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各地鼓勵生育政策陸續出爐 為何人口老化最嚴重的香港無動於衷?
本刊記者 楊冰馨 [ 2023-03-03發表]

多地陸續出台鼓勵生育措施


自從四川省攀枝花市自2021年7月在全國率先推出育兒補貼以來,深圳、濟南、長沙、瀋陽、哈爾濱、溫州等地陸續出台政策鼓勵生育措施,多以生育津貼、育兒補貼等現金支持為主,同時兼具住房等方面的傾斜政策。

幾日前,浙江省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溫州市戶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補貼發放辦法》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明確,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別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元、2000元、3000元。

雲南省印發《雲南省生育支持項目實施方案》,對全省實施一次性生育補助、育兒補助、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補貼項目予以指導。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育兒補助(二孩、三孩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800元),對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給予補貼(嬰幼兒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50元)。

今年1月,濟南市印發《濟南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本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於202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對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及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生育婦女每月加發200元育兒生活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

哈爾濱則於去年11月出台《哈爾濱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減輕家庭育兒負擔,按政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發放500元育兒補貼;按政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10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子女3周歲。

 
圖:新華社

此外,一些地方還出台了住房等方面的傾斜政策。如,北京市明確,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可以納入優先配租範圍,並在戶型選擇等方面予以適當照顧;濟南市提出,對符合公租房申請條件的未成年政策內二孩及以上家庭,在申請公租房時優先予以分配;對因家庭人口增加、就業、子女就學等原因需要調換公租房的,根據房源情況實施常態化申請、統一調換;符合租賃住房補貼申請條件的,提高保障面積標準,每增加一孩保障面積標準增加15平方米。
 

鼓勵生育的另一面:人口形勢在變化


前不久,因通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生子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過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明確表示,第一,如果當事人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她應該真是高才;第二,如果她來到香港生小孩,香港是歡迎的。因為香港生育率很低,只有0.77,每名婦女還生育不足一個小孩,特區政府應該有人口政策以鼓勵生育。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個地區當年出生人口與平均人口之比,而最常用的反映生育意願的指標是總和生育率: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的生育子女數。根據政府統計處出版新一份《香港統計月刊》,揭示本港的生育率過去30年大致呈現下跌趨勢,由1991年的每千名女性,便有1281名活產嬰兒,下跌至2021年的772名,創30年新低。換句話說,香港的總和生育率約只有0.77。按照人口理論,2.1的總和生育率是維持代際更替、人口穩定的基本條件;1.5是國際社會通認的警戒線,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而本港的總和出生率只有0.77,更是遠低於世界水平。根據人口普查統計的結果,在1991年25至29歲適齡結婚女性人口中已婚者佔56%,但2021年該比例下跌至19%。初婚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26.2歲上升至2021年的30.6歲,初婚年齡推遲無疑制約了生育,而這也直接體現在人口變化上,截至2022年底的人口數據,香港人口按年減少6.83萬人,至733.3萬人。因為隨著現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少的養育成本,年輕人的整體生育觀念正在轉向晚婚晚育、少生優育,甚至做丁克一族。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表示,育兒補貼實際上是一種以經濟支持為內容的生育支持政策,在不同地區的效果可能不一樣,比如在經濟發達地區,育兒補貼的作用其實是有限的,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生活成本比較低,生育和養育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同樣的育兒補貼,對於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可能會更為明顯。他建議,需要結合不同地區人們的具體生育需求,根據人們在生育過程中面臨的工作、生活、養育、教育等具體困難,來提供相適應的生育支持政策。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