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初香港發現疫情以來,已有1.1萬多人受感染,210人死亡。為了防疫,香港只好嚴守社交距離,香港市民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經濟活動都因而無法正常進行,所以大家都盼望著疫情能夠早日過去,香港最壞時間是否已過去呢?記者特別走訪學者及財經分析師,看看情況如何。
香港疫情最壞時間已過,經濟正慢慢復蘇。
香港接種疫苗數字明顯上升
可放下心頭大石
近日,香港疫情已趨穩定。雖然有一個多月時間,香港只有外來個案,連續清零40日,但遺憾的是記錄日前“斷纜”,因本地一名17歲少女確診感染新冠,其母親與姊姊亦接連確診。社區內出現感染源不明的確診個案,令香港穩定清零的疫情局勢再度被打破;而且三人均感染N501Y變種病毒,確診前足跡更是遍布全港多區,令人擔憂本港社區或再度爆發新一輪疫情。
特首林鄭月娥說,在政府推動及企業機構支持下,新冠疫苗接種有明顯上升,政府對變種病毒爆發放下心頭大石。
特首林鄭月娥於6月15日出席行會前的記者會時表示,在政府推動及企業機構支持下,新冠疫苗接種有明顯上升。她指,本港接種疫苗情況,對比國際不算很差,但仍要繼續努力,才能達致免疫屏障。
截至6月17日晚,特區政府已為市民接種3,080,600劑疫苗。其中,約1,847,1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1,233,5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這表明已有27.7%合資格市民接種首劑疫苗,18.3%的人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
她又指,目前私人企業合共提供1.8億元獎賞,希望能推動市民接種疫苗。她強調,早前出現的變種病毒個案,並無出現社區感染或爆發是“好好彩”,她認為本港可放下心頭大石,認真向前檢視社交距離及外防輸入措施,做得更精準同時方便人員往來。
港府紓困措施有助恢復經濟
談回香港經濟,特首林鄭月娥於較早前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香港最壞時間看來已過,料今年增長3至5%。低過今年2月財政司長陳茂波預測今年經濟增長介乎3.5%至5.5%。
林鄭指,過去兩三年香港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中美貿易糾紛、社會動蕩和全球新冠疫情等,“現在看來最壞的時間已經過了”,估計香港今年經濟有3至5%增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6月13日的網誌表示,隨著防疫控疫工作漸見成效及接種疫苗的人數持續增加,香港經濟正逐漸重拾動力,生產總值回復增長的同時,就業市場亦見改善。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6月13日的網誌寫到,隨著防疫控疫工作漸見成效及接種疫苗的人數持續增加,過去一年半受疫情打擊的本港經濟,也正逐漸重拾動力,生產總值回復增長的同時,就業市場亦見改善。
陳茂波指出,失業率在今年初上升至7.2%的近17年高位後逐步回落,按近月的改善速度,稍後公布的失業率很快可以回落到近一年前的水平,但與疫情前幾近全民就業的狀況相比,還是有很大距離。
記者翻查統計處資料,去年3月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而去年4月至6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百分之6.2%。
另外,陳茂波日前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曾表示,香港經濟在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大幅增長7.9%,扭轉此前連續六個季度同比收縮的情況,但整體經濟活動仍低於衰退前的水平。
陳茂波指出,香港第一季的經濟復蘇主要是由貨物出口帶動。至於內部需求方面,由於早前本地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幹擾消費活動,第一季私人消費開支即使在比較基數較低的情況下,按年只達到1.6%輕微實質增長。隨著外圍環境好轉,營商前景逐漸趨向正面,整體投資開支則溫和增長4.5%。
在展望香港本地經濟發展時,他表示,隨著本地疫情減退,營商氣氛近期已有所改善,而政府早前實施的多輪紓緩措施支持,包括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逾1200億港元的逆周期措施,應有助內部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恢復。
陳茂波強調,要推動經濟持續繁榮發展,最重要是安全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去年的《香港國安法》,加上剛生效的《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確立了香港的政治新秩序,讓香港重回社會安全、政治穩定、守法有序的環境、讓“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
他說:“這有利整個社會聚焦全力逐步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亦有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在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為香港的經濟創造新的發展動力。”
社會安定 經濟持續復蘇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國際與發展經濟學碩士課程兼任教授何濼生表示,5月份香港采購經理指數(PMI)由4月份的50.3,升至52.5,創2014年2月以來新高,其顯示香港營商環境連續第4個月好轉。
何濼生表示,香港營商環境好轉。
然而,企業5月份聘雇的員工人數,4個月以來首次下降,顯示就業空間未有改善。此外,企業5月份的積壓工作量隨市場需求回穩而再度累升,增長率更是2014年2月以來最急。
他表示,防疫限制於4月底進一步放寬,對香港的經濟表現有正面效應。經濟環境與營商信心轉強,有利於經濟活動進一步擴張。而5月份從海外新接的訂單量重回升軌,當中包括連跌3年的內地訂單亦見起色,是利好跡象。
不過,何濼生指,成本通脹擴大,卻與經濟活動增長一脈相承;惟企業並未因此透不過氣來,還須審視勞動力擴張的平穩趨勢。他說,香港今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取得正增長,所以他預測2021年GDP增長6.8%。
郭家耀表示,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趨向穩定,市民消費意願上升,零售業表現改善。
正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趨向穩定,市民消費意願上升,零售業表現改善。繼3月之後,4月及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上升,顯示香港零售市場最壞時刻已過去,相信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今年上半年均能正增長。
他又指出,防疫措施於4月底進一步放寬,帶旺5月份香港商業的業務量;雖仍有個別企業續受疫情影響,但產出量的增長率已呈2018年2月以來最快。
他認為,疫情告穩是新業務量增長的原因之一,企業增產有賴新接訂單量進一步改善,企業從海外新接的訂單量回升,首次突破2019年3月以來的下跌周期,當中更包括來自內地的新增業務,在連跌3年後終見起色。
“目前的數據都表明香港經濟正在從低谷中反彈。但是,要想真正實現復蘇,還是需要與內地恢復正常往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認為,要進一步刺激香港零售業,需要更多香港市民註射新冠疫苗讓疫情盡快完結,吸引大量外來遊客尤其是內地遊客到香港消費,這才是支撐香港零售市場興旺的根本保證。
何濼生及郭家耀都一致認為,政府控制疫情很重要。他們說,很多歐洲國家,在疫情遠沒有香港控制得好的情況下,已放寬了很多防疫措施。以香港目前這樣的狀態,應不難與他們建立旅遊氣泡。至於內地,只要香港沒有社區傳播,給香港人返內地,風險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