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卷首語 > 正文
生命的韌性,科技無法匹敵
本刊記者 梁帆 [第3544期 2023-05-25發表]
科技,永遠是把雙刃劍。

而鑄造這把劍的鐵匠,是人類自己。

萬年前,我們掌握了石器和火,用來打獵和部落爭鬥;踏入公元紀年,人類發明了火藥和指南針,用來開拓新大陸或掠奪當地族裔、資源;到了今天,我們可把人工智能作為輔助工作提高生產效率的良友,或當成心思縝密、毫無感情、生靈塗炭的戰爭機器。

可以說,鐵匠經驗越積越多,錘鍊得越來越猛,這把劍,亦愈發鋒利。

而舞劍者,還是我們自己。到底是把他視為夥伴,或者用作傷害,決定者,也是我們自己。

所以,不論器如何利,只要能善其身,便能用之其極。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之快,如平地驚雷般令全世界議論紛紛。無論是OpenAI的ChatGPT以強大且快速的學習能力和實用性震驚世界,讓馬斯克等千位科技行業大佬提心吊膽,發布公開信呼籲暫停半年開發AI;還是今時今日,名叫“AI孫燕姿”的歌手走紅社交網絡,歌曲發布量驚人,一度令網友驚嘆道“AI孫燕姿在攻佔我的耳機。”

皆證明,AI時代的大門,已被我們推開。

“AI確實可能殺死人類。”——OpenAI CEO阿爾特曼的最新觀點。

5月16日,Elon Musk接受CNBC的主播費伯(David Faber)的採訪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未來只能是兩種可能:“很有可能它會讓生活變得更好,我們將迎來一個富足的時代。否則,它會因為出錯並毀滅人類。”

難道是零和遊戲?非黑即白?難道在這一過程中沒有過渡的調和空間?

或許,結果唯有生或死,但其中有一個變量,就是你、我。從部落走出森林,到火箭飛向蒼穹,我們皆從未知困境中撕開裂縫,播下生機的種子。因此,生命的韌性,科技無法匹敵。

未來,永遠是未知,與其焦慮不安,不如傾聽筆者的這句:I would rather be optimistic and wrong than pessimistic and right.

愿你我在未知迷霧中尋迹光點,以熱情和勇氣擁抱未來——AI真人技術。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