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高交會,港澳展團除了港澳高校團隊在元宇宙傳導系統、製冷材料、醫療用品及器材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還有香港5所研究中心貼地實用的產學研互動成果以及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旗下的30餘家公司的科創項目,在眾多展區中格外亮眼。
▲設於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1B52的“香港館”,展期5天,由香港創新科技署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展出了香港5所研究中心貼地實用的產學研互動成果。(本刊記者莊紓攝影)
用手指去感受的元宇宙
香港城市大學的專項展館中,最受關注的產品是一個輕薄和材質都如皮膚一樣的手形材料。展位負責人姜顏洲介紹,這一材料實際上是可以接收和發送觸覺信號的無線輕薄的電觸覺反饋界面,通過傳導電流脈衝,人可以在虛擬世界感受到虛擬小球在手中滾動。
香港城市大學于欣格教授的團隊研發的手部皮膚集成電觸覺系統(WeTac),使用了柔性驅動電路和水凝膠電極手掌貼片,解決了手部觸覺界面體積龐大、界面剛性、受線纜束縛等多個瓶頸性問題,不光可穿戴、柔軟、輕薄、無線,而且可以根據用戶手部敏感程度輸出不同參數。
據介紹,現存的觸覺手套通常較為笨重,如元宇宙先行者Facebook母公司Meta的產品。而這種材料的誕生意味着,在元宇宙的世界,實現用手指去感受一切甚至發出指令的可能性又前行了一步,而不是只有視覺和聽覺體驗。在VR一體機已經大行其道的當下,說不定不久的將來VR一體機配備的手柄將會被一副手套代替。
▲本次高交會,元宇宙是一個大熱門,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手部皮膚集成電觸覺系統也備受關注。在VR一體機已經大行其道的當下,說不定不久的將來VR一體機配備的手柄將會被一副輕便的手套代替。(本刊記者莊紓攝影)
能省空調電費的製冷塗料
同樣來自城大的創冷科技受撒哈拉沙漠螞蟻自行變凍的特殊表皮結構所啟發,能反射絕大多數(大於95%)太陽光,同時有效地將熱量以中紅外輻射的方式,毫無阻擋地穿透大氣層,被寒冷的外太空所吸收。只要把塗層覆蓋在屋頂或外牆,毋須能源或製冷劑便可達至“無電製冷”的冷卻效果。
據負責人介紹,該技術已經運用到香港的家樂坊商場、山頂廣場、置地公司物流中心、房屋署公營房屋(愛民邨)等20多家建築中。以旺角家樂坊商場實測案例為例,通過塗上該塗料,頂層高達74.9°C的溫度下降約40°C,這能大大減少空調待機功率。夏天2個月內每使用1平方米,即能為空調節省585度電。
據創冷科技的徐冠華透露,他們公司還在陸續研發製冷玻璃等其他製冷項目,並希望通過此類產品研發,積極響應低碳的號召。
同樣低碳的香港黑科技材料還有既輕薄,同時強度還超過鋼、鈦合金,製作過程無毒無污染的超級竹子,已經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在內的多個獎項;還有高速低成本的基於墨水直寫技術的陶瓷3D打印,從易塑形的3D打印材料熱塑成為陶瓷製品,可謂智能時代的鬼斧神工。
深港合作出碩果
如果細心逛展就會發現,福田科技展區也藏着不少香港高校創科成果,如來自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的包括陶瓷3D打印在內的三四件成果。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些都是深港產學研協同結出的碩果。這些成果背後往往是入駐深圳產學研基地的初創企業,以港校畢業的創始人或來自港校的研究團隊為核心,受政府或基地扶持孵化而來。
多項目手持式核酸檢測儀的尚維高科就是以港科大研究團隊為核心,在河套深港協同創新合作區創辦成立的公司。負責人王均兒介紹說,他們所在的藍海灣孵化港,還有不少像他們這樣的初創企業,創始人或核心團隊都與各大港校有着不同程度的淵源。
無實用,不香港
香港的創科產品的一大特點就是,貼地實用。香港貿易發展局深圳首席代表曾沂靖介紹,今年香港館展出的創科項目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致力改善大眾身心健康,提升工作效率,並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比如,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抗生物污垢有機硅膠嬰兒用品”是耐用、可清洗,而且不會變色的長效抗菌嬰兒用品;應用科技研究院研發的“無線紫外熒光鑽石分析儀”組合了多種光學技術,能快速準確地分辨出天然鑽石、人工鑽石及仿鑽石。香港貿發局也正在向深圳水貝珠寶市場對接此技術。
在香港館以外的香港展位,還有5分鐘可止血大動脈的止血敷片,可探測營養成分、肉質變質、日化品真假及食品添加劑的多功能品質快檢儀等等,將實用科技研發做到極致。
“香港在科創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已經非常成熟,我們要做的是產學互動,把科研成果對接到企業上去。”曾沂靖強調。“我們希望通過高交會這個平台,把香港的研發成果對接到大灣區,對接到廣闊的內地應用市場。”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疫情及檢疫受限,此次高交會港澳及國外參展商總的來說仍相對有限。但據記者了解,在互聯網專業協會主辦的香港創科展區,仍有不少負責人是從香港專程趕來,為了在大灣區推廣香港的科創業務,開拓香港科創業在內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