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特別專題 > 正文
記者直擊: 料農曆新年生意始好轉
■ 本刊記者 劉妍伶 [第3535期 2023-01-16發表]

▲擺滿揮春的雜貨舖店外擠滿了顧客,年味十足。(本刊記者劉妍伶攝影)

1月8日,內地與香港實行首階段免檢疫通關,只有約五千個內地旅客訪港,而旅客常出現的旺角及上水都未見昔日的人潮。有零售業界估計,農曆新年前生意才會好轉。

1月9日,正式通關第二日,本刊記者走訪距離深圳最近的香港市中心——上水,探訪通關後上水的現狀。記者原本預期的大量人潮並未在上水街頭出現,也未見有內地旅客拖行李在街頭掃貨大爆買的情形,昔日最受旅客歡迎的藥房、小吃舖頭仍然只有零星本地居民光顧,但北上的離境大堂卻擠滿了港人,情況令港人大吃一驚。

 

未見拖喼客
商舖料農曆新年生意始好轉


根據內地預約系統的數字顯示,大約有6600人來港。原以為內地自由行旅客回歸,本港藥房藥妝店、金舖生意可見起色,但當年極受水貨客歡迎的上水“藥房街”,即新發街、新祥街一帶,人流卻寥寥無幾,藥房大嘆“一個內地客人都沒有!”藥房與藥妝店也表示無法預期通關後的內地旅客量,估計預約制及限額制會影響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意欲。

根據新華社報道,通關首日有約4.5萬人經5個口岸北上,在連接福田口岸的港鐵落馬洲站方面,離境大堂內有市民大排長龍,正在等待辦理離境手續,對比起南下的人流,北上的人流明顯較多,數字上甚至多出約6倍。

“(內地客)沒這麼快到的,你看看外面的街上,一個客人都沒有。”上水藥房店員向記者表示,“(前一天)才剛剛通關,不會有什麼變化的,要等一段時間。”記者所見,藥房內僅有兩三名本地街坊幫襯生意,購買家中常備的防疫物資,如口罩、消毒酒精等,未見有大量居民搶購退燒藥、止痛藥等情況。

另一邊,昔日內地遊客經常光顧的金舖如今仍在“拍蚊”,金舖的貨架上擺滿整齊金飾及一排排空燈,門外有店員在吆喝過往行人入內選購,但行人意欲不高。有珠寶店店員告訴記者,估計要等到農曆新年前後,生意額才能有所上升。

“最近生意一時時的,有得做就做,沒得做也要硬着頭皮做,”在上水經營一家涼茶舖的店家告訴記者,“三年來少了很多旅客,生意自然受到很大影響。”不過,街的另一頭一家主營魚蛋粉的餐飲店,生意卻好得不得了,收銀表示“最近好忙,店內只有兩個樓面,有時候都忙不過來”。

記者發現上水有通往文錦渡口岸的直通巴士,但上下車的內地旅客並不多。

 

本地居民忙選花
街頭新年氣氛濃郁


雖然未見明顯的遊客人流量,但記者發現街頭其實人流量也不低,不少本地居民紛紛外出挑選新年裝飾、購置年貨。本地商家的心情也並沒有受到缺少內地遊客的影響,一早就開始打理自家小店,精心布置等待顧客上門。擺滿揮春的雜貨鋪店外擠滿了顧客,年味十足。街頭的雜貨鋪紛紛提前開店迎接客人。

居住在附近的本地居民,精心挑選準備過年的花。對於港人而言,過年少不了的就是“花開富貴”,牡丹、水仙、杜鵑、蘭花……琳瑯滿目、數不勝數的花卉被擺入花樽,用來裝飾新年的居家,好不熱鬧。

 

内地赴港簽火爆
下周或迎来赴港小熱潮


據媒體報道,近日深圳赴港旅遊簽注辦理數量劇增,廣州1月18日之前已無名額,珠海8個辦證點全部約滿至1月20日。

1月9日是赴港簽業務線下辦理首日,各地出入境辦證大廳出現“紮堆”現象,在珠三角地區,居民紛紛冒雨前來排隊。內地居民赴港需求亦呈多樣化,其中,探親佔據很大比例,其他如參加商務活動、個人遊、會友等亦不在少數。據預測,從本周後半段開始,香港將迎來內地居民赴港的一個小熱潮。

廣州市民李先生是接待大廳第一個完成赴港簽的預約者,他介紹,整個簽注過程非常順暢,從拿號到成功辦理,大約5分鐘就完成了。他收到了辦事回執,7個工作日內可以拿到證件。李先生表示,拿到簽注證件後,他會第一時間預約赴港名額。他在香港有不少親友,其中一位90多歲的婆婆,他想盡快去香港看望她。“老人家夫妻倆獨自居住,身體也不太好。當得知我們會第一時間去探望他們時,兩人非常興奮。”李先生說,如果條件允許,他會考慮接老人到內地過年。

隨着個人遊簽注恢復申請,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日前表示,內地旅行社將於下月初復辦訪港團,初時每日只有約10團、每團三四十人,並以來自廣東的旅客為主;個人遊則相信要到下月中以後才開始復甦。香港旅發局的資料顯示,2019年疫情前全年有4377萬人次訪港內地旅客,當中2512萬人次是以個人遊簽注來港,惟因受同年黑暴事件影響,兩者分別按年跌14.2%及19.8%。

數字顯示,2019年1月因春節關係,有554萬訪港內地旅客人次,2月則有460萬人次。其後受黑暴影響,同年11月的訪港內地旅客進一步跌至192萬人次,按年大跌58.4%。另外,2019年內地訪港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為5,990港元,按年跌14.8%;同年內地入境不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亦按年跌8.8%至2,198港元。

 

業界料通關安排突然
旅客還未做好準備


對於內地旅客南下零人流,不少市民猜測由於1月8日通關首日是周日,內地辦理赴港簽注櫃檯只開周一至周六,周日放假,所以內地旅客無法順利辦理赴港簽注,影響8日、9日的赴港安排。

另外,過往在農曆新年期間,北上回鄉探親和過年的香港市民本來就較多,反而南下的內地旅客只為辦年貨才會到港,而內地在疫情這幾年期間,內地市民也習慣了網購,自然年貨也早在網購網站上辦好。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的表示,訪港內地客人數未見顯著增加屬預期之內,因新安排來得較突然,加上臨近農曆新年,不少內地民眾早已計劃好行程。香港酒店業主聯會經理陳媛妍亦指,農曆新年前酒店預訂情況同樣未見起色,期望酒店入住率於下半年回復至疫情前的七至八成。

 

香港:等待春天 期望再次相聚


過去的1000天裏,香港本地經濟被按下“暫停鍵”,本地零售業墮入“冰河期”。無數的本地店鋪瀕臨倒閉停業,但他們仍勤懇工作,每日如常開店閉店,等待通關的“春天”。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1000天,過去的三年內,多少疫情下兩地情侶隔着鐵絲網互訴心腸、多少新婚夫妻隔着手機屏幕深夜思念,多少店家撐不下去無奈結業……

如今,“春天”已至,復常的生活正在逐漸恢復。正如香港海關在入境口岸寫着“歡迎蒞臨香港”的大字一樣,香港正期盼着內地朋友再度到來,期待再次相見!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