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增長風險警告:債務膨脹及中美競爭加劇將成常態
世界經濟似乎正在向一個更加艱難的時代過渡,利率將更高,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加劇,不確定性將更加明顯。
這就是今年1月初在新奧爾良召開的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所傳遞的信息。經濟領域的精英——包括前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羅格夫)以及前英國央行決策者Kristin Forbes(福布斯)——對未來面臨的風險發出警告。
“我們處於一個充滿衝擊的時代。”哈佛大學教授Rogoff說。“我們可能正處於全球經濟的轉折點。”超低利率的時代即將過去。投資者和決策者將面對一個新世界,中美競爭加劇、危險的債務膨脹將在更大程度上成為常態。
面對這種不確定性,與會經濟學家給出了與美聯儲相矛盾的建議。諾貝爾獎獲得者Joseph Stiglitz(斯蒂格利茨)警告稱,信貸緊縮將損害經濟,對降低通脹幾乎無益,因為通脹是由疫情和俄烏戰爭引發的供應衝擊所致。
IMF首席經濟學家Pierre-Olivier Gournchas(古恩查斯)則持相反觀點,他強調美聯儲和其他央行保持抗通脹決心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
亞特蘭大聯儲行長Raphael Bostic(博斯蒂克)稱,儘管薪資低於預期,但央行仍需要繼續加息。不過,他承認前景有諸多不確定性。
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警告說,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摩擦可能引發經濟衝擊,或將比俄烏戰爭後的衝擊要“大幾個數量級”。
―《彭博社》 2023年1月9日
新冠亞變體XBB.1.5有什麼特點?
在過去幾個月裏,美國的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數不斷上升。一個亞變體XBB.1.5傳播得很快,它是兩個BA.2變體的混合體,所謂的“噩夢變體”XBB的親戚。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XBB.1.5的流行率在2022年12月的每周幾乎都翻了一番。就在聖誕節前夕,它佔美國新增新冠病例的21.7%;疾控中心在12月30日的更新中表示,XBB.1.5佔病例的40.5%,並且已經擠掉了其他子變體(如BA.5、BF.7、BQ.1和BQ.1.1等)。
XBB.1.5與其親屬略有不同,因為它不僅可以逃避保護性抗體,還可以更好地與細胞結合。這意味着健康的成年人即使在接種疫苗或感染不同毒株後也更容易感染該變異株。
免疫逃避和感染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或對疫苗沒有強烈免疫反應的人來說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包括接受過幹細胞或實體器官移植的人、接受癌症治療的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以及需要針對各種醫療狀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人。因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會患上更嚴重的疾病。
大多數人自我保護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和加強針,特別是那些高危人群以及在過去四到六個月沒有打加強針或沒有感染過新冠的人,更應該做好接種疫苗的準備。有專家甚至建議儘早接種加強針。
如果是新冠重症高危人群或是家人屬於易感人群,應該考慮佩戴口罩,避免進入擁擠的室內場所,並詢問其他人的新冠症狀或接觸病毒的情況,特別是在聚會之後,這些人還應該頻繁進行新冠檢測,如果呈陽性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紐約時報》 2023年1月6日
2023年飛行技術領域的新動向
想象一下,一架飛機能像直升機那樣起飛和着陸,但卻沒有直升機那樣的噪音、高昂的造價和排放。
研發所謂的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的公司就有這樣的設想。
這種飛機是為短途飛行設計,載客量也不多,全世界有十多家公司進行這樣的研發,他們認為人們對這種新型飛機將有很大需求。
這些公司還認為電動垂直起降飛機能夠減少飛行成本,因為電動馬達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都比直升機發動機更低廉。除此之外,他們稱這種新型飛機噪音更低,沒有排放。
在布里斯托的垂直航天(Vertical Aerospace)公司就希望進入這個新領域發揮作用。該公司的VX4樣機在2022年早些時候進行升空試飛。在首次試驗中,這架飛機用繩索連接地面,升空盤旋了十分鐘。
不過真正的進展要在2023年後的一系列試飛中實現。這架飛機將從垂直起飛狀態進入向前飛行狀態,飛行高度將更高,速度也會更快。試驗的目的是為VX4機型取得運行證書,讓這種飛機在2025年能夠載客飛行。
德國公司Volocopter也計劃在今年公開測試飛行他們的VoloCity機型。該公司希望在2024年取得許可證,然後在新加坡、巴黎和羅馬推出空運服務。
在今年,Lilium公司也計劃製造他們自己的電動垂直起降飛機。這家公司也設在德國,他們自2017年以來共測試過5種樣機。
他們沒有像Vertical Aerospace和Volocopter那兩家公司那樣使用螺旋槳,而是使用了30個電力噴氣發動機 ,這些噴氣發動機一起轉向,讓飛機從垂直起飛狀態進入向前飛行狀態。
所有這些項目都要獲得航空監管當局的證書,這將是個繁瑣且耗費巨大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獲得飛行許可證書。
―《BBC》 2023年1月8日
食品價格指數年漲幅高 糧食安全受關切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2022年12月,世界食品價格指數連續第九個月下降,較11月下降了1.9%。其中,植物油國際報價領跌,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較11月下降6.7%,降至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12月棕櫚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國際報價紛紛下跌,原因是全球進口需求疲軟,南美大豆油產量預計將出現季節性上升,且原油價格下跌。
雖然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連續九個月下挫,但縱觀2022年全年,食品價格指數平均值明顯高於2021年,漲幅高達14.3%。加之2021年價格本已大幅上漲,給低收入糧食進口國帶來巨大壓力,引發糧食安全關切。
世界小麥和玉米價格在2022年達到歷史新高。2022年全年,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平均值創下歷史新高,而糧農組織乳製品價格指數和肉類價格指數刷新自1990年以來的全年最高水平。
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表示,在經歷了兩年的劇烈波動後,更為緩和的食品價格受到歡迎。他說:“由於世界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許多主糧價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稻米價格持續上漲,未來供給仍面臨諸多風險,務必保持警惕,高度重視緩解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
受糧農組織啟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出了“糧食衝擊窗口”貸款機制,為因嚴重糧食不安全、糧食進口賬單急劇增加或穀物出口受到衝擊而有緊急國際收支需求的成員國提供為期一年的緊急基金融資新渠道。
―《聯合國新聞》 2023年1月6日
(以上文章觀點屬於原刊發媒體作者所持,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