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開幕。本屆高交會展期5天,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5600家展商、逾8600個項目參展。圖為高交會現場。(新華社圖片)
11月19日,為期5日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暨2022西麗湖論壇(以下簡稱高交會)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大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改革驅動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組織展覽展示、會議論壇、技術交流、合作洽談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持續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重要平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本屆高交會設福田和寶安兩個展區,還有西麗湖論壇和人才高交會、應急安全科技展等分會場,展覽總面積40.6萬平方米,是歷屆展覽面積最大的一次。經統計,5671家展商亮相實體展會,帶來展覽和交易的項目8667項,有1302項新產品和407項新技術為首次亮相,涵蓋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能製造、數字經濟、5G商用、物聯網、IT抗疫、芯片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信息安全、區塊鏈等領域。共舉辦各類高層次論壇、專業技術論壇等活動148場。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21.4萬人次觀眾現場參觀了大會。

▲11月15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杭州一家公司的機器狗在進行性能展示。(新華社圖片)
重大成果彰顯中國科技動向
一批體現“硬實力”的中國高科技產品參加了展出。其中,有央企、世界500強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企業、外資和行業龍頭企業近1400家;各類科研機構、高校、創新中心總計460家;商務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科院等部委局院的483家展商攜753項“十四五”規劃成果、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亮相。
另外,今年首次設置的深圳專精特新企業展,深度展現了深圳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力量。43家深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組團參展,分布在VR、機器人、醫療器械、芯片、軟件、物聯網、新材料、無人機、通信等多個細分賽道,1/4以上為已上市或擬上市企業,成為本屆高交會的一大亮點。
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高質量發展對節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節水高新技術成果展是本屆高交會新推出的專業展,來自水務運營、節水服務、工業節水、家庭節水器具等7個行業的46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展示了智能PLC控制櫃(可編程控制櫃)、浮游生物在線監測儀、水質綜合毒性在線監測儀等明星產品和項目。
在數字經濟展區,科大訊飛、曙光、漢王、思必馳、邁瑞、普渡等重點展商帶來各自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應用,讓人現場感受高新技術進步帶來的澎湃動力。
此外,本屆高交會還圍繞“20+8”產業集群,設立了多個產業細分領域專題展。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式引入合作資源,豐富的展示題材和內容讓參觀商近距離感受中國科技脈動。
高品質論壇探索科技未來新藍海
如果說各類高科技產品體現了高交會的硬核實力,那麼同期舉行的專業論壇會議,則集聚全球智慧,彰顯了高交會的“軟實力”。
據統計,本屆高交會共舉辦各類會議活動148場。其中,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共舉辦“新時代、新技術、新經濟”“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等6場主題論壇,匯聚了40多位兩院院士、經濟學家、領軍企業高管。中國工程院牽頭舉辦2022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論壇,8位院士和多位專家作報告,並發布《202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
“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論壇、國際商務洽談會以及中澳、中俄、巴西等專項路演或交流活動,有力促進了國際間的合作交流。還有“2022高交會中國科學院創客之夜”吸引了300多位創業者、投資人和專業觀眾以及深創投、深圳天使母基金、鯤鵬資本、東方富海等近60家投資機構的關注,線上30餘萬人次觀看“創客之夜”直播。數十位院士與會,共話行業、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前景。
還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高交會與科教領域重要盛會——西麗湖論壇聯袂舉辦。大灣區智慧城市院士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國際科技創新園區發展論壇等平行論壇在深圳、香港、澳門舉辦,聚焦影響深圳、大灣區乃至全球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議題。“國際科技信息中心”“深圳零一學院”“深圳科創學院”也在論壇上正式揭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正式落戶。
線上展會打造沉浸式觀展新體驗
高交會的“高”在還體現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線上辦展,進一步完善了雙“線”並行的展覽格局。
據統計,總計2906家展商通過線上方式參加本屆高交會,參加展覽和交易的項目達8790項。組委會特別開闢了全景VR逛高交會欄目,一共有245家企業參與VR展示,11.4萬人次觀眾在線參觀。此外,6場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進行了線上直播,有37場大型會議活動線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