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特別專題 > 正文
你需要了解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本刊记者 董新凯 [第3551期 2023-08-31發表]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的河套平原

何為“河套”?胡大海在《清代內蒙古河套水利開發史簡論》(碩士論文,1991.04)中指出,“河套”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明史·地理志》,據該書說:“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地。”簡單來說,就是河道走成“几”字形彎曲,像個套子!

北有“河套平原”,面積很大!北方有著名的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几”字形沖積平原,河套平原分東套平原、西套平原,總面積25000平方公里,很大!這裏沃野千里,水草肥美!

南有“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定位很高!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於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北區接壤處;1997年深圳河治理截彎取直,原本屬於深圳的0.87平方公里“几”字形河流環繞區,歸入香港管理。此後,這0.87平方公里與深圳河北側的3.02平方公里,合計3.89平方公里,形成獨特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獨特在哪裏?一個合作區,橫跨兩個行政區,一邊在香港,稱為香港園區;一邊在深圳,稱為深方園區;一區兩園說法由此而生!

 

重磅!國務院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


因為位置特殊,所以定位很高!

2023年8月29日,國務院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3.89平方公里的空間,規劃提升至國家級,由國務院發布,重要性不言而喻!

網友說,“這裏小空間,大希望!”

《規劃》中提到建設合作區,三個有利於:有利於深圳市創新科技管理機制、對接國際通行創新規則、開展國際協同創新、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有利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將自身科技創新、金融開放等優勢與珠三角地區完備產業鏈深度銜接,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規劃發展北部都會區;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

 

位於深港交界地帶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從過去到現在,河套深港合作區漸行漸近


1997年

深圳河治理截彎取直形成0.87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區。

2017年1月3日

深港兩地政府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明確雙方在河套(A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2017年7月1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下,粵港澳三地政府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明確提出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

2019年2月18日

國家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建立有利於科技產業創新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實現創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動”。

2019年8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出台,明確要求“加快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探索協同開發模式,創新科技管理機制,促進人員、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2020年10月14日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粵澳橫琴科技創新極點“兩廊兩點”架構體系。

2021年10月

香港特區政府《北部都會發展策略》提出“雙城三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於港深緊密互動圈,規劃將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整合建設“新田科技城”,面積約240公頃,成為打造香港未來矽谷、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