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2年歷史的美都餐室,充滿老香港餐室味道。(本刊記者何潔霞攝影)
香港地,店舖開開關關都是很平常的。油麻地廟街那間美都餐室,早前在3月關閉了,不過在10月28日悄然復業;而號稱香港旅行社最老最大的康泰,最近全線結業,開店閉店只是商業活動而已。
美都復業 吸引大批打卡客
今年3月香港疫情嚴重之際,美都餐室曾關門休業兩個月,5月疫情稍緩重開。但7月美都突然關門,又在餐室門口貼告示,中英文夾雜,說了些很有玄機的話,如“人生有幾個10年,不經不覺,美都餐室都度過了72年”,又說“就讓他在這個時候放鬆一下心情休息休息。”更指“係咁先啦,下次再見。”
但就像關門突然,美都復業也很突然,10月突然在餐室門外貼出告示,指10月28日起事業回歸,告示更寫着“講過我哋一定會再見”。
美都餐室是間老派冰室,午餐晚餐時段的焗豬扒飯、中式牛柳燴意粉、錦鹵雲吞、咕嚕蝦球炒河等,以及下午茶的菠蘿包、蓮子紅豆冰,都是打卡食物。雖有人說味道“麻麻地”(即一般化),但每個人都認同的是,美都72年不變的懷舊味道,包括地板牆身全是馬賽克磚,卡位就是硬硬的木板,天花板轉着大吊扇等。如果傍晚一抹夕陽灑進窗花,就更加有老香港味道。
美都餐室第三度復業吸引市民前去打卡,記者在10月29日中午去過美都,但當時沒有客人,服務員只有一個,十問十不知。
11月3日晚記者再到訪,發現有客,更吸引路人駐足攝影。這天傍晚,有少年時期便經常用零用錢吃美都餐室的中年人何先生,亦有攜家人特意從港島來進行初體驗的陳先生,還有對香港充滿感情、體驗經典取景地的菲律賓外傭Mia,都在美都重開時來光顧。
何先生在美都餐室停業的幾個月裏感到失落,便在復業後來吃東西。“我坐幾個字就走了,主要係飲杯嘢,回味下個感覺。”何先生並不住在附近,特意從住所前來打卡,臨走前還給餐廳拍了照片,但遺憾發現少了菠蘿包等經典食物。
陳先生與女兒則是從港島來到油麻地,首次打卡。女兒表示不了解這間餐廳,只是因為爸爸感興趣便陪伴過來。陳先生早前便留意到美都餐室,覺得很特別,但沒想到停業,今日專程體驗懷舊的感覺。陳先生說:“希望香港可以保留多啲類似餐廳”。
Mia來自菲律賓,在香港居住20年,操着流利的粵語,對香港充滿感情。“睇到好多電視同埋movie(電影)係呢度(取景)”,今日本身不放假,但特意跟老闆請假前來體驗一下,計劃帶朋友再來。
記者想找第二代接班人黃醒芬,但沒找着,服務員哥哥還是不理記者,十問十不知,只說“食嘢坐低,不食嘢就不要阻礙他工作。”
康泰結業 前舵手不考慮接手
美都重開,懷舊有望,香港一間老牌旅行社要告別,又令眾人感傷。康泰旅行社號稱香港最老最大的旅行社,說其是最老之一,是它在香港經營逾半世紀;說其是最大之一,是有逾千員工,門市遍布港九新界,還在台灣地區、泰國、美國、加拿大等地開分社。
香港封關,旅行社苦撐,但沒想到康泰會全線結業。康泰結業,港人傷心,是因其歷史最悠久,很多香港人一家老小都跟過康泰團,當年捧紅港人赴台觀光,康泰功不可沒。還有另一個原因令其深入港人之心,是康泰80年代即資助香港選美,當年的香港小姐,都由康泰安排外景地拍攝。香港小姐選出來了,那外景地也成了康泰的熱線。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說,康泰作為行內的“老字號”,它暫停營業,已發出警號。
康泰因資不抵債,其母公司﹑於深圳上市的凱撒(深圳﹕000796)發公告,指董事會同意啟動自動清盤程序,開業約56年的康泰旅行社結業。據康泰旅行社網頁,黃士心於1966年創辦公司,及後他的兒子黃進達亦出任董事總經理。黃進達接受本刊記者電話訪問表示,自己已經離開公司幾年時間,內部有好大轉變,未必可掌握實際情況,因此目前暫不考慮接手,又指公司內有好多好員工,寄語他們繼續於業界內發光發亮。他又提到,疫情對業界有好大打擊,估計需要一段長時間才可以回到疫情前,雖然政府亦提供支援,惟面對今天的環境,希望有更多的支持。
其實,黃士心早於2011年將51%股份賣予與海航集團有關連的“勝投國際”,當時市傳交易作價高達7億元。時至2018年3月,海航系旗下、於A股上市的凱撒旅遊(深 :000796),收購康泰旅行社。
2018年5月傳出黃士心已經將餘下49%康泰股份售予勝投國際,惟他不回應事件,亦未見他離開董事會。直到2019年3月,黃氏父子向旅遊業議會及旅行代理商註冊處申報,撤出康泰旅行社,將所持股份悉數轉讓至勝投國際。雖然未知交易細節,但股份悉數轉讓後,就遇上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對黃氏而言,可說是逃過一劫。至於海航系的凱撒旅遊於2019年12月27日召開董事會,宣布以近1.2億元港元,向勝投國際收購康泰旅行社100%股權。
當時凱撒旅遊指,收購康泰旅行社可降低公司在香港、澳門和華南地區品牌開發成本,以及是以香港為紐帶,進一步拓寬出入境旅遊市場的重要舉措,但認為康泰業務發展有局限,很大一部分是受制於業務系統及網絡化建設落後,認為交易完成後,可將藉助自身優勢業務系統及網絡化建設經驗,幫助康泰旅行社完成升級。
意念雖好,但剛完成收購後不足三個月,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旅遊業近乎停擺,加上股東之一的海航需要資產重組,記者翻查海航公司業績,今年第三季淨虧損8,960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減少53.62%至9,494.3萬元人民幣;首3季已虧損2.6億元,股份亦跌落“ST”版,代表公司至少連續兩年虧損,有退市風險;母公司自身難保下,將康泰清盤也許是壯士斷臂。
三年疫情“黑天鵝”對香港企業造成史無前例的重創,店舖撐不下去的便紛紛關閉,有創意的,有能力的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在快速變革的時代,疫情這個偶然事件,加速了社區商業模式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