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特別專題 > 正文
兩地家庭: 我這次應該可以和他擁抱一下了
■ 本刊記者 沈雨青 [第3535期 2023-01-16發表]

▲1月8日,在深圳灣口岸入境廳外,來自香港的旅客留影。(新華社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通關網上系統1月5日傍晚6時開通,截至1月6日傍晚6時,僅僅一天時間,系統就錄得超過34萬人成功預約。部分口岸臨近農曆新年的預約時段更是爆滿,包括本月19日至21日,即年二十八至年三十,深圳灣口岸上午和下午時段額滿,港珠澳大橋口岸下午時段亦都額滿。

為此,記者採訪了幾名已經成功預約通關名額的人士,帶大家了解這些港漂以及兩地家庭的心情。

 

“這次我應該能和他擁抱一下了”


“疫情前兩年,我回去比較多,我前後回去了5、6次,最近一年半,因為名額的限制(從香港到深圳需抽健康驛站名額),我只在2022年聖誕節才回去了一次。”張女士是3個孩子的媽媽,目前,孩子與她在香港生活,丈夫則在深圳工作。她日前在朋友圈上載了一條帖文,說3年了,丈夫終於搶到了通關名額,可以回到香港的家,帖文中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張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工作時間相對彈性,可以隨時離港,但是他的丈夫是一名深圳的醫生,很難有時間,隔離十幾天回香港探望自己及孩子。張女士說“我和我老公的感情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結婚到現在有3個孩子都沒有吵過架的那種,然後我們疫情前會趁孩子睡着,兩個人晚上出去拍拖。而且之前他(丈夫)是每天都回來(香港)的,所以我們也從來沒試過那麼長時間的分離。”

在被問及“封關”期間,張女士的難處時,她直言自己這3年1人要照顧3個孩子,還要兼顧工作,丈夫期間也完全無法分擔,十分不易:“去年2022年3月份,那時候(香港)疫情爆發得很厲害,當時我先中招(感染),自己特別難受,還很擔心會傳染給孩子,最後3個孩子也都中了,那時候是非常絕望的。”

被問及聽到深港即將通關後的第一反應,張女士指,“自己心裏面感覺一下子輕鬆了很多”,她告訴記者,之前在香港裏裏外外都是靠她一個人,現在丈夫要回來了,至少在輔導孩子功課這方面,可以交給丈夫,她也可以“‘躺平’一下下了”。

不過,開心之餘,張女士對未來通關進程還是有隱隱的擔心,她說,“因為現在每個人只能預約一次,如果孩子爸爸接下來還要往返,但名額已經被預約滿了,我們還是不能很自由地往來。我想,比如一個人一次能預約5個日期的話,對於我們這種深港兩地家庭,或者說有迫切通關需求的人來說,可能就更好了。”

對於即將在香港見到丈夫,張女士直言,自己這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擁抱丈夫一次,她告訴記者,“我聖誕剛剛回了內地一趟嘛,原本想着,那次回去是要過二人世界的,結果我酒店剛隔離完,他(丈夫)又陽了,住進了他們醫院的隔離酒店,等於變相又要分開,等我1月1日回來的那天,他還是陽的,等於上次回去,也沒有過上二人世界,這次(能通關)的話,應該能(和丈夫)擁抱一下了。”

 

“和朋友聚聚才是我這次回去的重點”


“我太久沒回內地了,我相信3年內地變化很大了,也會有很多新的玩的地方,我就聽說深圳有一個新的網紅文創園,進去都要排隊(大排長龍)的,我真的很想去看看。”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陳志豪在預約通關系統開放之初,就成功搶到了前往深圳的名額。他說“自從2020年1月之後,我到現在都沒有回去過,真的有3年了,這次回去跟很久沒見的朋友聚聚,才我這次回內地的重點。”

陳志豪說,疫情前,每個月去深圳已經成為他的日常,“深圳最吸引我的,不是美食,而是夜市,因為香港也有美食,但是深圳夜市的氛圍,跟香港是完全不同的,很熱鬧,還有一些很具有內地特色的小吃,比如小龍蝦,但這些在香港很少,我相信幾年過去,深圳夜市可能又有新的好吃的東西出來了,所以這次(過關)我也很期待去看看。”

此外,陳志豪還面臨着一項過去經常往返深港的港人普遍面臨的苦惱,他告訴記者,“這三年,我內地很多銀行戶口因為過期,都被凍結了,我這次回去也要趕緊處理和解封這些銀行戶口。”

 

“正常通關後,我肯定會去玩密室逃脫”


九零後港漂韓先生,是香港港漂的典型縮影,成功搶到回內地名額的他告訴記者,封關三年,第一年及第二年的春節,他留在香港過年或許還無所適從,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家讓他甚為掛念,但今年自己已經完全適應在港過年這件事。目前內地對於他而言,更吸引他的,反而是豐富的娛樂設施。

“KTV、密室逃脫啊,這些比較適合年輕人的東西,在深圳可以說是便宜又多樣。”韓先生告訴記者,這3年在香港,雖然也能慢慢融入香港本地的休閒方式,去爬山郊遊,但香港在娛樂設施方面,確實不如內地齊全。

“我最喜歡的密室逃脫,這類驚險刺激的遊戲,需要有沉浸式的體驗、要逼真,這就對場地要求非常高,香港可能也有這類娛樂設施,但在香港就玩得不盡興,香港遊戲場地可能不足深圳的五分之一,在深圳一次遊戲可以玩1個半小時到3個小時,在香港很快就結束了,平攤下來,香港費用還貴很多。”韓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在香港玩這些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遊戲時,體驗感和性價比都比深圳差很多。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3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