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外媒速覽 > 正文
3523期外媒速览
編譯:李文慧、莊紓 [第3523期 2022-08-08發表]
 

佩洛西的訪台計劃無比魯莽不負責任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不顧拜登總統的意願執意於本周訪台,是無比魯莽、危險且不負責任的舉動。

為了幫助烏克蘭能逆轉普京的行動,拜登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與中國領導層進行了一系列非常艱難的會談,懇請北京不要通過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而介入烏克蘭衝突。而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回應是不向普京提供軍事援助——當時美國和北約一直在向烏克蘭提供情報和大量先進武器。中國是全球無人機技術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無人機正是普京的軍隊眼下最需要的工具。鑑於以上種種,眾議院議長到底為何要選現在出訪台灣,故意挑釁中國,成為自1997年——當時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遠不如今——的紐特·金里奇之後訪台的最高級美國官員呢?這個時機不能更糟了。

烏克蘭戰爭並未結束。而且,美國官員私下里對烏克蘭領導層的擔憂遠比他們表現出來的多。而如果認為,一旦這次不必要的訪問導致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爆發衝突,那些因烏克蘭問題正與俄羅斯展開生死戰的歐洲盟友會幫忙,就嚴重誤讀了這個世界。

局勢遠沒有到穩定的時候,危險的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讓人害怕的是,人們日益形成這樣的共識:台灣問題只能通過軍事手段解決。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阻止中國這樣的軍事行動。盡可能少說少做,不要激怒中國,讓中國認為現在必須動手。除了這種平衡的方法,其他舉動都會是可怕的錯誤,會帶來巨大而不可預測的後果。

―《紐約時報》 2022年8月2日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日,美國加州,舊金山民眾聚集在舊金山聯邦大樓前,反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視覺中國圖片)
 

經濟衰退擔憂加劇,歐元區7月工廠活動萎縮


8月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月份整個歐元區的制造業活動萎縮,工廠因需求疲軟造成商品被迫囤積,歐元區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加劇。7月份歐元區通脹率從歐洲央行2%的目標進一步上升至創紀錄的 8.9%。儘管PMI調查中的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下降,但仍處於高位。

標準普爾全球的最終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從6月的52.1降至7月的49.8,這一數字是自2020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50分值。

其中一項衡量產出並被視為衡量經濟健康狀況的良好指標的指數跌至逾兩年低點,從6月的49.3跌至46.3。而新訂單指數從 45.2 跌至 42.6,這是自2020年5月冠狀病毒大流行開始席卷全球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短期內出現轉機的可能性很小。

標準普爾全球表示,除荷蘭外,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的產量都在下降,而歐盟三大經濟體,即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下降速度尤其令人擔憂。

“歐元區製造業正陷入越來越嚴重的低迷,增加了該地區的衰退風險。新訂單的下降速度已經加快,不包括新冠疫情的封鎖月份,這是自2012年債務危機以來最嚴重的,而且可能還會出現更糟的情況。”標準普爾全球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姆森說。

美國上個季度出人意料地出現經濟收縮,使世界最大經濟體處於衰退風口浪尖。但由於對通脹失控的擔憂更甚,歐洲央行上個月加息幅度仍超過預期。此外,路透社7月份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一年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45%,儘管歐元區上個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沒預想的那麼糟糕。

―《路透社》 2022年8月1日

 

▲捷克國家統計局7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捷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7.2%。圖為當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超市內拍攝的水果。(新華社圖片)
 

猴痘病例每兩周翻倍 世衛專家:阻斷時機即將錯過


猴痘是由病毒引發,人畜都會受感染的傳染病,猴痘病毒與目前已絕迹的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

世衛組織歐洲區辦事處估計,八月初,通報發現猴痘病例的國家將從近70個增加到88個,猴痘病例也會從目前的1萬7800起增加到2萬7000起,目前猴痘新增病例每兩周翻一倍。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事處表示,非洲以外地區已經出現與猴痘有關的死亡病例,接下來預計會有更多這類死例,但同時強調嚴重的並發癥仍然罕見。

世衛組織歐洲區辦事處主任克魯格指出,單靠疫苗不會結束猴痘疫情,處於染疫危險中的個人也必須採取行動。他強調,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猴痘為影響全球的緊急事件後,所有國家,無論是否報告出現病例,現在都必須緊急行動起來,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來預測、控制和阻止猴痘病毒的傳播。

