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新冠造成香港27個月大男童嘶哮症入ICU插喉,家長能做什麼?
編輯 郭旭宏 [ 2022-08-16發表]
奧密克戎這一波疫情相較於之前其它類型病毒株,造成較多兒童感染。香港今日(15日)一名27月大染疫男童早上因嘶哮症入住深切治療部(ICU)並插喉,該男童未接種新冠疫苗,病毒量高,約2-3日前開始發病,昨日情況轉差,呼吸困難,出現昏迷需要插喉,其家人亦有確診,包括一名未打針年約4歲的姐姐,暫時情況穩定。 
 
本刊記者製圖

專家稱,幼童氣管較窄,如有呼吸困難,容易因氧氣不足而導致昏迷,醫院已嘗試收縮男童發炎引致的腫脹,擴張支氣管,但氧氣量仍然不足,故需插喉。那麼,可以及早預防的做法是打疫苗。

專家指出,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可安全接種科興疫苗。已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科興疫苗,總劑量超過兩億。香港的研究顯示,科興疫苗不會導致心肌炎,而只有少於一成兒童和青少年接種後會短暫發燒和針口痛。即使有敏感病如哮喘、鼻敏感和濕疹,也可接種疫苗。曾經染疫的亦需接種疫苗提升免疫力。如有其他疾病,例如心髒病、肺病、腎病,更加需要接種疫苗加強保護。另外,家長如發現幼童呼吸混濁,亦應盡快求醫。

另有專家表示,從年初第五波到現在為止,香港每10000宗12歲以下兒童染疫個案,就有1宗個案出現壞死性腦炎或腦病變。腦病變通常出現發高燒的症狀,若兒童出現病徵,家長應先為其散熱,可用暖水抹身,切勿穿著太多衣服,亦要保持空氣流通。根據日本研究顯示,如服食用作退燒或消炎的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出現腦病變風險增加,幼童用藥要謹慎。家長可以到相關部門查詢藥物詳情,亦可尋求醫生協助了解用藥信息。

 
文匯報圖片
 

嘶哮症是什麼?


主要由病毒引起,除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往副流感病毒、鼻病毒都可以引發嘶哮症。當病毒侵襲喉嚨、聲帶,會引發炎症,即嘶哮症。一般來說,嘶哮症大多好發於6個月至6歲的嬰幼兒,高危族群在2-3歲左右,男比女多,反復發作的可能性較高,但不太會轉變成慢性症狀。
 

嘶哮症的徵狀?


若嬰幼兒罹患嘶哮症,發病前會咳嗽、喉嚨痛,患者咳或呼吸時聽到如海狗、海獅的聲音,深呼吸時會聽到聲音,咳聲有時會較濁,晚間嘶哮情況會較日間嚴重,大約一半的病例還會發燒。如果病況較嚴重,甚至會促使其呼吸道衰竭或完全阻塞,危及性命而需要急救。一般來說,醫師通常會透過以下臨床的聲音表現,來觀察嬰幼兒是否有嘶哮症的可能:

1.聲音沙啞:聲音聽起來粗粗、緊緊的,有氣音,嚴重時可能會完全發不出聲音。
2.狗吠咳嗽聲:低沉厚重的咳嗽聲,好像有“東西”卡在喉嚨。
3.吸氣時喘鳴聲:就像被人掐著脖子般呼吸困難,而需大口吸氣的聲音。

當前進入秋季,秋冬及春天都是嘶哮症的發病高峰期,即香港每年的11-4月。預防兒童患上嘶哮症與預防流感的方法相同:
1.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觸摸口、鼻及眼之前、進食前及接觸公共物件後要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將紙巾掉入垃圾桶,並要徹底清潔雙手。
2. 正確佩戴外科口罩。
3. 避免去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4. 注意均衡飲食。
5. 有充足休息。
6. 進行適量運動。

家長帶幼童趁放暑假外出活動放電,亦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如有發病症狀,可先嘗試讓病童呼吸濕潤空氣,如在浴缸放熱水釋出蒸氣,並儘快求醫。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