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通關會令內地客來港賣樓多還是買樓多?
本刊記者 何潔霞 [ 2023-01-31發表]
1月8日,香港與內地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拉開序幕。隨著內地與香港通關已半個月,吸引大批內地旅客於新春期間訪港,刺激樓市交投,記者特別採訪香港地產代理看看市場情況,他們料會出現樓市大陽春。他們表示,經對疫情的評估後,內地對防疫措施進行優化調整,相信對香港可產生根本性影響,有信心未來香港房地產市場有更好發展環境。
 
通關後內地客來港買樓多於賣樓(本刊記者何潔霞攝)
 

買樓的比賣樓多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表示,樓市去年已是最壞時刻,2023年將會否極泰來。他更指出,樓市近日形勢正在改變,美國加息正在放緩,對樓市及投資市場有利。

他繼續說,新冠疫情雖未有減慢,但殺傷力大減,各國政府抗疫態度轉趨務實,內地與本港之防疫措施大幅放寬,通關利好樓市。

他的兒子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亦表示,近日市況轉好,樓價企穩,料今年應該大逆轉。中原同時亦宣布,發放0.5個月年終特別花紅予中原地產全線後勤。

記者問及通關後,內地人到港賣樓多還是買樓多呢?他說,通關初段,很明顯是北上的人比南下的人多。不過,大部分香港人都相信,隨著內地疫情逐漸消退,南下的人將很快多過北上的人。香港將來要面對的將是南下的人過多,而不是南下的人太少。相信這種現象,毋須等到今年年尾便會出現。

他繼續說,在通關之前,有批專門唱衰香港的人,就散播一種言論:認為一旦通關,就會有大量內地人趕著來香港賣樓;這些人因內地經濟出問題,出現財政困難,非賣樓套現不可;他們會因為急於套現,而不惜在售價上作大幅度的讓步,如是會導致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受到沉重的打擊。現在香港通關了,可以驗證這種言論不確!相信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得到,通關後香港的樓市是交投活躍了,樓價反彈了,市場氣氛洋溢著一種樂觀的情緒,完全看不到內地客趕著來港賣樓的現像出現。

他強調,內地人若果真是急於用錢,疫情期間也可以委託中介代他們在香港賣樓,待找到買家後才來港辦手續。為了套現,隔離一下是難不倒他們的。相反,如果是買樓,其迫切性就比不上要套現的需要。因此,他們會把睇樓的活動盡量押後,以免來一次香港睇樓,就要前後隔離兩次。這種情況下,導致疫情期間,香港少了很多來港買樓的內地客。

“現在通關已三個星期,情況已有明顯的轉變。雖然南下來港的內地客不多,但豪宅的交投卻多了很多。疫情期間,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成交,主要集中在一千萬以下的單位,兩千萬以上的成交就什為少見。不過,通關後,兩千萬以上的成交立即倍增,令那些放盤都乏人問津的業主立時踴躍起來。”他說。

施永青引述一間有內地渠道公司的市場調查說,發現逾七成的內地投資者,都有意在投資組合中擁有一套香港的物業。 “現時,內地客來香港買樓,大部分都是買入後不會賣出。原因是內地客在香港買樓,需要付極高的從價印花稅,稅率高達樓價的30%。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旦賣樓,就等同之前的印花稅變成白付;下次再買香港樓時又得再付多次。如此高的交易成本,導致市場上少有內地客放盤賣樓,豪宅市場因而少了流動性,樓價會因此受到一定的扭曲。”

 

新香港人成樓市新動力


另一龍頭中介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也表示,2023年首季極可能是本港樓市的轉捩點。他分析指,樓市價量要徹底復常,須亮起四盞綠燈,刺激資金回流買磚頭。該四盞綠燈包括: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經濟復甦、市民恢復前景信心,以及息口見頂。惟須留意,內地與香港通關既吸引內地人來港買樓,亦會令部分滯留內地的業主能夠來港放賣,以換取資金周轉,或抵銷通關部分上升動力。購買力消耗後未得以補充,樓市或回歸沉寂,買賣雙方料觀望2月的《財政預算案》。

黃建業續指,現時已有部分新香港人及“聰明錢”偷步入市“執筍盤”,預期本港樓市受到通關刺激,加上發展商重拾推盤步伐,成交會於農曆年後恢復一定暢旺,帶動二手市場。

他解釋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2月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相信《財政預算案》會是通關之外,本港樓市的另一重要關口。他冀望特區政府提出具體措施,吸引外商來港投資,加速經濟“疫後重生”。黃建業呼籲政府重新開放投資移民,並縮減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的年期,由原來七年減至三年,又或提出更多稅務或居留優惠。

 

新香港人鍾情啟德區


內地人來港買樓多於賣樓, 根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申請數字、獲批數字及待處理數字去分析,於2022至2028年,或有多達36,700人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相信未來數年將是“新香港人”購買力爆發的高峰。

回顧過去多年,由於受疫情影響,大批投資移民及人才申請來港個案被積壓未被處理。有移民顧問公司指,即使未有“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優化搶人才計劃,單單計算2023年潛在來港工作人士申請,亦預計多達30,000份,相信新措施可進一步刺激申請人數。估計連同上述計劃的推出,各項“搶人才”措施合計可每年為港吸引45,000名各地精英,多於政府估計的三成。

記者綜合各人意見,他們表示,上述高端人才即是市場定性的“新香港人”,他們於香港的置業動向屬近年樓市關注重點。若以未來“新香港人”的數目比例推算,潛在購買力或足以消化約45%全港一年私樓落成量,反映他們強勁的資金實力,港樓需求將有增無減,未來數年“新香港人”購買力將持續爆發。

“優才赴港工作,明顯增加香港物業市場的住屋需求。綜觀近年內地買家購買一手私宅宗數地區分佈,當中最受內地買家或是新香港人鍾情的地區為啟德。”他們說。

 
新香港人鍾情啟德區(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黃建業說,啟德差不多每隔一季都有全新盤推出應市,而且戶型選擇,以至發展商品牌都十分多元化,於2023年更加有近10,000伙的潛在新供應可待推出,是不少用家及投資者入市的大好機會。而另一個近年來成為新樓供應主力區域,就是將軍澳日出康城,都成功引起“新香港人”關注。

該區一直主打中大型單位,吸引不少家庭客。然而,近期區內有新樓一反傳統格局,推出以開放式及一房戶為主的新盤,力吸年青上車客。康城基建及購物配套完善,交通方面,包括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軍澳藍田隧道等基建,已於2022年完成及開通。跨灣連接路全長1.8公里,以高架方式連接將軍澳東岸及西岸,全面通車後,往來多區的車程都可大大縮短,同時亦帶動區內樓價升值。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