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台海觀瀾 > 正文
將老字號年輕化、國際化—訪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嵐欣
本刊記者 何潔霞 [2015年16期 2015-08-10發表]

傳統食品品牌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畜) 在上一輩的台灣消費者心目中是一個優質品牌,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老字號可能是一項挑戰。新接班人副董事長張嵐欣對本刊記者說,努力俘虜年輕一代的心,以及開拓國際市場,建立新的形象,是未來新任務,她已經準備好迎接這項新挑戰。

第三代接手

台畜對香港人或大陸人來說,可能很生疏,但對台灣人來說,就是一個老品牌,很親切。上世紀60年代初期,養豬是台灣屏東地區農村主要副業。當時的屏東縣長張豐緒和政府官員為增加農民收入,倡導外銷肉類加工品,在1967年7月創辦了中日合資的現代化肉品製造加工廠—台畜,開始生產冷凍豬肉,並開拓日本市場的冷凍肉專營加工廠。因台畜成功外銷冷凍肉品到日本,解決了台灣毛豬生產過剩及滯銷困境,更促進了毛豬品種改良,奠定冷凍豬肉外銷之基礎。

1968年9月起,台畜陸續開發生產出八大類產品,包括西式火腿、西式香腸、煙肉、中式香腸、肉鬆等加工類產品。為加強服務消費者,也陸續在台灣各縣市設立經銷商與專櫃,並將產品推廣到各大市場與超市,同時也與各大餐廳和飯店合作,生產副製產品。

台畜張家在台灣政治商界頗為顯赫,張嵐欣的太祖父張山鐘曾留日學醫,是屏東縣第一屆民選縣長,台畜的創辦人為張豐緒,曾擔任過兩屆屏東縣長,後出任台北市長、內政部長。父親張裕屏是第二代掌門人,張裕屏近年啟動兒女接班計劃,三年前長女張嵐欣首先被叫返台灣,從董事長特助一職開始磨練,去年已升任副董事長,今年32歲,主掌策略營運管理。

張嵐欣的弟弟張華欣,年僅26歲,自日本留學畢業後,就被叫回台畜上班。張華欣被派駐台畜屏東廠,主要負責前線肉品處理及銷售事業。

近三個月張豐緒更叫回二女張可欣。張可欣現年28歲,求學時專攻視覺設計,在美國華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工作室待過2年,此次回台責任頗大,要建制台畜的“外購事業處”,例如到全球各地找尋好的肉品、紅白酒等,並引進台灣,成為台畜未來發展潛力所在。

拓展國際市場

今次張嵐欣專程來港是推銷台畜德式香腸及美式厚切培根,德式香腸曾獲得2006年台灣品牌金像獎,獲得2015年美食界奧斯卡的比利時iTqi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二星獎,而美式厚切培根則獲2015年台北國際食品展創新產品銀牌。

她說,公司的歷史比她的年歲還大,自己從小吃台灣農畜的培根、肉鬆等長大,但是與她同輩的朋友們都對台畜比較密生。然而,外人看到的對比,對張嵐欣來講,都有可融合之處,甚至是很有發揮的空間。

不同於很多新一代企業家,多半不願意進到家族事業體系,張嵐欣反而在大型律師事務所及外商闖蕩後,自己決定要回來。她說,因為我們很喜歡爺爺,這是爺爺創的公司,必須回來幫手打理。

回到台畜,從董事長特助開始做起的張嵐欣,越做越起勁。她說,越來越喜歡這個由爺爺張豐緒創立的公司,公司雖然有歷史,多數同事們都很資深,但是很能接受新事務,彼此當然也會有想法上的不同,不過因為好溝通,最後也都能融合。她指着一位在展銷攤位上工作的同事說,他爸媽都是在公司工作,我們很重這種承傳關係。

過去,不管是在律師事務所或是在外商,張嵐欣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領域內,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現在,求知慾變得很強、也變廣了。她說:“因為扮演統籌管理的角色,因此不管是法規、營運、甚至是工廠現場,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張嵐欣繼續說,在品質的追求上,台畜一直嚴格遵守食品相關規範,甚至是走在法規制訂之前,舉例來說,台畜擁有許多 “第一家”的頭銜,包含第一家取得國家CAS標章、第一家使用HPP高壓滅菌技術,以及第一家導入安心食品履歷等等。這也是為甚麼在價格上,台畜會是比較高的原因。我們期待的是讓消費者買得安心;我們提供給消費者的第一個考量不是價格,而是品質、安全、健康。 


“品質有保,以及符合國際標準,有利開拓國際市場”她說。

搞網絡經營吸引年輕客群

她又說,回台畜工作後,主力搞年輕化及國際化,首先拓展網絡經營,主要靠官網搭配社群網站作為平台。

她介紹說,現階段的經營目標主要是推廣品牌的形象,增進品牌的知名度和力量。台畜是一個傳統企業,上一輩的消費者非常熟悉這個品牌,但是35歲以下的消費者,對台畜是相對陌生的。希望藉由網絡,接觸到25~45歲的族群,也就是未來主流的消費者,讓他們建立認知,然後再進一步購買產品。

她說,台畜正在重新建構一個網站,以替代現有、較為傳統的網站。新網站將以清新、簡潔、吸引視覺的呈現方式,傳達台畜品牌的新形象和內涵,讓年輕的族群有一個舒服的瀏覽體驗。網絡商店的部分將會增加一些現代的元素,如能夠搭配活動使用的小工具等等。

“對於目前的家庭主婦來講,可能她們寧願到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去購買,用線上購物的方式去購買新鮮食材,在台灣現階段可能還是一個起步,或是一個不完全成熟的市場,在這個階段就投入進去,是要先人一步。”她說。

除了公司網站外,還有Facebook粉絲頁。她說,這粉絲頁已經營了超過二年,目前有9000多位粉絲,之前經歷了不同的經營者,包括代理公司。但由於外包公司對於品牌的內容只有初步的了解,導致在推廣品牌時,無法精準地傳達信息;而在推廣某個產品時,也無法傳達給目標族群,效果不如理想,所以在去年決定收回由自己經營。

另外,還籌備了其他幾個社群賬戶,包括YouTube、Twitter、Google+,及中國大陸的微博,目前正在預備內容的階段,希望藉由多元的內容,讓各個平台都能串連起來,例如微博是針對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推動外銷產品;YouTube頻道則是以有趣的內容為主,藉由動畫、插畫,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去呈現比較“生”的內容(如製程、健康、產品安全、法規相關的內容),以增加信息的散播率。Twitter 與Google+兩個社群賬號,目前主要是備而不用,只是定期加入一些基本內容。因為畢竟面對網路群眾的平台還是以Facebook為主。但當面對 Facebook重大變革時,如今年年初,在沒有買廣告的情況下,可能會有觸及率降低的現象,台畜因此希望隨時要有一個後備平台作因應的動作。

她強調,目前台畜年輕客群約佔兩成生意額,正不斷攀升中。未來方向除了要積極與主流消費客群建立連結外,更長遠的目標是為品牌建立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讓它成為一個標誌,傳達這個擁有悠長歷史的品牌一直在傳承着“品質、安全,與健康”的核心價值。她滿有信心地說,台畜透過網路和社群媒體的經營,將可以實現這個理想。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