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台海觀瀾 > 正文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 恐進入“黑暗時期” 面對“前所未見死亡率”
■ 本刊記者 李文慧 [第3517期 2022-05-16發表]

▲自今年初開始,台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口比率就停滯於七成左右,而未接種者又多為老年人,疫情爆發時,他們便最易成為“犧牲品”。  (視覺中國圖片)

近日,台灣地區的疫情高燒不退。自4月初當地已出現社區感染的迹象,之後疫情快速升溫,至4月底每日確診數已突破萬例,進入5月後,疫情更是進入猛增期,5月9日確診40304例,僅隔一天就一步邁過5萬大關,5月12日新增確診超過6萬例,不斷刷新紀錄,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可以預期確診及死亡人數仍將會在未來繼續爬升。

嚴防守門兩年的台灣,在傳染力更強的奧密克戎變種毒株進攻下,不斷創下疫情新紀錄。按照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預估,台灣本輪疫情高峰期在5月20日到6月10日左右,到7月才能緩和。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則稱,台灣短短數週內單日確診從數百例飆升至數萬例,正面臨垂直感染軌迹的可怕前景,台灣未超前部署,今夏恐面對“前所未見死亡率”。據估算,台灣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在高峰期,恐怕將達到20萬例。

 

防疫延宕,冤死多少人命?


台灣從4月調整策略決定“與病毒共存”後,確診人數激增,防疫方面跌宕延諉,存在諸多亂象。尤其快篩試劑不足且價高,對民眾上班、上學造成困擾,一些地區藥局大排長龍還不一定能買得到,顯然當局並未有準備好足夠的快測試劑。

快篩試劑是疫情期間市民自主應變、維持正常生活的重要工具,但蔡當局防疫部署嚴重落後,快篩試劑既貴又難買,即使實名制上路,每家藥局一天只配售七十八份,市民每天搶購一空,跑了多家藥局都買不到。台當局充滿政治考量,寧願看着民眾在街頭苦苦排隊曬太陽,無視民眾買不到快篩試劑的焦慮,也要卡住捐來的試劑,只因是“大陸製造”。

而且,台灣確診個案急增,很多輕症患者也湧到醫院急診求醫,令當地醫療系統不堪負荷。台北市聯合醫院一名急診護理師痛訴,快篩陽性民眾擠爆急診,造成大量人力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1名重症病患無人急救逝世。護理師表示,每天8小時的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的100多人,人力配置不斷因醫護人員確診、隔離而縮減。

5月初,台大醫院已表示急症室求診人數為平常兩倍,一度出現兩名護士照顧百名病人的情況。而重症大量增加亦致床位短缺,甚至有傳一些醫院因床位不足而要病人在戶外輪候的情況。這樣下去恐怕會癱瘓整個緊急醫療網絡。癱瘓緊急醫療網絡的後果就是那些重症病人包含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

醫療系統崩潰的一大原因是分流做得不好,很多初檢陽性的市民出於恐懼湧入醫院急症求診,但當中並非全有需要入院就醫。而且台灣又未有建立方艙醫院這類專門分流輕症病人的設施,也變相加重了醫院負擔。

目前檢測量達極限,醫檢師過勞,醫院的急診室也面臨極大壓力,意味着可能導致更多民眾不幸病歿,而且台灣面對奧密克戎疫情,台當局放寬防疫沒有提前部署,“且戰且走”讓人困惑。

此外,台灣當局亦未有善用時間積極推廣疫苗接種。自今年初開始,台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口比率就停滯於七成左右,而未接種者又多為老年人,這使疫情一旦爆發時,老年人口便最易成為“犧牲品”。由於台灣仍有15%的人口未接種疫苗,75歲以上的高齡群體則有超過21%未接種疫苗,加上弱勢群體的低免疫力,現在死亡人數較低只是假象,真實數字恐怕約需2至4週後才開始浮现。

 

綠營金主有“綠色通道”


台灣這一波疫情驟緊,不但快篩試劑一劑難求、價格昂貴等亂象沒有得到解決,綠營還被曝出醜聞,給金主企業開“綠色”通道。

台當局有關部門4月底火速核准“福又達”公司進口首批新冠唾液快篩試劑(自檢包),該公司被曝曾為綠營政治人物提供大量政治獻金,疑似綠營趁機大發疫情財。

怪不得前衛生部門負責人楊志良要捐贈1000萬劑快篩試劑,遭台當局為“大陸製造”為由而刁難。原來是民進黨當局是要把銷售快篩試劑的財路留給“自己人”。

疑點重重,此外,國民黨方面披露,台當局衛生福利部門核准進口快篩試劑的22家廠商,其中一家前身是資本額僅新台幣200萬元的小吃店,卻搖身一變成為生技醫療公司。

台當局5月2日向這家公司發函,要求緊急採購1700萬劑家用快篩試劑。這家公司沒有投標經驗、沒有健全財務、負責人信譽不佳,卻能接下1700萬劑快篩試劑採購大單,總金額高達16億元,這中間有何種利益輸送行為?難以不令人生疑。

如果說疫情是“天災”,那麽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可稱做“人禍。”民進黨當局朝令夕改的防疫政策也引發了民怨,台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月10日被數百名抗議者包圍。抗議者包括一線醫護人員及機師工會成員,他們不滿民進黨當局對他們長久以來的建議視而不見,認為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只會喊口號,不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更多問題,讓確診醫護無法休息,他們要求陳時中出來“講清楚”。

另外,據台灣“中時新聞網”5月12日報道,台灣民眾抗疫面臨諸多困難。就在形勢嚴峻之際,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本月11日卻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台灣的防疫團隊,“應該算是最努力的團隊,成績也相當好”。她因此要求島內各界給予防疫團隊“最大的支持和鼓勵”,為他們打氣。

蔡英文的貼文發出後,立刻引發島內網友不滿。不少網友留言批評稱,“日增幾萬也算成績相當好,叫自我感覺良好吧”、“配套設施根本還沒準備好,就要‘與病毒共存’,拿民眾生命開玩笑!”、“蔡英文看到了嗎?第一線醫護人員都快累倒了,要怎麽對抗病毒?”、“民眾納稅錢到底在哪?沒疫苗、沒快篩”等等。

 

台灣此波疫情之反思


其實台灣當下的情況和香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台灣這波疫情出現的問題,很大部分都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出現過:醫療系統瀕臨崩潰、醫療物資短缺、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不高……然而,當下台灣疫情反映台當局並沒有從香港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今日他人的問題和痛苦很可能他日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因此,善治者應該努力從他人的經驗和不幸中汲取教訓,為自己做好準備,這才能避免或減少不幸的發生。台灣疫情才剛開始爬坡,民進黨當局最好還是卯足勁做好防疫工作,不要口罩、疫苗、快篩試劑、藥品、病房全都慢半拍,落後部署。

一個一個無辜的生命逝去,這樣對他們太不公平了。正如網友評論,“什麼都缺還敢說我們準備好了什麼都不缺,也只有民進黨敢拿命開玩笑”。將帥無能,是因為政謀蔽目,不見疫情,也不見民疾。


經導全媒體矩陣
海南瓊海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44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