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8月8日)宣布縮短海外入境的檢疫時間,並推出“紅黃碼”新措施。海外經機場抵港人士由本周五起酒店檢疫期,由現在的七日改為“3+4”方案,即三天酒店檢疫及四天家居醫學監察。
香港商報
1、措施詳情
實施日期:8月12日
對象:海外及台灣地區經機場抵港人士
措施詳情:
1.確診旅客獲發紅碼,禁止離開隔離點。
2.非確診旅客獲發黃碼,用作管控家居醫學監測期間的活動。
3.由七日酒店檢疫改為“3+4”方案:三天酒店檢疫和四天家居醫學監察。
4.旅客抵港日計“Day 0”,其後於酒店檢疫三日,第三日中午可離開檢疫酒店,之後改為四天家居醫學監察,需接受黃碼限制;旅客如已預訂七天檢疫酒店毋須作任何更改,以原有文件登記,完成檢疫要求後可提早離開檢疫酒店,餘下的房費可獲退回。
5.持黃碼者需定時核酸檢測,每日快測和探熱等,可在戴口罩下有限度外出活動,如乘車、上班,及進入商場和街市購買日用品等。而抵港第一、二、四、六及九日要接受核酸檢測。
6.持黃碼者不能進入涉及除口罩、涉群組聚集的疫苗通行證處所,包括食肆、酒吧酒館、健身中心、美容院、遊戲機中心、遊樂場所、室內公眾娛樂場所及派對房間等,同時不能進入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學校及指定醫務處所。
7.當檢疫人士完成規定後,紅黃碼會自動變成藍碼,而紅黃藍碼均會在安心出行上展示出來。
8. 安心出行將推出更新版本,使用者及處所負責人需更新至最新版本。市民可繼續使用原有的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
2、紅黃碼正式上線
與“3+4”的隔離政策同時上線的還有“紅黃碼”。
圖:香港商報
特首強調,紅黃碼僅適用於由機場入境香港的海外及台灣地區人士。所有人入境即被賦於黃碼,一直到“3+4”的隔離檢疫結束;如在隔離期間確診則升級為紅碼。
拿到黃碼的人行動受限制,但如果每天快測均為陰性結果,則可以在進入健康監測階段乘坐公共交通。
紅黃碼會在完成隔離後自動變成藍碼,不同顏色的碼會在安心出行上展示。大家只要下載最新版的APP即可。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內地往香港機場不在政策以內。也就是說,內地(除廣東外)通過香港機場入境香港,還是維持7天或14的政策。 (完成疫苗接種的7天,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需要14天,12-17歲的小孩,如接種過1針复必泰或科興,是可以隔離7天。如接種其他疫苗則需隔離14天。11歲以下尚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可隨合資格到港的人士陪同登記來港)
圖:香港商報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根據數據分析後決定新安排,這麼做是有道理的,3+4和紅黃碼的推行都在風險平衡可控的情況下,而三天酒店檢疫後確診風險是低於1%。
在以往“外防輸入”的過程中,發現4%入境人士確診帶病毒,但有一半個案是抵達香港機場核酸檢測已找出,而在指定檢疫酒店第二天核酸檢測中也累計找到80%個案,即每1000個由海外或台灣地區抵港人士只有8人是新冠感染者,呈現低於1%的陽性比例。
3、大家最關心的兩個問题
1、 和海外通關會不會導致疫情再次爆發?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出,奧密克戎潛伏期短,他引述香港數據稱,現在每1000名旅客中找到的輸入確診者約40宗,通過機場檢測安排可隔離20人,另外20人入住檢疫酒店第三日檢測陽性機會低於1%,而現時社區感染風險是超於1%,即入境旅客的風險是低於社區的任何一個人。因此若酒店檢疫期維持七天,似乎不符成本效益,影響香港與國際連接。所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調整。事實上關於這縮短海外入境隔離檢疫這件事是存在共識的,前段時間內地也將海外入境隔離縮短至7+3。
2、 是不是放棄和內地通關了?
也有記者問到了這個問題,李家超回應指出與世界接軌和與內地通關是沒有矛盾的,兩件事都需要做,在風險可控下,盡量保證民生活動。至於內地有自己的檢疫要求,會將香港情況與內地有關單位積極溝通,在與內地就通關有共識前,不便公開有關細節,避免信息混亂。
李家超又再次強調政府防疫政策,包括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科學精準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平衡風險與經濟動力;減少重症及死亡;以及保護“一老一幼”及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