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安倍國葬引爭議,前首相拒出席、民眾遊行、更有人自焚表不滿!
編輯 韓琪 [ 2022-09-22發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9月8日離世,其葬禮在9月19日舉行,這場國葬引得超百萬英國群眾為其送別、巴黎地鐵站改名以致敬。然而,在大洋彼岸另一邊的日本卻因為一場國葬,引起爭議。

據央視新聞援引《朝日新聞》報導,當地時間9月21日早上6時,日本一名70多歲男子在首相岸田文雄的辦公室附近引火自焚,男子全身燒傷,送院時已失去知覺,被送往醫院救治。警方在現場找到一張寫有“我個人堅決反對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的字條。

 
新聞報導截圖

從男子極端的行為,可以看出關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即將舉行的國葬,在民間已經出現反對的聲音,其中甚至包括有同為前首相的政府人員。
 

日本東京1.3萬民眾冒雨集會遊行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演講時遭槍擊身亡,終年67歲。日本政府決定9月27日為其舉行“國葬”,但遭到輿論反對。除因為為首相舉行國葬有違習俗,有強迫國民集體哀悼之餘,亦因預算全由國家負擔,龐大支出讓人有浪費納稅人金錢之疑。

據日本政府在9月6日表示,安倍的國葬預料花費16.6億日圓(約1億港元),遠超最初2.5億日圓(約1500萬)的預算。富士新聞網20日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反對為安倍舉辦國葬的受訪者高達62.3%,幾乎是讚成者31.5%的1倍。在9月19日,東京還爆發一場逾1.3萬人參加的反對國葬集會遊行。

 
反對者們19日在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公園集會,有人高喊“反對違反憲法的國葬”的口號,有人手持橫額與標語。 (網絡平台推特截圖)

據日媒報導,現場示威者稱:“國葬毫無依據,什么都由內閣會議擅自決定是封建主義的做法”,有人覺得錢應用在保障年輕人生活上而非國葬,也有人說,為一個與“統一教”有關的人舉行國葬不能容忍。
 

日本兩位前首相表態拒絕出席安倍國葬


除了國民表示反對之外,兩位日本前首相菅直人、鳩山由紀夫日前都表明意向,將不出席9月27日日本政府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辦的國葬。

立憲民主黨所屬的菅直人辦公室20日發聲,稱不出席安倍國葬。菅直人同日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表示,自己於9月12日從政府處收到了安倍國葬的通知,“本次國葬決定未經國會充分討論,按過去案例判斷,我認為並不合適。”他明確表示,“我個人將不出席國葬。”

 
菅直人推特截圖

同屬民主黨的鳩山由紀夫也已向日本政府表明他不會出席安倍國葬。他此前還曾在“推特”抱怨稱,“大部分民眾都反對國葬,為何自民黨還保持沉默?這樣還算國民的議員嗎?”

隨著國葬日期臨近,日本東京警視廳日前宣布將強化態勢,在都內各處增加負責警備的警察等。除了27日當天首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禁行之外,26日至28日期間也會實行首都高速和普通公路部分路段交通管制。為避免給人強迫哀悼的印象,日本政府不強求地方政府表明悼意。

 
共同社報導截圖

即使收到民怨,但日本政府依舊堅持。對此,高千穗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五野井鬱夫指出,岸田希望藉多國領導人或官員出席國葬,進行“吊問外交”。

而據悉,印度總理莫迪、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領導人確認將出席安倍的葬禮。日本共同社亦指出,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才剛上任,相信岸田會把握這個機會,出席英女王的國葬與她及各國領袖會面。

不過,五野井教授亦認為,可以想像人們將把英女王的國葬與安倍的作比較,如政府強行舉行國葬,只會讓岸田的支持度再下降。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