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265,創下2022年8月22日以來新高。(新華社圖片)
1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265,創下2022年8月22日以來新高。這是2023開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出“六連漲”,折射出市場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充滿信心,市場預期向好。
人民幣匯率重返“6”字頭,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我國經濟修復向好,外資流入增多。近期,央行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補充了市場的流動性,為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擴展了空間。同時國家對房地產企業供給端的支持也有效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國家對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為經濟修復和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提供了寬鬆環境。在國際上,花旗、美銀、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資機構連續發布研報,看多中國資產,外資流入增多,促成人民幣持續堅挺。
二是近期美元指數走弱,非美貨幣壓力減輕。Wind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以來,美元指數已累計下跌逾6%。隨着美元指數11月份的下跌,全球主要非美元貨幣紛紛大幅反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11月大幅升值了近3%,收復了過去兩個月的失地。這主要是由於11月美國核心通脹出現見頂迹象,市場對於美聯儲加息政策放緩的預期再次升溫,致使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回調,人民幣指數則反向提振。
三是中美遠期利差倒掛有所放緩,減輕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11月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4.05%跌至3.5%左右,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2.65%升至2.9%上方,這一跌一升導致中美利差快速縮小。而中美經濟周期錯配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在美聯儲加息政策延續的驅動下,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而中國經濟預期向好,中美兩國經濟的反向趨勢,有利於人民幣升值。
此外,外貿出口企業年底結匯需求旺盛,也為人民幣匯率上漲提供了支撐人,人民幣匯率得以在一籃子貨幣中走勢領先。
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普遍較為樂觀,大多認為繼續貶值空間有限。
不過,一貫以來,國人對人民幣升值有一種恐慌心理。不可否認,人民幣升值影響中國對外出口,削減國外的直接投資,對國內旅遊業不利,降低產品國際競爭力而引發失業潮,同時巨額的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
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也要看到硬幣的另一面,其實人民幣升值也有一定的正面效應,我們要努力尋覓,從容化解人民幣升值的危機。
首先,人民幣升值促進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人民幣升值,使中國失去了出口的價格優勢,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對中國經濟發展過度依賴出口來說,是敲響了一記警鐘。但是,人民幣升值可逼迫中國促進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目前我國擴大消費潛力巨大,內需市場的拓展,完全可以彌補因人民幣升值而出口下降的經濟損失。
其次,人民幣升值逼迫製造業轉型。沿海地區製造業的壓力測試表明,如果人民幣升值3%,沿海地區製造型企業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有蕭條的危機。這一危機勢必逼迫中國把發展製造業的重心轉移到推進技術升級上,避免將中國經濟鎖定在發展低附加值、技術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製造業升級轉型將是中國未來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如果咬咬牙背水一戰邁過去,對中國製造業來一個脫胎換骨地改造,中國經濟將實現華麗轉身,“中國製造”尚能再振雄風,同樣能獲得新的發展優勢。
再次,人民幣升值可緩解輸入型通脹壓力。全球經濟開始逐步復甦,對資源性產品需求增加,推動了原油等原材料產品價格上漲。同時各國刺激政策退出比較謹慎,流動性較為寬鬆,富餘資金可能會尋找各種途徑和出口興風作浪,我國輸入型通脹正在抬頭。與前幾年人民幣被迫升值環境不同的是,隨着目前國內通脹壓力的逐步上升,人民幣升值進而抑制通脹的作用受到關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上升可以緩解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即通過人民幣升值來降低類似原油、糧食、銅礦、鐵礦等大宗商品的進口成本,進而調節國內的通脹壓力。
此外,人民幣升值還能推動海外投資。在人民幣升值的形勢下,中國企業去海外投資正當其時。人民幣升值,使得以相同的人民幣表示的投資量可以兌換成更多的外幣,相對減少了投資成本,提高了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增強了海外併購等國際化經營的資金能力。而在美國投資辦廠,成本不比在國內高。在成為美國公司廉價工廠多年之後,中國企業近年開始顛覆外包方向,轉而到美國投資設廠。
當然了,人民幣升值也有受惠產業。航空、造紙行業涉及以美元計價的高負債及原料成本,人民幣升值將直接降低這些行業的成本和負債水平。未來幾年中國三大航空公司運力將增加50%左右。運力擴張的另一面則是高負債,中國航空公司負債率基本在80-90%之間,大部分為購買和融資租賃飛機的外幣負債。人民幣升值給中國航空公司帶來意外的財氣。據測算,人民幣升值3.5%,這對航空公司而言相當於增厚1角錢以上的利潤。同時還將改善降低相關航空公司的負債率。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人民幣升值還可降低造紙業進口成本。有關測算顯示:若人民幣升值1%,造紙行業淨利潤增幅9.57%。人民幣如果升值5%,造紙行業可節約原料成本11億餘元。另外,旅遊業也大受其益。隨着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加之近期人民幣匯率一路上揚,連創新高,市民出境遊的熱情也持續高漲,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泰國遊、韓國遊以及歐美等長線遊。
總而言之,人民幣升值也有正面效應,我們必須因勢利導,化危為機,從人民幣升值中挖掘積極因素,把握其正能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接下來,我們要密切關注人民幣的後續走勢。鑑於我國未來出口繼續強勁、美元實際利率走低、美聯儲鷹派勢力佔上風,未來人民幣匯率仍有升值預期,存在升值空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向下。而人民幣彈性有所增加,雙向波動,收放自如。人民幣持續小幅快步升值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輸入性通脹壓力。人民幣與美元的博弈還剛剛開始。