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特別專題 > 正文
香港創科界立法會議員:河套地區是深港科創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
本刊记者 何洁霞 [第3551期 2023-08-31發表]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後,本刊記者特別採訪了與創科有關的三位香港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葛佩帆和黃錦輝。他們強調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一河之隔,直接跨境接壤,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協同發展潛力巨大。

邱達根:

港深聯動可一改過往只考慮自己的弊病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直言,香港過去一直在創新科技上落後,所以隨着《規劃》的出台,特區政府要重新定位,如何和深圳合作及分工甚為重要。他更認為,過去政府的態度是只考慮自己,所以發展一直很緩慢,這次《規劃》說得很清楚,深港要合作,兩地要聯動,相信特區政府亦必須提速。

邱達根繼續指出,目前河套0.8公頃土地與深圳河北岸面積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比較,實相形見絀。“落馬洲河套地區不足1公頃土地,新田科技城作為科技園區肯定不夠地方使用,雖然本港北部仍有很多土地,但大部分未Ready,未能配合新田科技城發展,一些科技公司如做AI、半導體、生命科技等,都需要土地才能發展起來,亦一直不能過河,限制了發展。但是如果深港兩地能合作,優勢互補,將有助創科項目在兩地一齊落地,例如實驗室可以在兩邊都設置,資金亦可過河等等,提供諸多方便。”

至於人才方面,邱達根認為,有關規劃亦能解決這方面問題,如容許公司在深港一齊落地,香港則可以用較便宜的薪水聘用內地人才,企業可以受惠。

葛佩帆:

對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更有信心了

互聯網專業協會創辦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就認為,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提出共30項措施,旨在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世界級創新平台,成為帶動周邊城市創科發展的引擎。

她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除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外,也將深港河套納入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而有關《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的公布,讓科創業界感到非常雀躍,不只對園區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亦對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更有信心。《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中包括協同香港推動深港雙方園區協同發展、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等四個方面的部署,都對香港創科發展非常實事求是及有針對性。

黃錦輝:

建議國家、深、港三方成立共同開發機構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黃錦輝強調,現屆特區政府已非常積極促進兩地攜手發展創科,期望特區政府在未來的“北部都會區”整體規劃中更好配合合作區的布局,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兩地創科深度合作。

他更指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河套區,擁有內地科技發展引擎和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的優勢,為更好地利用河套區這一特殊合作平台,建議由國家科技部、深圳市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三方聯合成立一家機構,作為河套區兩側的共同開發主體,由三方共同合作,統一推展河套區兩側的規劃、建設、營運和管理。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