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封面專題
外媒速覽
專家論壇
特別專題
觀察時評
財經透視
記者連線
熱點追蹤
區域聚焦
北京視角
台海觀瀾
國際舞台
香港財經
繁體
/
简體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期
按年份期數:
請選擇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期數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首頁
>
熱點追蹤
>
正文
香港三無大廈隱患多 限聚令下成毒窩
本刊記者 沈雨青 [ 2021-01-13發表]
【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林鄭昨日(1月12日)上午舉行的行前會上表示,現時不宜放寬防疫措施,料市民農曆新年要平靜渡過 。換言之,香港史上最嚴苛的限聚令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在限聚令下,有一種暗夜幽靈式的存在正悄然張開深淵巨口。這個地方向來污穢不堪,無牌賣酒、違禁品交易在此地屢見不鮮,有些甚至成為黑幫招募新血,教唆成年人犯罪的溫床。
犯罪溫床“禍害整個香港”
這個地方,就是“樓上酒吧”,或者說,是大多數“樓上酒吧”的經營場所——“三無大廈”。
什麼是“三無大廈”
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平日可能相安無事,但當有問題時,例如要維修升降機、翻新外牆,才發覺沒有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業主們要達成共識,非常麻煩。
深水埗很多“三無大廈”天臺,已被露宿者佔用
限聚令下,持牌酒吧無法接待市民,不少無牌樓上酒吧趁機攬客,大做獨市生意。
這類樓上酒吧向來污穢不堪,一是經常涉及黑幫操縱,場內經常出現毒品交易、買賣違禁品和無牌賣酒。
二是樓上酒吧可能成為假難民的避難所。一些假難民會選擇在樓上吧為犯罪集團打工,這對社會治安而言是不小的困擾。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限聚令下,年輕男女紮堆狂歡,蒲吧有誰會戴口罩?於是夾雜著汗水和唾液的空氣在狹小房間中彌漫,讓一間間樓上酒吧成為病毒繁衍的溫床。
為減少“播毒”風險,挽救失足年輕人,香港警方在歲末新初加強執法,重拳出擊,端掉不少藏在“三無大廈”中的魔窟。
2020年12月25日晚上約11時,觀塘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特別職務隊及東九龍總區機動部隊根據線報及經深入調查後,突擊搜查成業街15至17號兩單位,搗破一間懷疑無牌酒吧及一間正在營運的派對房間。
當中一名33歲男性顧客身上被搜出約1.4克氯胺酮,市值約690港元。行動中,警方檢獲超過100罐啤酒及30支烈酒,總值約31萬2千港元。
觀塘警區特遣隊、刑事情報科及新界北機動部隊多名人員,於元旦翌日兵分多路,突擊搜查觀塘區內14間派對房間及樓上酒吧,其中搜查興業街一單位時,搗破一間正在營業的無牌樓上酒吧。
該單位僅約800平方呎,竟容納了大約50人,多臺顧客共用水煙,環境十分惡劣。50名顧客(包括29男及21女),年齡介乎14至36歲,全部涉嫌違反“限聚令”及“在沒有領有酒牌的處所飲酒”被捕。警方同時在單位內檢獲130罐啤酒、八支紅酒、34支烈酒及多支其他飲品。
1月10日淩晨,警方東九龍總區刑事部、觀塘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聯同東九龍總區機動部隊搗破2間位於觀塘鴻圖道42號及新蒲崗大有街33號的無牌樓上酒吧。
行動中,警方於鴻圖道無牌酒吧內,檢獲約100罐啤酒及50支烈酒,總值約53,000港元;據瞭解,上址面積約150呎,運作約2個星期,除提供酒水外,亦可讓顧客吸食水煙。在大有街33號的無牌樓上酒吧,警方檢獲533罐啤酒及36瓶烈酒,總值約47,000港元。
此外,這類樓上吧的經營地點——“三無大廈”,消防安全成疑,極易造成火災等安全隱患。
例如2020年11月15日,香港九龍佐敦廣東道560號一座老式居民樓就因年久失修,加之消防檢查措施不足,釀成近年來香港最大一起火災慘案,火災中17人被送院,8人遇難6人受傷。
哪座“三無大廈”會成為下一個“淘大花園”?
香港水務安全學會會長陳漢輝2020年12月31日於港臺節目中稱,相信第四波疫情多宗確診個案與排汙渠滲漏有關,或因管老化破裂、錯誤改裝喉管等,令帶病毒的空氣滲漏到單位。
“老化”、“錯誤改裝”,這些字眼聽起來仿佛就是“三無大廈”的專有形容詞。可以說,以唐樓(樓齡至少60年以上)為主要建築形式的“三無大廈”,本就存在嚴重的老化風險。
最要命的是,“三無大廈”沒有管理方跟進大廈工程問題。香港管線學會前會長、國際管線專業學會執行會長黃敬曾建議,大廈天臺排氣管應由1米增加為2到2.5米,並增設漏斗形阻隔器。因為大廈的垂直污水渠一般於天臺設有排氣管,污水渠內帶有病毒的空氣會經排氣管排出,若風吹會造成擾流效應,會將病毒帶進高層單位。
一般大廈若居民自行檢測出喉管滲漏等問題,會立即找小型承辦商跟進。同時也有管理方按照專家的防疫建議,加裝設施保證病毒不易在樓宇中傳播。但無人管理的“三無大廈”,讓這些本該做足的防疫措施成為無人問津的懸案。
“三無大廈”平日裏或許可以相安無事,但無人管理遇到世紀疫情,居住隱患再次陡然上升。
不法之徒賺快錢從來都不是新聞,火災、“播毒”隱患也只是“三無大廈”暗黑面的冰山一角。舊區改造與屋宇整治一直都是香港社會管制中的“老大難”問題,還需政府在治理中多花力氣,制定法例規範,徹底杜絕隱患。畢竟突擊檢查不是長久之計,臨時撥款也未必能解燃眉之急。
經導全媒體矩陣
微信
微博
FaceBook
網站(江西頻道)
網站(台海新聞中心)
眾志成城戰疫情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閒話大灣區
光明科學城 閃耀高交會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485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進出口商品
名稱與編碼中英文查詢
中國海關統計諮詢服務
廣州會計師事務所一覽表
經導系列雜誌-《同心》會刊
經導系列雜誌-《文化深圳特刊》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友情鏈接:全球商報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