指數月報》顯示,本港1月份蛋價指數達117.1,較去年同期漲13.5%,屬升幅第二高食品類別,僅次於新鮮蔬菜(20.2%)。早前本港超市日本蛋50港元兩盒,現在部分超市漲至50多港元一盒,有些還缺貨,估計短期內售價都會高企。有主婦主夫朋友們一早開設“雞蛋群組”,互相通風報信,一有雞蛋貨源便奔走相告。
經濟復甦長路漫漫,民生多艱,以前的火腿煎雙蛋早餐是港人飽肚美食,現在蛋價飛漲,連最簡單的餐蛋治都吃不起。如今百物騰貴,本港兩家電力公司今年1月大幅家電費,3月再加燃料調整費,待到今年7月至9月盛夏季節,酷熱難耐,電費更難熬!更別說公共巴士、地鐵、的士車費全面加價……
近日,有文章打趣說,面對蛋價高漲,為何不買些“雞蛋期貨”對沖一下?不過,相對於石油、黃金、大豆等保質期較長的商品而言,雞蛋太難形成統一期貨市場。據了解,中國大連商交所還真有開設雞蛋期貨產品,不過每日交投量慘淡。
倒不如轉投“雞蛋概念股”——在A股掛牌的曉鳴股份(300967.SZ)、民和股份(002234.SZ)、羅牛山(000735.SZ),均屬內地主要雞蛋供應商,近期備受追捧,股價逆市攀升。與此同時,相關聯的“雞肉股”走勢也異常亮眼。截至3月7日,益生股份張超9%,盤中一度漲停;聖農發展、民和股份漲超8%。據了解,阿里巴巴(9988.HK)創辦人馬雲早前與泰國首富謝國民往來甚密,後者掌管的卜蜂集團正是泰國以至東南亞最大養雞專業戶之一,未知雙方有否探討增加雞蛋產量。3月初來看,卜蜂(1215.TW)開盤屢屢創新高,法人更表示,食品股受題材面加持,會持續有表現空間。
正可謂“炒股容易炒蛋難”!筆者下班後特意路過自家樓下的超市一探,貨櫃上日本蛋庫存盈足,一盒10個日本蛋售價32港元至35元不等,看來晚餐可以加顆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