目前,世衛組織將歐洲地區的猴痘疫情評估為高風險,將全球層面的風險評估為中等。然而,克魯格強調,必須應對目前的流行病趨勢,衛生機構、政府、社區和個人必須承擔起阻止疫情傳播的共同責任。

專家預計病例會在幾個月後達到峰值,許多專家認為,更長遠的狀況目前難以預測,但他們說,猴痘可能會持續傳播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流行病學教授里莫因說:“我們必須走在病毒的前頭,很明顯,要做到這一點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

  ―《聯合早報》 2022年7月28日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全美累計報告猴痘確診病例5189例,其中紐約州確診病例最多,為1345例。紐約州州長凱茜·霍楚爾7月29日宣布紐約州進入緊急狀態。圖為7月30日,人們在美國紐約一處猴痘疫苗接種點排隊。(新華社圖片)
 

美參議院通過2,800億美元法案,意在制衡中國芯片業


7月2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規模龐大的2,800億美元法案,旨在增進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以抗衡中國。該法案是幾十年來政府對產業政策的最大干預,得到了兩黨壓倒性的投票支持。

在一個兩極分化的國會,這項立法反映了兩黨取得罕見的重要共識,也就是說,他們支持制定長期戰略來應對跟北京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將聯邦資金投資於尖端技術和創新,以增強國家的工業、技術和軍事實力。

該法案融合了經濟和國家安全政策,將為在美國製造芯片的企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和額外的稅收抵免。它還將增加2,000億美元用於科學研究,特別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量子計算和各種其他技術。

随着芯片短缺給全球供應鏈帶來衝擊,制造能力的下降令美國越來越依賴外部供給,特別是中國台灣。該法案的通過被視為加強美國半導體能力的關鍵一步。

法案的通過是數年努力的結果,據同為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的舒默稱,這一努力最初始於2019年,當時他在參議院向托德·楊提出了這個想法。楊屬於對華鷹派人物,此前曾在外交政策上與民主黨合作在接受採訪時,楊稱該法案是為了讓受到全球化傷害的美國工人獲得尖端領域的工作機會,也將有助於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紐約時報》 2022年7月28日

 

俄烏戰爭推高全球食品價格
有多少糧食滯留在烏克蘭?


烏克蘭是世界第四大糧食出口國,出產世界上42%的葵花籽油,16%的玉米和9%的小麥。戰前,烏克蘭每月出口的糧食多達700萬噸。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實施的海上封鎖,已經導致世界上一些最貧窮國家的糧食供應短缺、價格飆升。

目前大約有2000萬噸準備出口的糧食被困在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沃澤連斯基說,在今年的糧食收穫完成之後,這一數字可能上升到7500萬噸。

戰爭也意味着今年的烏克蘭糧食收成會減少。英國智庫皇家國際戰略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糧食安全專家勞拉·韋爾斯利(Laura Wellesley)說,烏克蘭通常生產的8600萬噸糧食中,有多達三成將無法收割。

非洲開發銀行表示,烏克蘭和俄羅斯通常供應非洲40%以上的小麥,俄烏戰爭已經導致非洲糧食短缺了3000萬噸,導致整個非洲大陸的糧食價格上漲了40%;在尼日利亞,戰爭已經導致意大利麵和麵包等主食的價格上漲了50%之多;也門通常每年從烏克蘭進口超過一百萬噸的小麥,供應減少,麵粉價格上漲了42%,麵包價格上漲了25%。

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糧食出口協議後,國際小麥價格出現了跌勢。不過,韋爾斯利表示,除非烏克蘭出產和積壓的糧食能被迅速運到那些主要進口國家,否則中東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將繼續出現糧食短缺。“這將進一步推高這些國家內的麵包價格,引起大量的社會不安定。 ”

―《BBC》 2022年7月27日

 

▲聯合國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應對小組6月8日發布報告稱,受烏克蘭衝突等因素影響,世界正面臨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為應對挑戰,需要提高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危機應對能力。圖為6月8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左)出席聯合國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應對小組報告發布會時講話。(新華社圖片)

(以上文章觀點屬於原刊發媒體作者所持,不代表本刊立場)


經導全媒體矩陣
商聯通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52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